《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34(1 / 2)
病中的刘老太爷脑子不太清醒,迷迷糊糊的记得有这么一件事。
“父亲。”刘大人咽了一下口水,但是老爷子一旦清醒了的话比自己还要聪明,这些事还是不能隐瞒的:“父亲,是城东林荫路的白氏药坊。”
“我记得是两个下人背着我去的,对不对?”老爷子眯缝着眼睛,堂堂刘府的老太爷为何看诊还要靠卖惨?
“父亲……”刘大人没辙,只好将实际情况说出来,当然,他不会说是刘小八主张看了,而是将责任推向了宫里的那一位。
老爷子几乎是没有机会见到贵妃娘娘了,不管是功还是过往她身上推最好。
“父亲,是这样的。”刘大人将斟酌一番后说道:“贵妃娘娘听闻皇后娘娘为她姐姐的药坊亲赐墨宝,想来她的医术定然不同凡响,就让儿子送您去看看。”
刘老爷子点了点头,这个孙女有心了。
“儿子寻思着艾家与刘家关系微妙,怕她拒绝了,所以稍微想了一个办法。”刘大人道:“早知道父亲的病已经要好了,就没必要折腾了。”
“不对。”刘老爷子人老脑子没老:“你们要是不送我去看,我这会儿说不定还要死不活的。这个女人,医术果然是非同凡响。”
老爷子都承认了艾香的医术好?
“若不是刘艾两家关系微妙,这人是老夫的救命恩人定然会前去重谢于她。”刘老爷子叹息一声:“可惜啊……”
老爷子都认定自己病好了?
“去睡吧,明天还要上早朝,回头记得代我向贵妃娘娘道一声谢。”刘老爷子这个时候想起了刘小八灌自己药的模糊情形:“我的药是小八喂的?”
“是的,父亲。”刘大人心下大骇,早知道老爷子会清醒过来,说什么也不让儿子这样对待他。
“看来是一个至孝的孩子啊。”刘老爷子夸赞了一句,然后再次撵了儿子去睡觉。
只不过,刘大人走后,刘老爷子倚在床头迟迟未睡。
他想了很多,同时也觉得宫里那位的心思果然是不一般。
连自己都能被她利用上。
将自己匿名送去看诊,想自己好的机率不足一成,余下的都是满腹的官司。
“青出于蓝胜于蓝,我这个老不死的敢感到高兴才是,怎么心里又一点其名的悲哀呢?”最后刘老爷子轻轻的叹息一声,颓然的倒下去睡觉。
不想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既然被自己的冤家对头救活了,那也是自己运势好,閰王不收吧。
至于府中的事嘛?
嗯,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来人。”老爷子眯了眯眼低吼一声。
“主子。”黑暗中一个人影跪在了床前。
“速速查清,在我病中的这段日子里老爷和少爷都干了些什么?”这都是自己的儿孙,却又觉得他们很陌生。
他只想知道,是谁盼着他早死。
宫里贵妃娘娘让送他去冶,这话他只信三分。
她自己都一堆的烦心事,哪还会惦记自己这个老不死。
第五百九十九章大吃一惊
刘贵妃召见了自己的父亲刘大人。
“好了?”她大吃一惊直接从主位上站了起来:“父亲,你说祖父好了?”
怎么可能,怎么会好的?
当听说是吃了五文钱的药治好的,刘贵妃怎么也不相信。
“真的,娘娘,臣不敢在您面前撒谎。”至于别人问起则是打死都不会承认的:“臣上早朝着一个时辰还陪着他聊了一会儿天,老太爷不仅能吃能说还能走路了。半夜的时候伺候的奴才睡熟了,他自己去了净房,将奴才吓了个半死。”
他问过阿德阿原,都说去看他的时候发现床上没人吃惊不已,当下喊了几声,人在净房回答。
阿原转身,人就站在了净房门口,所以吓得尖叫起来,这才惊动了满院的奴才,也惊动了整个刘府,当然,更惊动了宫里的这位贵人。
“祖父好了就好。”刘贵妃心里抽了抽,她都准备好了要去浣漱宫大闹一场的,谁料到在心里排练了一天一夜的戏居然没机会唱。
刘大人前一刻回府后一刻宫里就来了赏赐。
“老太爷真是好福气,贵妃娘娘可是惦记着您呢。”下人一脸的恭维。
“是啊,都惦记着我这一把老骨头”怎么不早点死的话咽了下去。
他都一大把年纪了,没必要和孩子们置气。
他的人已经告诉了自己前因后果,也将他半个月生病中发生的事理了个清楚明白。
果然如自己所料,都以为他要去见阎王了,最后为家族做一次贡献。
世事难料,他活了。
最先提出让艾香看的是小八,宫里那位也同意了。
其实,他明白,从一开始,他们任何一位都没有抱着希望他能治好。
甚至想好了要怎么去报官怎么去摘牌匾。
刘老太爷血是热的,心却是冷了,这就是儿孙满堂外人都看着挺孝顺的模样。
想不到自己的命这么贱,太医都治不好,名贵药材拼命的灌,最后却只值五文钱,一味大黄就让自己活过来了。
白氏药坊,很好!
青竹青莲轮流守着艾香。
“夫人,要不,咱们回府歇着吧。”青竹看着艾香又看完一个病人进来劝说道:“天气热了,回去休息更好。”
“你呀,撒不来谎干嘛要撒。”艾香笑道:“我都说了没事没事,你们偏偏不信,还真是不相信我们的医术啊。”
“夫人,冉婆婆说得对,明箭易躲暗箭难防,这些小人不得不防。”青竹道:“要是被狗咬了一口多不划算啊。”
“那狗要咬我也得有正当的理由才行啊。”艾香道:“放心吧,我这牌子他砸不了,若是一个心胸开阔的这会儿该送锦旗来了。”
夫人还真是会开玩笑,刘府送锦旗,太阳打西边出来。
不对,夫人的意思是说刘家老头儿死不了。
“当然死不了。”艾香摇头道:“说起来也是挺可怜的,他的儿孙估计都盼着他早死呢。”
若是孝顺的就该是正大光明的寻医问药。
自己不出诊是白氏诊所的规定,但是他们完全可以抬着来药坊。
也不想一想,抬着病人来了,难道自己还会拒绝吗?
真要是拒绝了的话估计不到半个时辰就要名满京城了。
明明有阳光道他们不走,却寻了一条独木桥。
自己是要被他们挤下桥拉着艾叶的垫背的人吧。
可惜并不能入他们的愿望了。
青竹青莲一连守了三天,白氏药坊一切如常。
“我要是你们啊,与其辛辛苦苦的守在药坊门口,不如去刘府打听一下。”艾香看她们立在自己的诊室外面冷着脸挺影响患者胆量实在没忍住撵人了:“赶紧的,动作麻溜一点,赶紧的离开。”
刘府打听?
这事儿好办!
很快刘府的故事就传进了冉婆婆的耳朵。
“夫人真是厉害啊!”冉婆婆感慨护国公慧眼识珠,将修之迷交给了这么一个聪慧的主子。
五文钱的药救治了一个临死的老头儿的事迹在冉婆婆的授意下传遍了大街小巷。
“是不是真的啊?”
“怎么不是,白大夫可是一个很厉害的。”
“是啊,她可好的,给我开了十文钱的药,我的病就好了。”
“对,我们现在觉得生病也不是大事,直接找白大夫就行。”
“白大夫的徒弟小白大夫也是很好心,只是可惜了,他双腿有问题。”
“听说是小时候落下的病根,不过丝毫不影响他看诊。人虽然年轻但是很细心,他每次看诊后开了药方,然后就找白大夫复查一遍,几乎是八九不离十,白大夫都夸他勤奋有天赋。“
“不管怎么说,白氏药坊一开张,对我们城东的百姓来讲就是幸事。”
……
艾香整天沉浸在看诊教导艾风之中,对外面的传言根本就没空去理会。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真要被那些传言所累就不会有今日的白氏药坊。
看着艾风认真努力的学习背汤头歌比自己还要用心还要厉害她就很是欣慰。
这个时候艾香深深的体会到了白爷爷为何要对自己那么严了。
名师出高徒,当教导一个传人出来自己也有成就感的。
这会儿,艾香真正是有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想法。
假以时日,白风必然会成为京城一介名医的。
温春兰知道白风进步很快时甚是感慨。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附。
艾风有今日也与婴孩子时他的遭遇有关。
“当初黄淑英丢下他就跑了,以后要是知道儿子这么有出息会不会后悔呢?”关于黄淑英就像李玉珠一样,从亲人们的视线里渐渐消失,再也不愿意提及。
黄淑珍到现在为止也是一口一个贱人,对她是恨之入骨的。
谁造的孽谁来还清。
温春兰想着她们姐妹俩曾经的算计还是心有余悸。
“香儿啊,幸好当初我听了你的话。”若是真被黄淑珍钻了空子将黄淑英这个搅家精引进了家门,现在的他们不说家破人亡也可能还是向阳坝的岩洞里住。
第六百章计划有变
“我呸,就知道他爱拍马屁。”看着艾蒿从白先生的院子出来,刘小八重重的吐了一口口水,声音不大不小刚好够他能够听见。
他真的是越看艾蒿越不喜欢, 这小子年纪比自己小,在人院的人气却很高。
凭什么?
不外乎就是因为有一个当皇后的姐姐。
娘的,那人还不是由贵妃转正的,自己的姐姐也坐在了贵妃的位置,同亲生了皇子,她也有机会的!
原以为靠着老头子的事拉她下马,没想到这么好的机会却又让老头子给作没了。
想着老头子心下又有几分忌惮。
他可是亲自将自己唤到了面前,表扬他孝顺,亲自给他喂汤药的事。
离开老头子的院子的时候背脊全是汗水,心里明白当时灌药时的想法必然被老头子已经看透了。
随便后又一想,要不是自己灌药,老头子未必有命能活到今日。
不说功劳,功过相抵吧。
结果,老头子却给他配了一个叫赵开的小厮,从此在自己身后形影不离。
他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但是,很多事真的是让他收敛了,因为自己做过的事很快就会传到老头子的耳朵里。
看看吧,不死还会祸害人。
都是这小子的姐姐,那个对外叫白艾的女人装神弄鬼给折腾出来的屁事。
对艾蒿的恨又加上了几分。
“爷?”艾蒿从院子出来的时候东子就迎了上去,自然将刘小八的话听进耳里。
“先生说我这篇文章比上一篇好了不少。”艾蒿神情轻松愉悦:“我就知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一定会努力刻苦学习,早晚会成为一代大师。”
一条狗叫而已,自己还没空功夫理会。
姐姐说得对,他是嫉妒,这种人心性平来就有问题,当然见不得别人比他好。
在他的心目中,万事都是自己为主,老子世界第一,突然间跑出来一个无论是出身还是地位才华都比他高的人自然是受不了的。
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无端的降低了自己的档次。
艾蒿最喜欢的就是做文章找白先生讨论,白先生对他的文章称赞有佳,还力劝他下场去考个功名。
可是考功名又不是自己要走的路径。
不过白先生也说得对,当不当官是一回事,功名是一定要考的,有了功名的人待遇都不同,见官至少不用跪。都是天子门生,众生平等。再加上自己出身高贵,身后有一个郡主的娘亲,一个皇后的姐姐,他未来哪怕是要游学也好,当了大儒也好,只要不当官都是会被人敬重的。
唯一的是不能当官,哪怕再有才华,一旦当官就会被人说成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的。
而且,他一旦当官,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也会被人认为是皇后娘娘的意思。
他当了官,对宁王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
今上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若不然曾经的患难兄弟伍志帆也不至于时至今日在京城还是一个闲散人员。
“爷,明天休沐,咱们回府吧。”东子抱着包袱:“郡主一定又给您准备了很多好吃的。”
“呵呵,娘总是怕我在书院被虐待了一般,若不是考虑着要低调行事,没准儿都会在书院设小厨房了。”艾蒿抿嘴:“不过,说实在的,吃过这么多地方的饭菜,我还是觉得就咱们府上的好吃。”
“呵呵,爷,那定安侯府别院的也不及吗?”东子抿嘴反问。
“那能比吗?”艾蒿乐了:“我们家的厨娘都是姐姐调教的。”
不说自己姐姐家的,就是浣漱宫里的小厨房据说厨娘都深得姐姐真传。
姐姐带着一双儿女被软禁的日子里,却将小厨房变成了练手艺的地方。
两个姐姐,一个比一个能干,一个比一个身份高贵。
他身为男子,自然不能低于姐姐的本事。
一代大儒,是爹和自己一起商议定下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