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87(1 / 2)
“是啊,他好厉害。”艾草坐在凳子上试着将脚抬起来,结果差点将自己掀翻。
“姐,他没有手但是用脚做出了手该做的一切。”艾风若有所思:“姐,我只是脚不方便,我有脚也有手的,姐,我不该比他差。”
这就对了,目的达到。
艾香是这个故事就是要告诉孩子们,当你感慨鞋不合脚的时候,有些人还没有脚。
不要以为你很惨,有些人比你更惨。
大街上缺胳膊断腿的人不少,食不裹腹衣不避体,整日里端着一个破碗乞讨。
艾风虽然是爹不喜娘跑了,但是遇上了一个好大嫂。
没有当大少爷的资本,至少还有能解决温饱。
方茹对他与艾草绝对是一视同仁的,没有半分的偏袒。
投胎本就是技术活,没有投好胎也就算了,但是后天靠的全是自己的努力。
艾香讲这个故事的初衷就是要告诉艾风不要放弃。
当然,教导一下艾草艾蒿也只是顺便的事。
一个故事讲完,三个小屁孩若有所思。
正在这时屋外有人在找向妈妈。
向妈妈去看时,却是艾香上次救过他们命的那婆子带着孩子来。
这次是送的蛋和一些菜。向妈妈说这一家人还真是很懂感恩,每一次卖东西都要送,固执得很。
要是向妈妈不收下她就不走。
“菜是送给我们吃的,蛋卖给我们。”向妈妈笑道:“我又怎么能占了他们的便宜,可是每次她都说菜是自家种的不值钱,卖蛋只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是啊那么大一家子,没个来源生计,肯定不容易。
“老奴瞧着那孩子倒是一个精明的。”向妈妈抬眼看了一下艾蒿:“哥儿身边倒是可以留一个知根知底的人。”
向妈妈的意思是将这个孩子买进府中来。
这种事倒不好说了。
从长远来说,府中的下人肯定要签身契的,但是对别人家来讲,让人卖儿卖女的也不太好。
“向妈妈,这事儿留意着就好。”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向妈妈这样的打算可以说是为他家着想,但是事实上也中为了艾蒿好。
“老奴放出话去说府中要给哥儿挑两个玩伴可好?”向妈妈征询着她的意见。
“且等等看。”盲目的添置下人未必是好事。
奴才花钱就能买到,朋友却是要讲究缘份和可靠。
艾香想起了喻先生就要来了,教一个是教,教三个也是教,那多几个呢?
办一个对外开放的家学,为了就是让孩子们多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多了解外面的情况。
世家大族很多东西值得学习,但是那也得等艾蒿定性的时候再放出去。
艾蒿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她这个姐姐罩住,没有受点苦。
没有受罪也就不懂得民生疾苦。
如果让艾蒿与徐家湾的人打成一遍,一是不会忘本,二也能懂得民生,更能体会人生百态,不当一个纨绔的公子哥儿。
当天艾长青下差回来,艾香就向他提议这个问题。
“办一个学堂倒是没有问题,关键是看喻先生同不同意。”毕竟当时去请他的时候说的教导自家几个孩子,现在又冒出村上的人,这可能会让喻先生心理不舒坦。
第三百八十八章师德可嘉
有些事换一种方式去办效果就不一样。
徐家湾的老族长得到消息艾家请了先生教导自家孩子,特意求上了门。
“小老儿厚着脸皮想求了艾大人为族中的孩子寻一个机会。”徐族长的意思就是哪怕是旁听也行:“徐氏一族在此居住有数年时间,可惜的是没有本事无力请先生办学堂,导致了族中儿郎们没有出息。”
“老族长言重了。”艾长青听出了老族长是将这个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只要孩子们好学上进那就是好事,只不过,此事还容我与喻先生通融通融。”
“这是自然!”徐族长连连点头:“小老儿就等着艾大人的好消息。”
艾长青将徐族长的话传达了。
“大人,当日你只说教导府中的公子,若教导的子弟多了怕会耽搁了公子们的学习。”喻先生道:“若大人同意,老夫倒无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者最大的荣耀当是桃李满天下,也就不在乎多几个了。”
喻先生明白,如果艾长青不想让自己教导村上的孩子自然就不会提出这个问题。
想他堂堂六品官员,让府中唯一的嫡子和平民百姓的孩子一起学习,这本身就传递出不凡的信息。
喻先生也知道不能小看了这个六品官员,他女儿可是低调的进了宫的。
接到请贴的时候他也是做了一番功课的,冲着艾长青这一家子的低调行径觉得确实值得托付。
“先生师德可钦可敬。”艾长青微微一笑:“请先生是因为知道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教导孩子自有一套方法可行,寓教于乐深得孩子们的喜欢。既然先生不怕麻烦,多几个孩子还热闹一点。”
喻先生同意了,束修的事倒也不是问题。
比起梅先生 ,喻先生的束修只增不减。
这一点艾香也能明白,一是事过多年物价自然也上涨了一圈。
第二个就是京城的什么都比当年古榆县的贵,喻先生一年两百两银子加四季衣服也是正常的。
艾家请先生,喻先生只收艾家的银子,至于艾家要拿一些什么孩子来教导是艾家的事。
老族长拜见了喻先生后特别高兴,小心的征求着艾长青的意见。
“但凡是爱好学习不会成为拖累的都行。”艾长青道:“我听闻学堂一年是几两银子,只不过当年我上学堂的时候却是因为我岳父大人恩重如山,如今虽然我没有从事先生这一行当,却也可以效仿一下当年岳父的大义。”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以物抵资都行,也不认钱材的多少,就凭心而论。
此消息一出,全徐家湾哗然。
“艾大人,草民也没别的本事。”一个中年男子立即求上了门:“以后府中烧的柴火就由草民负责,只求了先生让草民的三个儿子也来跟着识几个字。”
是的,要求不高,能识几个字就好。
“将孩子带来让喻先生看看。”他是同意了,但是具体能不能让喻先生留下那就得看孩子们自己的本事。
喻先生也没有考核什么,就是寻常的和孩子们说上几句话。
但凡孩子是聪明的,品行好的喻先生全都留下。
短短两天时间学堂里就有了二十四个孩子。
喻先生虽然不刻薄呆板,上课却也很严。
“晨时到学堂,上课不得打闹喧哗,同窗之间必须团结友爱,尊师重教……”喻先生宣布了课堂纪律,而且让他们不得搞特殊。
这个搞特殊大约是针对艾蒿来说的吧。
毕竟,这些人都是陪他读书。
艾蒿启蒙早,而且是艾叶教导的,资质自然不一般。
学习进步也不同。
面对启蒙的东西,他有点蒙逼。
“先生教导的太简单了。”艾蒿最先闹起了意见。
“那是因为你启蒙早的原因。”艾香道:“那些学过的知识你也要做到温故而知新,万不可骄傲自满,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如果实在是觉得学得不错了,可以向先生提出学更深一点的东西。”
艾香是支持艾蒿去开小灶的。
艾蒿果然向喻先生提了出来。
喻先生考验一番后对艾长青道歉。
“是我大意了,贵府公子确实不再需要学这些皮毛。”喻先生问起了艾长青对儿子的教导方向。
“识字明理,仅此而已。”儿子早已经不需要像自己当年为了考功名而背负压力。但是,儿子又必须比自己付出更多一些,因为他面临的大环境更复杂一些,要保持内心的那份坚定,不能成为两个女儿拖累。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安安稳稳,这样的要求在世家大族实属是罕见的。
“让先生见笑了。”艾长青不好意思的笑道:“连之就是农户出身,幸得皇恩入仕为官,别无他求,安稳就是福。”
“老夫明白了艾大人的意思。”面对这么聪明,家里又有条件的孩子来讲却没有想过让孩子乘机上进,要求却这么低,看似不舀,实际上最是难事。
不为官不从政不经商但可以做学问。
就在这一刻喻先生为艾蒿的未来定了性。
做一个大学问家,文人墨客有史以来是人们最为尊崇的另类。
无官无品,却最深得当权者在野人士的追捧。
身为师者,一辈子教出一个有出息的弟子那就是本事。
喻先生想起了梅先生,一介女流之辈,所教导学子寥寥可数,但是,知情人都知道,她未来的声名肯定远播大江南北。
喻先生无缘得见宫中贵人的面,但从艾家人的点滴看到了与世家大族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艾长青不再三强调自己出身低廉的话,喻先生甚至以为他们是刻意为之,所求甚高。
有了这样的认识后喻先生自然对艾蒿要求更严更高,而至于其他的学生则尽到为师之责即行。
第三百八十九章老家人事
艾家府上办学堂选的是一个单独的小院来做的。
不过每到课余休息时间喧嚣声也能传进内院。
“我好像听到艾风的笑声了。”方茹原准备送了两个孩子来就回去的,禁不住温春兰的再三挽留决定住半个月,看两个孩子是否习惯。
让她意外的是,居然能听到艾风的声音。
“这些年,我们在县城还好,他至少和艾草兄妹们能说点话,一旦回到乡下,那孩子就会变得特别敏感,低着头一声不吭,到后来,他都不想回乡下。”方茹想起黄淑珍的那双眼睛就觉得特别渗人。
孩子是无辜的,而且当年的事黄淑珍自己也要占很大一部分的责任。
黄淑英丢下孩子跑了,黄淑珍和艾长东表面上还过得去,私下里完全就是仇人一般的。
特别是最近几年,自家条件好搬到了县城。
黄淑珍在艾梨的挑唆下想要找艾桔闹腾,艾桔就将皮球踢到了她面前。
偏偏黄淑珍和自己过操她就没有赢过,皆因为当年接手艾风的时候有签字画押,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
黄淑珍就固执的认为她之所以没办法享受到大儿子的福气全都是因为有了艾风这个克星。
“这孩子腿虽然受了伤,到底还是聪明的。”温春兰叹息一声:“幸好有你。”
“我也就是不让她冻着饿着罢了。”方茹笑道:“真正幸好的是有幺叔和婶子您。”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艾长青这种情况就是如此。
当他考上了秀才之后,整个艾家的人腰杆都硬了起来。
随后而来的举人、入仕、升官,水道渠成,让他们从寻常庄稼汉出门也被人尊一声艾大老爷艾二老爷的,那得意劲儿别提多高兴了。
“那一位在李家的日子不太好过。”方茹小声说道:“投的田被取消后,李家的人跑来问公爹,公爹一五一十的说了前因后果,气得她男人当场就要打她,还是公爹和二叔拦着的。二叔说,她是艾家的姑娘,虽然嫁出去了,到底还是姓着一个艾字,艾家的人只能我们自己可以教训,你们谁也没有资格的。”
温春兰抿嘴。
“我也不是那得理不饶人的。”说起艾长美温春兰叹息一声:“这些年来,很多时候我都能忍气吞声了,只是没料到她会越发的变本加厉。估计着也是我太好说话的原因,让她养成了自以为是的性子。”
温春兰也是事后才知道艾长美居然找到了伍家去想要毁了这门亲,当时气得不行,后来那女人的事犯后也就没当一回事了。
有些人不想让你过好日子,最大的反击就是漠视,上天总是公平的,它会帮你伸冤的。
“现在李家的人对她气恼得很,又不敢休弃。”毕竟艾家在整个古榆县已算是数一数二的人家了。有这样一门亲事原本是喜,结果却边都沾不上一点,恼火得很,艾长美在李家的地位直线下降,几乎就当成了婆子使唤了,连她自己的亲生儿女都对她颇有微词。
自作孽不可活!
“我来之前公爹和二叔来找过我,托我带信给幺叔。”艾家的人想要拆了旧屋修新房子,修成几进几出的大院,不过,她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首先一个经济条件就不允许。
二房还好,有艾茉莉这个争气的女儿。
而大房,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想的就是敲艾桔一笔。
“我们就两间屋的地基,修大院也没有地吧。”温春兰对向阳坝没有太多的感情和留恋。用艾香的话讲,一家人在哪儿哪儿就是家,故乡只是一个远方而已。
“呵呵,幺婶,您要修房子还需要担心地的问题?”虽然向阳坝不是艾氏家族的天下,但是出了一个艾长青,那就以他们为尊了,若是开一个口,别说几进几出的大院了,就是想将向家坝那个大坝子占了都没有人吭声说话:“听公爹的意思,三房人修一个大院,然后又各自独立。”
早已分家很多年,这会儿却是想要拉到一起来,为了就是躲在艾长青的身后好乘凉。
这一点谁都心知肚明的。
“这事儿得你幺叔同意。”温春兰倒是无所谓。
方茹也没有再提,修不修与她也是无所谓的。
方茹来这儿很多天了,一直没看见艾叶的影子,一问之下说是不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