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农家小中医 >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9

《农家小中医》TXT全集下载_1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女儿说得对,明年再下场,一定站在榜首上。

两届榜首都是艾长青,再加上铁岭镇那老头子尾尾缩缩的样子,一下就能让人联想到其中的诡异,更多的谈姿 在后面呢。

二人边吃边说起了开店的事。

“我们寻思着这小本生意做起来,多多少少也能补贴些家用。”艾长青道:“只不过以后嫂子怕是要辛苦一起了。”

“嗯,这个铺盖面好吃,这汤特别有味,这天气,喝上一碗浑身都暖洋洋的。”洪老六道:“我们这些人,不怕苦,只怕挣不了钱,大不了以后我多帮衬着她一点,说起来,还要感谢你们的倾囊相授了。”

“不敢不敢!”艾长青感慨果然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洪老六一个跑码头的纤夫说起话来都是文质彬彬的,可见一个人的见识有多么的重要。

第八十三章生意开干

铺盖面简单易学,关键是在熬汤扯面的把握上。

而刀削面考的却是刀工,削出来的面要薄薄的,还有烩面也可以用棒子骨汤来干。

“本钱虽然大了一点点,但是架不住味道香啊。”一根棒子骨可以熬一大锅的汤,艾香想到了卤猪头,要是那猪骨头熬出来的汤,每当客人来时端上去一碗,上面撒点葱花,这样的吃食店生意还不好可以拿自己是问了。

“大妹子,你家香儿咋这儿能干呢?”才十来岁的小姑娘,洪婶子惊讶得不得了。

“嫂子,这孩子以前都不会煮吃的,还是去了百草堂跟着白大夫学医,这白家人在吃食上讲究一些,她也贪嘴,就学了手艺。”这样的说辞是艾香回来告诉她的,而且温春兰丝毫没想过这话的真实性。

“真是能干,学以致用,了不起!”无论是刀削面还是烩面铺盖面,无一不是味道鲜美。

自家那口子也说了,等明天一开起来,他就去码头上拉那些兄弟伙来吃。

二两两文钱,四两三文钱。

洪婶子还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不多了二两还才多一文钱呢。

原来一文钱多的也不过是成本,调料什么的并没有随之上涨,所以用不上收四文钱。

“婶子,如果一个客人先吃了二两,觉得没有填饱肚子,又再要了一碗二两的,这时候怎么收钱呢?”艾香忍不住考起她来。

“自然是三文钱了。”二二得四,四两三文钱,这帐她算得来。

“不,这帐不该这样算。”艾香随即教导道:“得分开算,两个二两,收四文钱。”

为什么?

“首先,你下了两次面条,费了两次手工,你的调料什么的都用了两次,回头得洗两次碗,完全独立的两次,尽管是一个人来吃,但也相当于是两个顾额的了,所以,得收四文钱才有赚。”

三文钱不亏本,但绝对是赚不了多少钱了。

单独的二两二两加起来比四两多很多,这也是分斤会少两的原因。

“我明白了。”洪嫂子从来没做过生意,听了小姑娘的一番见解后大为惊叹,果然是隔行如隔山。

纵然是隔着大山,她也要将其搬开。

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开始卖起了早点。

果然,洪老六去码头上宣传了自家媳妇和隔壁邻居合伙做起的早餐店。

“他娘,这儿给大苏哥他们一人来一碗。”转头问着同伴:“二两二文钱,四两三文钱,你们来几两的?”

“自然是四两的,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以前的早餐都是在码头边买两个馒馒就付一下,一文钱两个也不赖。

今天是洪老六家店开张,自然是要来凑个热闹扎个场子的。

虽然三文钱够吃三天了,但是兄弟的情面也还是要得。

只不过,让大苏他们都没有想到的事,吃面还有汤。

先上的汤一看就得,咕噜咕噜別下去后感觉浑身都舒坦了。

再端了四两的铺盖面,一看就有点傻眼。

“洪老六,你们这才真像铺盖面,一张面条就盖住了整个大碗。”再扒拉一下,下面还有豌豆出现,厉害了,一碗面吃了汤还有菜,这三文钱花得太值了。

“洪老六,好吃是好吃,好了也麻烦。”一边府了钱,大功他们一边笑着说他。

什么麻烦?

“吃撑了啊,等会儿干活都弯不下腰了!”说完率先哈哈大笑起来。

“能吃饱就好呢。”说实在的,下苦力的人真的很可怜,早上是敷衍,不到晌午就饿得慌了,偈这样吃撑的时间几乎也很见了。

几人笑着离开了面摊,那边陆续也有人来吃面。

因为以后几乎就是温嫂子来接管,所以温春兰也插不上手帮衬,只干干收碗洗碗的后勤工作。

而艾香就在旁边稍加指点。

一上午忙下来,算了一下卖了二十来碗。

“我发现一个问题,也不是一定要卖得多,就卖一两样就好。”原想卖刀削面烩面的,如果温婶子一个人干的话肯定忙不过来:“要不,就卖汤圆和铺盖面。”

“成,以后就这两样。”最费时的是当场做的面条,若做多了,客人一多,她还真忙不过来。

快到中午的时候,小食摊前又来了大苏哥等一群人。

“要不,你们吃点汤圆?”早上才吃了面,中午又吃面。

“不了不了,就这个面,好吃,抵饿,我现在都还感觉肚子里有点货。”大苏哥连忙摇头:“先来一碗你们那面汤,然后来二两就行了。”

多二两估计吃不完。

汤好喝,让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两文钱花得太值得。

整整一天时间,温婶子这边一共卖出去一百二十多份的面和汤圆。

真能赚钱!

按照艾香的利润比例分摊,今天一天就赚了一百多文钱呢,就算她们要分一部分走,也能留下一半多的钱 。

简直太划算了,比男人去码头帮工还强一点。

“要是以后生意好了,您可以让洪六叔回家来,夫妻二人经营一个店子,这样不累也有个照应。

两人都不累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迂腐思想在做祟,这样的夫妻就可以走得到很远。

重生后的艾香,对这一方面倒是观察得很仔细。

第一天试营业效果就不错,生意自然会是越来越好的。

第二天再帮衬了一下,艾家的人就决定要回家了。

这一次出门,原本是赚了三两多银子,拿了一两出来做本钱投资,就只有二两了,不过前后几天的忙碌能有这样的成果倒是不错了。

第八十四章媒婆的事

说好的要给房租,一共住了六天,拿了三百文给白大夫连着钥匙一起还他。

结果,老爷子的脸冷冷的。

“爷爷,我们在那儿卖汤圆,元宵节生意还不赖,就是差点将妹妹搞丢了。”白艾有点心虚,这是嫌少还是说他不要钱。

“能卖给别人吃,就不给我做一点,是因为我没给钱?”白大夫冷声问道。

原来老爷子也怀念汤圆的味道了。

“爷爷,您要吃汤圆说一声就好啊,说什么钱?”愿意说话就表示问题不大。

“对啊,和我说钱是因为你家钱多吗?”白大夫将钥匙收了:“要是住得惯,长期住倒可以收点钱。”

“谢谢爷爷!”如果按照洪婶子卖吃食的门路来看,倒是可以长期租住,可惜的是爹娘不让。

春兰娘说如果长期住在城里做生意了就会耽误爹做学问。

书生爹却说卖吃食很辛苦,从早忙到晚,他要不帮忙会累着妻女的。

在他们的眼中,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吃菜咽糠都是幸福的,总之就是不能成为拖累不能让一个人劳累。

更何况,山上今年又种了很多的土豆,也送了很多土豆给余家种,到时候卖土豆也会有一笔收益的。

老爷子要吃汤圆,白术立即就去置办食材。

白艾想起了铺盖面,索性就做给他们吃一顿。

白老爷子先喝了骨头汤,再吃了大半碗的铺盖面,心里暖暖的,面上也就不冷了,还特意问起了怎么会差点将小妮子给弄丢。

白艾自然就说起了所见所闻。

“这丫头不比你笨。”小小年纪知道在原地等,还聪明的用面具将自己的容颜遮挡住:“这呆子上辈子一定做了很多好事,若不然怎么能娶了春兰生了你们这对聪明的女儿呢。”

这是羡慕嫉妒恨了?

“你傻笑个什么劲儿?”白老爷子捡起面前的遗落的颗药团子丢向了白芨面前:“下个月就将万家那姑娘娶进门,早点也给我生两个聪明的重孙子。”

“是,爷爷!”白芨听到下个月自己要娶亲的事,自然又是咧嘴一番傻笑了。

时间过得挺快的,白家要娶新妇了,温春兰这个媒人自然就忙了起来。

媒人本一眼万年是牵线搭桥的作用,那可是吃专业饭的一个营生。

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

她倒好,女儿硬给自己找些事来干。

“我就说我不会,你非得给你娘揽些这些类事。”温春兰想到就头疼得紧:“你看,我都不知道要干些什么事?”

媒人勤于跑腿,从双方牵线搭桥之日起就要经常往来于男女两家之间,交流情况,传达彼此的愿意和要求。

结果,这些事儿都让艾香代劳了。

现在要成亲了,温春兰却是束手无策,不知道自己要干点什么。

“娘,要不,您去问问大娘或二婶?”艾香想着现代的媒人在结婚仪式上只需要收红包就行了,婚礼什么的哪需要媒人操心啊。

可是这儿不行啊,规矩礼仪严着呢,媒人这红包钱也不好拿。

温春兰瞪了艾香一眼,果然去讨教了。

“倒也没什么,就是带领男方过礼、成亲这日引志男方接亲,协办拜堂成亲。”黄淑珍笑道:“等到新人进入房,就会将你这个媒人抛过墙。”

温春兰听了放轻松了一半,反正别人说怎么干就怎么干吧。

万家和白家这门亲,是他们自己看对眼的,真有个什么也是他们自己之间的事。

不过,听说会有骂媒这一遭时,温春兰傻了眼。

做媒还要被骂啊?

“骂呢,媒人不怕骂,怕不骂,装聋作哑任由骂个痛快,骂得越厉害,你的“霉(媒)”气就脱得越干净。”罗巧芳笑道:“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听人说过一出戏骂媒:提媒婆,更恨她,胡言乱语嘴喳喳,唯愿你,房屋遭火化,田无水推沙……”

温春兰更是惊得不行,这风俗她以前也不知道。

她与艾长青成亲,好像是艾家的一个长辈伯娘做的保媒,具体过程自己全然是不知道的。

这样骂真的好吗?

“习俗呢,骂了才好。”罗巧芳道:“还有啊,你既然做了媒,就得做三个才行,若不然还是会沾上霉运的。”

做一个都嫌麻烦了,还三个,让她上哪儿去找这些成亲的对像。

“怎么没有了?”黄淑珍道:“咱家艾桔艾梨艾虎都到了说亲的年纪。”

“是了,您给咱家说进就不能说出,艾芙蓉艾茉莉姐妹的媒就不能由着你来说了。”罗巧芳连忙说道。

温春兰心里翻了翻白眼,她一个都不会说的。

说媒在她心中以为是做好事,哪知道有这么做规矩。

给她们说媳妇,自己嫌日子过得太清静差不离。

夫妻好就好,要是一个不满意,三天两头找自己,那可是要命的。

更何况,这大嫂二嫂都不是省油的灯,谁当她们的媳妇日子可不定好过呢。

又没有什么家底,回头别将人闺女坑了。

“就是啊,春兰啊,你这胳膊肘往外拐呢,万屠夫家那个大闺女这么能干,你怎么不说给咱艾桔?”黄淑珍开始抱怨起来:“有好姑娘以后可得先紧着自己家里的侄儿才行。”

“大嫂,看中万月月做孙媳妇的是白大夫,是他让我去说媒的。”温春兰就知道她们的事不沾最好,一沾上好坏都赖得上你呢:“万嫂子生孩子时白大夫上她家治病,看万月月胆大心细撑得起事,觉得娶回家当孙媳妇最合适。”

白家有祖传的百草堂,白芨还能识药抓药,家境殷实。

你家有什么,艾桔会什么?种个地都怕累,胆小又怕苦怕累。

白家没有婆婆,一进门就能当家做主。

你却是厉害得连兄弟家的事都要插手管的,谁要进你家的门绝对是满脑门的官司。

“白家确实是一个好归属,可惜啊,咱家芙蓉茉莉都小了一些。”罗巧芳却是眼红白芨这个女婿。

温春兰再也不想听下去,谢过了二位嫂子连忙回到了山里。

“下次再有事,我再也不会问她们!”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却又多了出来。

一个怪没说给自家当媳妇,一个婉惜没说给自家当女婿,真正是好笑得紧。

“娘,您这性子……”别人伸脸过来你就打啊,反正是送上门的,春兰娘是好性子了,肚子里没那些弯弯绕绕的事,要遇上一个厉害的角色,不动声色的就能让她们吃一肚子的气。

太实诚的春兰娘啊,最容易被人欺凌。

好在,没住在一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