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动漫 >我不想登基 > 《我不想登基》TXT全集下载_85

《我不想登基》TXT全集下载_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不只太后心疼自己儿子,梁皇后也心疼自己的儿子。

本来天子病倒,齐晟心里就着急。

外朝有政务压着,一日不得松闲,回了后宫,还得一边关注天子的病情,一边安抚太后。

这才几天,人就已经瘦脱了形了。

齐晟也已经忍到极限了,梁皇后的提议正中他的下怀,便点了点头,“有劳母后。”

他顿了顿,又低声劝道:“祖母也是这回吓得狠了,母后缓着些和她说。”

“你放心,我心里有数。”

梁皇后说着,看了沉沉不醒的天子,禁不住叹了口气。

这一回,天子怕是真的熬不下去了。梁皇后是既难过,又替替天子庆幸。

——天子一病就是好几年,如果不是因着太子年纪小,他心里强撑着一口气,哪里能一次又一次的险死还生?

御医早有断言,就天子的身体,如果抛下一切,安心静养,还能再有三五年寿数。

可是,天子之所以强撑着一口气,就是因为放心不下太子。

于是,他但凡身子好一点,就忍不住关注一下太子的情况。

大到理政时朝臣有没有或明或暗地刁难他,小到大宴群臣时不要多饮酒,竟是比从前他身体康健的时候,操心更多了。

这个中缘由,齐晟心知肚明。

天子之所以会如此,无非是觉得自己时日无多了,对于继承人就越发地放心不下了,稍有风吹草动,他就草木皆兵。

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可怜天下父母心。

正因为理解他的心情,齐晟平日里虽也常劝他休息,但言辞都很委婉,尽量不让他觉得,自己耗尽心血,却还被人嫌弃。

齐晟知道,自己的提醒与担心,父皇一定听明白了。

但他却一直装做不明白,依旧我行我素。

齐晟见他如此,也不敢再劝了,只每日里暗暗忧心,让王御医随时关注他的身体,调理的药膳几乎每隔四五天,就要换一个方子。

可以说,只要是自己能做的,齐晟已经做到了极致。

但无论他做得再好,也阻止不了天子的身体一日比一日更不如。

等到第二日,太后又来的时候,齐晟就按照和梁皇后说好的,劝慰了几句,就一头栽倒了。

太后的唉声叹气戛然而止。

还是梁皇后眼疾手快,吩咐伺候的太监,“快,把太子扶到外间软榻上去。”

“对,快扶过去。”

太后的声音都变了,“御医呢,快来给小六看看。”

看着孙子消瘦的脸颊,她心里是止不住地后悔。

——怎么就光想着儿子,忽略了孙子呢?

她虽然是个深宫妇人,却不是一点大义都不懂的。她知道,在这个时候,孙子是一定不能再倒了的。

第239章

被齐晟这么一吓, 太后反而坚强起来了。

她非但不再整日里以泪洗面,反而安慰起梁皇后来了。

“人总得朝前看, 日子总得过。往好的地方想想, 皇帝也算是……算是受罪受到头儿了。”

“母后……”

“唉~”太后长叹一声, 转移了话题,“小六这些天可真是一根蜡烛两头烧,便是铁打的人也熬不住呀。老身琢磨着, 安排几位皇子轮流给皇帝侍疾,也好让小六喘一口气。”

这是替自己儿子着想呢, 梁皇后又岂会不答应?

哪怕这时候太后说要把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放出来侍疾,梁皇后也不会有半点意见了。

至于齐晟, 他原本是装晕,但由于这段时日实在是太累了, 他一闭上眼睛, 就睡了过去。

替他诊脉的是胡御医,昨日里梁皇后便和他打好招呼了。

但是,当胡御医摸上太子的脉搏的时候, 却觉得, 自己只需要实话实说就可以了。

“太后娘娘,皇后娘娘, 太子殿下这是操劳过度, 亏了气血了。”

“怎么会这么严重?”

太后吓了一跳,“快,快开方子, 给他好好补补。”

“是。”胡御医应了,又道,“两位娘娘还是要劝劝殿下,不可仗着年轻,就胡乱糟践身体。要不然,等过些年,怕是要遭大罪的。”

太后连忙应了,“好好,你放心,老身让人看着他。”

又扭头对梁皇后道,“皇后,你也得让人看着他。”

“是,母后。”

梁皇后担忧地看了看儿子,有些迟疑地对太后道,“至于安排诸位皇子侍疾之事,还是等晟儿醒了,问问他的意见吧。”

太后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

为今之计,最重要的,还是稳定朝纲。

诸位皇子都属于前朝官吏,该如何安排才最合适,还是齐晟最清楚。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太后纵然不愿他再劳累,也不得不让他做决断了。

齐晟这一觉,睡了有一个多时辰,醒来就感觉身上清爽多了。

在一旁照看他的薄华一见他醒了,欢喜的跟什么似的,“殿下,你终于醒了。”

“华娘?你怎么来了?”

齐晟小心翼翼地,避免碰到她的大肚子,“小心孩子,别过了病气。”

薄华有孕近八个多月,已经临盆在即。齐晟最近是什么事都瞒着她,就怕她情绪一激动,有了个万一。

“我这胎稳着呢,殿下不用担心。”

薄华坐在一旁,指挥小宫女给他擦手擦脸,又让人摆膳,给他垫垫肚子。

她怀这一胎,前几个月十分艰难,几乎是吃什么吐什么。但过了六个月后,胃口逐渐大开,将胎儿养得十分康健。

最近她不是要生了嘛,提前安排入东宫的产婆就建议她每日多走动走动,这样等生产的时候,也少受些罪。

她今日也不知道怎么的,就转到了含光殿。

随行的宫女黄鹂原本是要拦着她的,但等她回过神来,却是执意要到含光殿看看。

“殿下每日早出晚归的,我已经有半个月没见过他的面了,心里实在担忧。”

她说得可怜兮兮的,黄鹂也心疼自己主子,便也没再拦着。

只能说,幸好她进来的时候,梁皇后在呢。

在薄华开口询问之前,梁皇后就抢先开口,说齐晟只是太累了,睡着了。

周围的人都心领神会,觉得皇后娘娘一定是怕太子妃动了胎气,这才说了善意的谎言。

于是,大家都配合梁皇后,对胡御医方才的诊断,绝口不提。

薄华不明就里,见大家都这样说,也就信了,“那我就在这里坐一会儿,等殿下醒了,我和他说几句话就回去。”

众人怕她起疑,也没敢狠拦。

幸好她坐了不到半个时辰,齐晟就醒了。

两人说了几句体己话,薄华坚持l陪着他用了膳,这才在黄鹂的搀扶下离去。

齐晟深吸了一口气:该干的事还得干呐!

因为心里惦记着让皇子们轮流侍疾的事,太后一直没走。等薄华离去了,她才让人请齐晟到偏殿去,商议此事。

齐晟略略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祖母考虑的很是周到,是该让诸位兄弟来给父皇侍疾。只是……”

“你有何为难之处,尽管说,祖母替你做主。”

太后直接就说,“老大和老三还在禁足,让他们在自己家里替皇帝抄经祈福,也是一样的。”

在太后看来,几个皇子里,可能让齐晟忌惮的,也就是这两个了。她不想叫孙儿为难,干脆就自己把这恶人做了。

“祖母误会了。”

对于太后的维护,齐晟很是感动,连忙道,“大哥和三哥都是父皇的儿子,就算有再大的错,这个时候,也该让他们来尽尽孝心。孙儿所虑的,乃是四哥和九弟。”

且不说九皇子那个洁癖成狂的,真来侍疾会不会把太后给气出个好歹,就说明远大师,这会子还在草原上传教呢,一时半会儿,叫他到哪里去找?

听他这么一说,太后也想起来九皇子那一身毛病了,顿时就觉得头疼。

“要是别人都来,就他一个不来,朝臣们会怎么看?”

太后觉得,她还真是个劳碌命,不但要替儿子操心,还得替孙子操心。

“老九也就罢了,老四呢?他出了家,是连父母亲人都不要了吗?”

瞧这话说的,出了家的和尚,讲究的是四大皆空。

既然已经空了,那自然是父母亲人都想不起来了,还谈什么要不要?

不过,齐晟肯定不会这么跟太后说的,别把老太太气出个好歹来。

“祖母息怒,祖母息怒。”

齐晟给太后顺了顺气,解释道,“不是四哥他不想来,四哥在入夏之后,就带着几个高僧到草原上传教去了,根本就没有在京城。”

他说的都是大实话,虽然省略了很多细节。但那些根本不适合拿出来说的。

对于个中缘由,太后并不清楚,也不关心。

她只听说四皇子不是故意不来的,气也就消得差不多了。

“罢了,还是前朝的事要紧。只是……”

她顿了顿,但再不情愿,该说的话还是得说,“你父皇如今的情况,怕是撑不了多久了,你还是快让他回来吧。好歹……好歹再见一面。”

齐晟应道:”都听祖母的。”

话虽如此,但信传到之后,明远大师愿不愿意半途回来,他也不敢肯定。

*

明远大师之所以带着几个高僧去草原,为的就是从宗教信仰这种草原人最信服的文化着手,慢慢地渗透,逐步掌握话语权。

有大晋在背后撑腰,草原上的贵族肯定不敢为难他们。

但草原上原有的宗教就不一定了。

比如喇嘛教,再比如草原各部自发信仰的自然神袛长生天大祭司。

明远一行六个僧人刚进入草原,就受到了当地的喇嘛庙热情的接待。

那些喇嘛不敢明面上为难他们,却以教义暗中讥讽。

说来说去,就是他们喇嘛教材是佛教正传,中原的佛教已经被改的面目全非。

对此,明远3微微一笑:这道题我会。

于是,被喇嘛教怀着不可告人的心思请来的瓦剌贵族,就有幸经历了一场盛宴级别的忽悠。

——佛祖传佛法于天下,只是为了让世人从苦难中解脱。只是世人愚昧,往往难解真谛。

这个时候,就需要得道高僧和前世积德的贵人们相助,将晦涩难懂的佛法,分解成世人能够理解的程度。

按理说,明远3初到草原,对草原上通用的瓦剌语应该并不太熟悉。

那些喇嘛之所以敢挑衅他,也是算准了这一点。

传教嘛,不管什么时候,在哪里传,最重要的,就是要得到统治者的支持。没有统治者的教派,那都是淫祀邪教。

只能说,草原上的喇嘛比起藏边那边,还是缺了几分政治素养。

他们只只知道忽悠住了草原贵族,在草原传教敛财就能一路绿灯。

却不知道,有甲方霸霸大晋在后面支持,哪怕明远对任何教义都一窍不通,这些贵族们也照样会信奉他。

因为信奉他,就是在向大晋表忠心呀。

有这么好的机会抱紧甲方霸霸的大腿,让甲方霸霸带着装B带着飞,一起赚大钱,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从喇嘛们的请柬送到大小贵族手里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他们这次的挑衅,会惨淡收场。

一众贵族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哪怕他们听不懂中原话,也要拼了命地捧明远大师的臭脚。

更有那消息灵通的,比如已经做了王储的岱钦王子,有内部消息:这位明远大师,就是大晋天子的第四子,与大晋太子的关系很好的那种。

草原上的人本来就喜欢信仰神灵,如今听闻大晋皇帝的儿子竟然也出家信了佛,对中原的佛教更加神往起来。

——中原的神佛要是不灵,中原天子的儿子怎么会出家修佛呢?

毕竟,中原有那么多的好东西身为皇子,混吃等死都能荣华富贵一生了,又何必求神拜佛?

只能说,在物质不丰富的时候,人们的思想都是很朴素的。

他们最大的追求,就是吃更好的事物,穿更好的衣裳。

至于各种各样的多愁善感,在他们看来,纯粹是吃饱了撑的。

作者有话要说:湘妃:花落了,月缺了,小猫死了,我好伤心!

岱钦小王子:哦,饿两顿就好了。

第240章

种种因素综合之下, 草原贵族们对明远大师说佛法还是很期待的。

特别是会说中原话的那些,比如岱钦, 更是在瓦剌王和大阏氏面前大包大揽,要替他们翻译明远大师的话。

但很多时候,现实往往比想象更让人绝望。

——这一句,尤其适合草原上的喇嘛们。

人家明远大师会说瓦剌话, 而且说的还挺流利。

当然了, 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方言,他又没在草原上待过, 自然是不会的。

可是,他会的那些, 用来讲经说法,却已经绰绰有余了。

在喇嘛们举办的法会开始之前, 瓦剌贵族是抱着替大晋来的法师站街的想法来的。

半个时辰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全变了。

——明远大师的瓦剌话说的真好。

——明远大师的佛法真的太高深了!

他甚至现场就替几个心有烦忧的贵族排解了疑难, 让他们的心灵得到了宁静。

这下可好了, 那些贵族们就更有理由追捧大晋来的法师了。

那些心怀挑衅的喇嘛们很快就被那些往日里追捧他们的贵族们教了做人,真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好在明远大师并没有咄咄逼人,到最后还是给他们留了几分颜面。

而这一场法会, 也彻底奠定了中原佛教在草原上的地位。

明远大师从瓦剌一路向西, 一直传教传到了摩根。期间收获了一大批的信徒和迷弟迷妹们。

许多中小部落的首领, 都让自己的其中一个儿子拜入了明远大师座下,由明远大师主持剃度,跟随明远大师传教, 随侍左右。

对那些中小部落来说,这不仅是进一步地向大晋表忠心,也是一种变相的联盟。

只不过,在他们不知不觉间,明远大师就通过自己收的这些弟子,从联盟的枢纽,变成了主导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