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怀孕了,谁干的??》TXT全集下载_27(2 / 2)
元霄疑惑了一下,忽然笑了,“我们去看看。”
锦华宫外,师荼带着近卫军堂而皇之地在锦华宫外的广场竖起靶子练兵。
只是,他们就是不射靶,专门射天上飞过的鸟,尤其是飞入和飞出锦华宫的,不管鸽子也好,麻雀也罢,一只都不肯放过。
天色很暗,天空飞鸟就是个黑影,要在这种条件下射中飞鸟只怕没几个做得到,但从那一地的鸟来看,近卫军简直个个神射手。
锦华宫里那位气得跳脚,她不知道临淄王那边有没有给她传信,若传了,这信是不是已经落在师荼手里。
只能说,幸好他们都是用密语传书,就算被截获也拿不到什么证据,但是,师荼这一射,他们传递手段就断了啊。
张太后从来不是一个服输的人,她一次传了十只鸽子,十只,这大晚上的,总该有只漏万之余吧,结果……
嗖嗖嗖几箭,再啪啪啪几声,一箭不多,一只不少。
张太后差点气得厥过去。
而锦华宫外,某两个无耻之徒还在比谁射得多,谁射得少。
“我十只!”
“我十二只。”
冯彧看了看师荼比自己多出来那两只,心头有点憋。
若论武功,他也就射箭还拿的出手了,可就连这也没法跟师荼比。
忽然,天空一个小小黑影掠过,两箭齐发,一支射头,一支射腹,飞鸟遭受重击,从天空坠下,正好落到来凑热闹的元霄跟前。
元霄拾起,两个人的箭,一个红羽一个绿羽。
两个男人一起回头看她,冯彧说:“陛下来得正好,这一箭,陛下觉得是绿羽胜还是红羽胜?”
红羽在头,绿羽在腹。
虽然冯彧没说明箭分别是谁的,但元霄知道,师荼打猎都用红羽箭,而冯彧好绿色。
这谁都得罪不起啊。
“朕看两支箭都是致命伤,就算平手吧。”
冯彧看师荼,师荼张弓搭箭,瞄准天空,元霄都走到跟前了都没看她一眼。
元霄莫名就有点皮痒,你说,今日朕好歹是帮了你一把,你这样不理不睬的算怎么回事?
“陛下可要玩?”
冯彧已经将自己的弓箭递了过来。
“这个么?朕、不太会。”
“无妨,臣可以教你。”
师荼:……
他眼睛虽然看着天上,眼角余光却瞟到冯彧将小皇帝堂而皇之地环进怀里,气息倏地一凉,就在这时,一只飞鸟掠过,师荼的箭晚了一瞬,那只鸟便被人捷足先登了。
“摄政王,承让。”秦放隔了丈余距离拱了拱手。
师荼气郁,之后再有鸟飞过,嗖嗖嗖,射得好不利索,秦放看天,没鸟射,桓煊看天,也没鸟,元霄姿势摆了许久都没等到一只,像是所有飞禽都被摄政王的暴戾吓坏了。
“那个,桓侍郎,你去问问太后还有鸽子没?”
元霄冲桓煊喊,她姿势都摆好了,不给射一只,过分了哈。
众男侧目,小皇帝这样,是不是太过嚣张无耻?
然而,桓煊这个少根筋的,还真跑去拍锦华宫的门。
没多久,红袖报上去,张太后一口心血差点没憋住。
“给他放两只!”
张太后已经懒得去跟一帮无耻之徒计较了,只想早点打发了人走。
结果两只放出去,元霄的箭就射出不到十米远就掉了下来,毛都没射到一根,师荼两箭齐发,两只同时毙命。
元霄抿了抿嘴,朝桓煊喊:“还有么?”
桓煊拍拍紧闭的大门,也喊:“再来两只!”
卧槽!
这些混蛋,不把她的信鸽射完是不是不准备走?
“红袖,带人去白鸟园抓些鸟来,越多越好!”
就在所有人都看着空荡荡的天空发呆时,突然锦华宫万鸟齐飞,所有人乱了手脚。
看到这阵势,张太后终于笑了,将信鸽夹杂在这数百只鸟里,她就不信还出不去一只。但结果……
师荼、冯彧、秦放,眼尖得很,盯着信鸽射。
而刚赶来看热闹的谢瑶和谢瑜也一人拿起一柄弓箭,专捡跟信鸽体型差不多的射。
最后,噼里啪啦,鸟被射下来一大堆,元霄也终于如愿以偿,射到一只孔雀,不,与其说是射,不如说是抓,还生生扒掉了人家一根漂亮的尾羽,因为这只白孔雀被从锦华宫的围墙上赶下来,摔伤了脚,才给了她这机会。
再看看别人刷刷射的鸟,连同为女儿家的谢瑶那弯弓搭箭的姿势都从容不迫,不一会儿便三只鸟落地,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孔雀羽毛,元霄突然有些失落。
“常桂,把这只白孔雀抓起来,这是朕的战利品!”
师荼听得,手蓦地一滑,射空一箭,秦放一箭补上,没让鸽子逃脱一只。
师荼冷眼瞥他,明明天很黑,隔老远都看不清对方的脸,但秦放就是知道自己好像被摄政王嫌弃了。
这次一清点,师荼恶意地笑了,“告诉张太后,鸽子有十七只!”
桓煊立刻叩门报数,十七只,刚好是她放的数量。
张太后一个趔趄摔坐在坐榻上,捶胸顿足,“这些混账东西,欺人太甚!”
整个锦华宫,大气不敢出。
元霄得了白孔雀,心中欢喜,问师荼:“你们就打算这样一直守着么?”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天上的飞禽,只能守一时。
师荼没料到小皇帝会忽然来找他说话,不知怎地,浑身肌肉突然就绷紧了,心头还有些说不出滋味的紧张,他甚至能感觉到自己脸颊耳垂在泛红,幸好现在是晚上,就算红,小皇帝也该看不出来。
就在师荼准备好启口时,冯彧过来了,说道:“守是守不住的,摄政王只是出口气罢了。”
“哦。”元霄有些失落,她总觉得师荼不想搭理她,今天在朝堂上她就有这种感觉了。
“陛下,天晚了,臣送你回立政殿歇息吧。”
“嗯,好。”元霄又看了师荼一眼,最终都没引来师荼一个正眼。
直到她的身影隐没入黑暗,师荼才转身看过来,心跳缓缓恢复平稳,身上的热气还完全未散去,看着并肩离去的两人,心里隐隐有些闷得慌。
☆、第四十九章 镇北侯
“冯侍中, 摄政王好像很不待见我!”
小皇帝有点不高兴的样子, 拿着那支孔雀尾羽挠着下巴,羽毛时不时会扫到她的嘴唇上。
冯彧将孔雀羽毛接过来, “不干净。”
顿了一下又说, “摄政王没有不待见陛下,他可能只是……”太喜欢。
因为喜欢得无法自控才不能坦然面对, 然而这个喜欢,却也是最不应该的。
“只是什么?”
冯彧没回答, 反而问她:“那陛下待见摄政王么?”
元霄一想, 狠狠打了个寒颤,“朕该是能与他和平共处的。”
小声音不自觉就带了几分怂气,冯彧笑了。
小皇帝一走,师荼让所有人都散了, 干净利落得很, 乃至于锦华宫那位以为这是师荼在给他耍诈,叫人在外面探了好几次, 还放了只鸟试探了一下, 看到鸟安全飞走, 她才终于松了口气。
她安心放出信鸽, 眼看它飞出锦华宫地界, 忽然……
“嗖!”一支暗箭不知道从哪里飞出来,信鸽啪地掉在地。
张太后:师荼,我草%¥#@&
“谁说守不住的?”
师荼冷哼一声,“桓煊, 你带前锋营轮流值守!”
“是!”桓煊斗志高昂,老妖婆敢勾结藩王害他玄风军,那他就要她所有信鸽的命,看她幽居深宫还能拿什么去勾结外臣?呵呵!
鸽子出不去,张太后只能找机会让人偷偷出去报信了,人去接头,那暴露的风险就大了,说不定师荼就等着她派人出去顺藤摸瓜呢!
天杀的师荼!张太后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
谢瑜一宿未睡,他将信鸽脚上的所有竹管都收了起来,带回去研究。
谢瑶知道他会睡不着,特地给他备了些吃食送过去,看他将竹管里的纸条摆了一案几。
“阿瑜,别看了,这些都是密文,没有他们的密文书,是破解不出来的。过来,先吃点东西。今天你一天都没吃饭了。”
“密文书?”谢瑜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有他涉猎不到的东西。
谢瑶随手拿起一张纸条,耐心解释:“你看到这边的间隔没?通常来说,做密文一个数字分三组,第一组是页数,第二组是行数,第三组是这一行第几个字。天下书籍不知凡几,只有拿到它的密文书,才知道这些数字指代的到底是哪个字。”
谢瑜恍然大悟,能用这种方式传递书信,张太后与那人的关系一定非同寻常,就算这次弑君不是她主使的,她也该是知情者。
翌日一早,元霄还在立政殿逗那只受伤的白孔雀,谢瑜已经提着一坛子酒去了锦华宫。
张太后明显没睡好,一脸倦容地看着他手里那坛子酒。
“阿瑜是来看哀家笑话的?”
张太后声音有些幽怨,但谢瑜脸色却很平和,根本看不出昨天的事对他有任何影响。
“臣发现个好吃的东西,特地来给太后尝尝的。”
话音刚落,两个太监抬着一只暖锅进来,还搬来好多的菜。
“吃暖锅?”
“太后昨日到现在应该都没吃下什么东西,来尝尝这个,一定有胃口。”
张太后心头莫名有些情绪涌动,每个人都怕她会迁怒于他们,连心腹都战战兢兢,只求她不降罪,知道她在火头上,能避开的都避开了,哪里有谁真正关心过她饿没饿着,睡没睡好?
谢瑜挽起袖子,亲自开锅,将小皇帝炒制的锅底放进锅里,香辣味儿瞬间飘洒出来。
辣味是有些刺鼻,但香是真香,吃过一次,闻到这香味就得垂涎三尺。
水沸,谢瑜先替张太后唰了一片又薄又嫩的牛肉,放在蘸碟里。
那蘸碟是青椒炒制做的底,放上蒜末和小葱,还有炒制的白芝麻,将牛肉往蘸碟里一裹,瞬间食欲大增,张太后好奇吃了一片,入口,肉嫩,咸辣鲜香,说不出的滋味,味蕾像沉睡多年,忽然被打开了。
一口下去,汗珠便弥上额头。
“太后可受得住?”
“有点辣,但很入味儿!”
她还没吃过这么馋人的味道,昨日憋着的郁气都消散了几分。
谢瑜给她倒了酒,满满的荷叶清香。
“原来阿瑜记得哀家的口味。”
张太后一声叹息,顿觉这些年,身边的确少了个知冷知暖的贴心人。
“太后喜欢,就多饮几杯,一醉解千愁。”
张太后苦笑,倒也不再提那些失意事,痛痛快快吃了一顿美味,两个人说着体己话,不小心便喝得有些多了。
这酒里,谢瑜放了些能人更容易醉的药,没几杯,张太后便昏昏沉沉了。
“太后这里书好多,臣能看看么?”
“阿瑜喜欢,尽管拿去看便是。”
“不如太后帮臣找一本好看的?”
张太后摇晃着身子起身,谢瑜扶她过去,这本如何?那本怎样,一本一本试探,直到看到一本《岐黄药典》,张太后才说,“这本你不能碰!”
“为什么?”
“不能碰就是不能碰。”张太后有些生气了,随手拿了一本诗词,“这个适合你!”
谢瑜拿了,又扶她回来继续吃暖锅。
这一顿,张太后吃得甚是满足,叫红袖煮了醒酒汤,舒服地斜靠在美人榻上,懒洋洋的很是惬意。
“阿瑜这料是哪儿得的,很是特别呢。”
“太后若喜欢,回头,臣向皇上多讨些过来。”
“什么?小皇帝的?”张太后猛地坐起,酒醒了一大半,若非谢瑜也一起吃了,她差点要怀疑这里面有毒。
缓了缓脸色,好不容易端稳了太后矜贵的架子:“他一国之君,不务正事,怎么搞起庖厨这种下流活计来了?”
“皇上这是特地为太后万寿宴研制的暖锅底料,也算是孝心一片……”
“嘭!”
张太后拍案而起,“小皇帝想用暖锅应付哀家的万寿宴?”
“这有何不妥?”谢瑜疑惑。
张太后气得胸口疼,还是红袖在旁边解释道:“谢状元大概不了解这些庆典的规制。万寿宴有一百零八道菜式,外加三十六道糕点,还有十二种酒品,连用的盘子酒壶都有讲究,怎么能用一个不入流的暖锅替代?”
若是寻常家宴吃个暖锅无妨,但这是万寿宴,是国之大典,宴请九州诸侯,是一国之母的颜面,一个暖锅在那里涮涮涮的,成何体统?
“可是皇上特地打造了一百口暖锅,就等着万寿宴上用。”谢瑜还添油加醋。
一百口暖锅?
让来为她贺寿的人每人抱着一口暖锅吃么?
这个小皇帝安的什么心?
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加上酒劲,张太后气得皮都炸裂了。
“哀家的万寿宴,还轮不到皇帝插手,红袖,传哀家懿旨,让户部拨五十万两白银给礼部,让礼部务必将哀家的万寿宴大办特办!”
“太后,五十万两办万寿宴,有些……”
“阿瑜,你不懂!这是哀家的颜面!小皇帝就是想当着元齐宗室,当着各地藩王的面,故意打哀家的脸!哀家决计不能让他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