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凛冬将至(1 / 2)
天彻底大亮后,大秦国出使北齐的一众使者遭遇袭杀一事,被人传开了。
这一日的北齐朝会上。
朝堂之上,国君接见了大秦国使团的团首,他也是当时唯一一个因不在骑娇楼而活下来的幸存者。
“路使者,昨夜骑娇楼突发大火,对于贵使团所遭意外,寡人实在深表遗憾。寡人已派刑部调查此案,相信很快就能给路使者你一个交代。”
这位路使者年纪不大,手中握着一把折扇,不笑的时候脸色很冷。
“敢问陛下,这次大火真的是一场意外吗?为何我听闻,贵国的一位圣人曾在火灾之前,在那骑娇楼中大开杀戒?”
国君面不改色道,“这是子虚乌有之事,传出谣言之人,寡人已下令严惩了。还请路使者不要相信此等风言风语。”
“是不是子虚乌有,待我大秦兵马一到,此事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此言一出,朝堂上本来还是眼观鼻鼻观心的文武大臣们纷纷大惊。
国君更是面有惊色,说话的声音也急促了一些。
“我北齐与你大秦可是签了和平协议的!你大秦怎可违约?!”
“是你北齐目中无人在先!明明是那天下无双派的慕掌门杀了我大秦使者,陛下你却还想为其隐瞒遮掩此事,难道我大秦的人命就不是人命吗?”
这时右相也赶忙出来劝说道,“路使者,切莫激动!切莫激动啊!”
路使者衣袖一甩道,“尔等不必劝我!此事缘由我昨夜便命人传回了咸城,相信此时,我国陛下已经知道贵国做下的好事了!”
话说到这里,国君面色交替,似是阴晴不定。
下方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在场的有些人只是听说了北齐使团遇刺一事,却不知道是慕圣所为。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都商量着这件事情务必要让慕圣自己出来解决,不能让北齐国背这个黑锅。
万一大秦真的一怒之下撕毁和谈协议,发兵北齐,那岂不是要遭殃了?
于是有官员直言进谏道,“陛下,请您下旨捉拿此案的凶手!”
“陛下,事到如今,唯有捉拿凶手,才能平息大秦的愤怒啊!”
“陛下,慕圣虽是圣人,但圣人之威怎可凌驾于国法之上?臣请陛下下令捉拿圣人,以正法纪啊!”
这人说的话有些诛心了。
什么是国法?那是国君主持制定的法律。
慕圣仗着自己是圣人,滥杀无辜,不把国法放在眼里,那就是不把国君也放在眼里啊!她到底想做什么?
难道她想“彼可取而代之”吗?!
这话说中了国君心里的隐痛,但他还是没有被一时意气冲昏头脑。
他没有下令派人去捉拿慕莲,对方是圣人,无论派多少普通的士兵去都是没有用的。
相反,国君下令让人将路使者带去使馆里“休息”,并加派人手看管。
这其实就是变相在软禁对方了。
临被带走之前,这位路使者忽的打开了折扇,看着那群跪在地上,拼命磕头请求陛下捉拿凶手的大臣们,脸上露出了某种算计得逞的笑。
李天明,枉你也当了小半辈子的国君,连自己手下的这群大臣们此时是在为谁卖命都不知道。
以你的实力,连为我主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你这北齐国,注定是我大秦囊中之物了!
路使者离开后,看着跪了一地的文武大臣,国君心中叹了一口气。
先前打了一次仗后,没把这些人的硬骨头打出来,反而让他们的骨头更软了。
一听说大秦兵马要南下,这些人想的不是该如何为之对抗,而是只想着如何交出凶手、如何平息大秦国的愤怒。
长此以往,便是两国遵从十年和谈协议到头了,大秦国卷土重来,他北齐那时还能挡得住吗?
李天明心里隐隐觉得这个国家有病,但是他却看不出来病在哪里,病根又在哪里。
面对满地的文武大臣,他只是意兴阑珊的挥了挥手,下令退朝。
等回到后宫,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见太上皇。
太上皇依然心平气和的在进行打坐修炼,见人来了,依旧先请坐下喝茶。
喝完茶后,李天明将昨夜和今晨发生的事情都与对方说了。
他希望这位比自己更加睿智的父亲,能给自己的孩子指一条明路。
只听太上皇缓缓道,“大秦来袭,未必就是一件坏事。”
“此话何解?”
“此事皆由慕圣所起,你就让她自己去解决。另外,我记得她还欠陛下你一个条件,就让她带着门中精干子弟去抗击大秦的铁骑吧。”
“那我北齐不出一兵一卒?”
“当然要出,不过得让天下无双派的人打头阵,咱们的人负责收尾。”
李天明有些犹豫,“可是这样一来,我们就真的要把慕圣得罪死了,双方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太上皇抬起眼皮看着国君,语重心长道,“陛下,你上次不是答应过我,有些事要早下决断的吗?”
“何况慕圣门中有双圣不说,更有数位超凡高手、宗师级高手,这些人放在战场上就是万人敌。就算是普通的玄级弟子、地级弟子,也能以一挡百。这样的实力,已经比得上一国了。”
李天明心头一荡,再仔细想想,确实如此啊!
消耗天下无双派的实力,去挡大秦的兵马,对自己而言是有利无弊。
就算慕圣她们挡不住,自家还有几十万大军,还有黑白二老。
说不定此战能令大秦国元气大伤,实力空虚。
到时候他再行北伐,征服大秦国。
日后成为天下共主,一统这片大陆,站在最巅峰处,也未必不可能啊!
越是这般想着,他的心头便越发火热了起来。
很快便起身与太上皇告辞,匆匆离去,谋划此事了。
太上皇看着他已然离去的身影,长叹了一口气后,又继续闭上眼睛打坐。
约莫正午时分,王宫里传出的旨意到了慕莲的手上。
在将这道旨意从头看到尾后,慕莲的脸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肃穆之色。
昨夜之事,确实是她被算计了。
但是这种小算计,她并没有放在心上。
破坏和平协议,大秦国想要卷土重来,直到这一刻,她长久以来躲在幕后的那个敌人,终于暴露出自己真正的目的。
灭掉天下无双派和整个北齐国,乃至一统天下,这就是敌人的目的!
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拉天下无双派下水。
对准一派掌门下手,是最快捷的方法。
所以对方从一开始就想方设法的算计她,而且所用方法近乎如出一辙,是同一个人出手布局的痕迹十分明显。
如今对方更是借着使者被杀案,来将这张大网收尾,准备将她们门派和整个北齐国一网打尽。
这一步步走来,对方的每一步布局都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可以说是算无遗策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
安昀此人,倒真不愧是大秦第一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