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鬃白》TXT全集下载_51(2 / 2)
这时在危难之际,张玉靠金封尘扫开了两人,飞奔过去抱住朱高珞,痛喊“三公子”,方子瑜和盛庸又追上来,张玉只得抱着朱高珞,跑上了吊桥,纵身跳出了护城河。
且说蓝世仙杀了朱高珞,飞身到了城外,直追朱棣的马,只见远处几匹快马杀来,烟尘滚滚,为首的是朱高煦,很快将朱棣拥护住,朱高煦单骑闯来,与蓝世仙战了来五十个回合,依然不见胜负。
眼看朱棣大军蜂拥而至,蓝世仙只得折回,落在城头上,令吊桥起,城门闭。
张玉抱着死去的朱高珞回到燕军之中,朱棣痛声悲哭,下令炮轰济南城,全体将士围城进攻,必杀蓝世仙和铁铉。
不到半日,十余门大炮已运到城外,只要炮声一响,济南城就将成为齑粉,朱棣悲愤不已,他只当将这十万城中性命当成朱高珞的陪葬品。
他一挥手,正待下令,有士兵传报,城楼上挂着太|祖皇帝的牌位。
朱棣沉了一下,驱马上前,果见“高皇帝神主之位”几个字,他气出一口血来,哭喊道:“为我儿报仇!”
手令正欲挥下去,可是旋即被一个声音拦住:“殿下不可开炮!”
原来是张玉,张玉说:“殿下三思,这炮下去,可不是十万性命!”
朱棣渐渐冷静了下来,他明白若炮轰太|祖牌位,必落得乱臣贼子的罪名,这“奉天靖难”就全白费了。
朱棣悲声涕零,只得下令罢手。
就在这几日,朱棣又收到紧急军情,平安已授命率领大军正往北平驶进,刚到单家桥,离北平极近了.
又有道衍书信传来,信中说:“师老矣!请暂还北平以图后举。”
朱棣怨恨而无奈,下令撤军。
南军胜利的消息很快传回京师,朱允炆大喜,连赞蓝世仙和铁铉的功劳,又加官进爵,赐金币珍酿等物,连齐泰、黄子澄的官位也大张旗鼓地复还了。
济南城重回到平静,铁铉府比其往日添了几分祥和。
铁绿儿一大早来到方子瑜的厢房,说:“子瑜哥哥,仗也打完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方子瑜说:“我正好约了先生。”
铁绿儿说:“子瑜哥哥说话不做算,前些日说等解了济南之围就和我玩的。”
方子瑜说:“我和先生有事商议,你去玩吧。”
铁绿儿撅着嘴说:“你真的这么忙吗?舍不得和我说几句话。”
方子瑜说:“有什么话你现在就说吧。”
铁绿儿背对着他,生气说:“不说不说。”
方子瑜抚着她的肩膀说:“好了,都长大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子了。”
铁绿儿扭转头望着他,黑瞳晶莹可爱,问:“我以前怎样?”
方子瑜说:“以前你是一个小女孩,所以我才带你去玩,可如今,你看。”又撷她的鼻子说:“是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难道还想着玩吗?”
铁绿儿转过身子,仰望着他说:“我不是要玩,子瑜哥哥还记得你上次来我家时,可是四五年前,我们从猎人那买回了一只受伤的小鹿,如今都长得好大了,你也不去看看么?”
方子瑜想了起来,笑着说:“我差点忘记了,那好,我先去先生那,再去找你。”
铁绿儿灿然地笑:“好啊,我去鹿苑等你。”
第153章 牢笼
方子瑜与蓝世仙和铁铉商议了大半日收复德州之事,一时将去鹿苑之事忘了,待到了黄昏,他从议事厅回来,才恍然大悟,匆匆忙忙赶往鹿苑,穿过一道道回廊,刚进了绿荫掩映的院子,就看见一抹亮丽的绿。
铁绿儿一见方子瑜,焦虑之色顿时消弭,露出了雪白的喜悦,原来这一日她叫丫鬟三番五次去探听方子瑜有没有出来,丫鬟频频跑来说还未出来,焦虑了一日,也半食未进。这时见了方子瑜,急切地迎上去说:“子瑜哥哥来了。”
方子瑜歉意说:“绿儿,我来晚了。”
铁绿儿说:“不打紧,我也才刚来。”
两人到了鹿苑之中,方子瑜才发现,苑中养了十几只鹿,故问:“怎么有这么多?”
铁绿儿说:“我记得那时候哥哥说,小鹿好孤独,所以我就给它找了许多伴。哥哥能看出哪只是我们救回来的吗?”
方子瑜虽仔细地搜寻,却是无法辨出,铁绿儿说:“你看,它过来了。”
果然有一只鹿走到苑栏旁,与四五年相比,个头已经大了一倍了,方子瑜喜说:“原来是它。”
铁绿儿用手轻抚着鹿头,那鹿温驯近人,铁绿儿又说:“你也摸摸看!”
方子瑜也伸手去碰,两人的手都抚着鹿头,那鹿轻轻颤动耳朵,一下子将两人的手碰到一起,铁绿儿不由地缩回了手,她垂下头,羞涩地脸红。
彼此地沉默了好久,方子瑜说:“绿儿,谢谢你这么细心照顾它。”
铁绿儿抬起头说:“子瑜哥哥……”又止住了。
方子瑜问:“绿儿想说什么?”
铁绿儿脸红得更厉害,声音也小了:“能像小时候那样,拉哥哥的手吗?”
方子瑜愣了一下,看见她羞涩的样子与小时候大不相同,不免有些失笑,便伸手牵起她的手说:“好了,这不就好了,我们还像以前那样。”
铁绿儿受宠若惊,一时不知说什么。方子瑜说:“天晚了,我们回去吧。”
铁绿儿断断续续地说:“好……好,回……回去!”
朱棣带着燕军刚刚返回北平,蓝世仙与方子瑜就收复了德州等失地,南军节节胜利,朝廷大喜,朱允炆随即下诏给蓝世仙,总领平燕大军进行北伐,围剿困守北平的朱棣。
朱高珞的灵柩在燕军回北平之前就送回了燕王府,当苏小难听到朱高珞牺牲的消息,一时怔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睛渐渐染红,淌出一行泪来,梅槿早已哭得稀里哗啦,趴在苏小难肩头颤颤抖抖。
到了晚上,苏小难还是面无表情,梅槿将苏小难安排睡下,又严实给她盖好被子,又去隔壁的暖房睡了。深夜,梅槿被一声撕心裂肺的尖叫惊醒,她慌乱爬起来,冲到厢房,发现苏小难哭得死去活来。
梅槿连忙扶着她安慰:“小姐,别伤心,别伤心……”说着也哭了起来。
原来苏小难躺下时,她与朱高珞从相识到分离的情景影灯一般在她眼前放映,她哪里忍受得住,穷极的悲伤冲撞着她,时隔多年静寂不动的龙鳞咒怨忽然触动,龙鳞沿着她的下巴咯吱咯吱地爬行,痛得她几近昏阙。
梅槿哭着说:“小姐,你再伤心,就动了胎气,求你绕了自己……”苏小难的哭声惊醒了整个燕王府,如鬼魅一般,燕王府本就死气沉沉的景象更是令人毛骨悚然。
点上灯后,梅槿吓了一跳,苏小难脖子上的龙鳞已经爬到了脸上,小半边脸的龙鳞在烛光的照射下显得寒气逼人。
到了晨曦,悲伤过度的徐王妃来看苏小难,梅槿只得用白纱将她鼻翼以下裹住,担心徐王妃看见龙鳞会害怕。
朱棣回府之后,为朱高珞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苏小难戴着面纱在朱高珞的灵柩前哭了三天,直到昏阙而去。
彼时苏小难的肚子愈来愈大,为了让孩子顺利出生,她忍着日复一日的悲痛。
办完朱高珞的丧事,王府才算平静了些,张玉听说长宁生病了,收拾心情去看望她。
彼时长宁躺在床上,病容惨淡,沉沉入睡,张玉看了一眼侍奉丫鬟,丫鬟轻声地说:“小姐身体一直不好,这次三公子的事对她的打击很大,三公子一直对小姐很好,是小姐最亲的人。”
丫鬟兀自说着,张玉的眼睛也红了,他嘴里喃喃地说:“千不该万不该,是我对不起王爷和小姐,如果换做是我有多好。”说着将怀里的金封尘掏了出来,放入了长宁的床头,又漠漠离去了。
燕王府沉浸一片片白茫茫的死寂当中,与此同时,蓝世仙、方子瑜和盛庸的北伐大军浩浩荡荡驶向北平,副将吴杰进军定州,都督徐凯屯军沧州,形成犄角之势。
朱棣因朱高珞之死憔悴不堪,这日在亭子里喝得烂醉,张玉觐见,跪地痛哭:“张玉请求殿下处死罪将。”
朱棣叹了口气,醉醺醺地望了张玉一眼说:“你何罪之有?”
张玉说:“张玉无颜苟活,那日死的人应该是我,而非三公子。”
朱棣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痛楚,混浊的泪光隐隐闪现,他一壶酒昂首而饮,大笑一声摔了酒壶,说道:“张玉起来!”
一手抬起张玉臂膀说:“本王自领兵以来,大小战事,非张玉之功,哪有今日的朱棣,你若有罪,本王岂不千刀万剐。”张玉听了,匍匐在朱棣膝下泣不成声。
朱棣说:“你是虎将,怎比我朱棣还婆婆妈妈,来人,快传道衍大师和诸位到议事厅,商议退敌之策。”
那边客厅,早有人传召道衍等人,徐王妃和道衍说:“大师的法子果是见效,看来殿下不再沉沦了,只是苦了张玉这孩子。”
道衍合十叹道:“王妃,我最担心的是小难。”
徐王妃说:“大师放心,这次你们出征迎敌,我一定好好照顾小难,她腹中孩儿可是高珞的唯一骨肉,我不能让她们娘俩有半点闪失。”
道衍道了声阿弥陀佛。
朱棣对有功之将进行了升赏,以振士气,这年中秋,依计佯伐辽东,忽又迅雷之势掉头攻陷了南军最薄弱的沧州城,都督徐凯被俘,斩杀南军将士万余名,收获大捷。
此后数月,朱棣利用他多年与蒙古的作战经验和道衍的诡计,获得了一次次的小胜,燕军的士气达到了顶峰,但这恰恰影响了朱棣和道衍的判断力,朱棣不知道,他的每一步都在蓝世仙的算计当中,他的步伐越来越接近蓝世仙的牢笼。
终于在十二月份,朱棣在东昌遇到了蓝世仙的主力,他激动而兴奋,像一头狼一样欲致对手于死地。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大军被蓝世仙的军阵牢牢围住,就像一头狼在铁笼里无法脱身,只能任凭笼外的利刃一块一块地撕裂皮肉。
围困朱棣的圈子越来越小,朱棣发起了数次突围,一次次败下阵来,伤亡也越来越惨,朱棣仰天长叹,心知这次是回天乏术。
就在危急关头,张玉和朱能死命保护朱棣,在血战之下,将北边划开了一道口子,朱棣脸色煞白,狠命扯着缰绳冲出了铁笼,他的马蹄比起暴雨还要猛烈,当他回过神来,往后一望,发现燕军只剩下一些残将,朱能催促朱棣返城,朱棣问:“张玉呢?”
朱能说:“张玉将军断后,应该很快就到了。请殿下速速撤退才是。”
朱棣抬首远望,哪里等得来张玉的身影,原来的在突围过程中,张玉精疲力竭,被乱箭射死于军阵之中。
这晚暴雨大作,才没使燕军绝种,朱棣的大败导致局面反转,北平成为了最后的一道屏障。
就在这暴风雨的夜晚,燕王府想起了响亮的婴孩哭声,苏小难疼得几次晕了过去。
徐王妃刚刚接到兵败的消息,此时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孩不禁掉落了一滴泪水,她知道北平城就要拱手给南军,全家人的命运将面临绝境,这刚刚诞生的小生命是朱高珞唯一遗留在世间的骨肉,恐怕也将保不住了。
苏小难虚弱的身子在发颤,梅瑾手脚哆嗦无所适从,医生们手忙脚乱,渐渐度过了一个暴风雨夜。
一大早,红豆园传来噩耗,长宁死了,原来昨夜军报传回,也带来了张玉的死讯,长宁本就病入膏肓,病中一直命人但凡有燕军消息,立即回报,定有重赏,这晚有佣人闯入红豆园,要报张玉的死讯,丫鬟本想阻拦,那人想贪赏,说出了口,长宁听见了,一口气憋住了胸腔,口渗紫血,含恨而去。
燕军精锐丧失殆尽,南军士气大振,北方失地几乎重回朝廷手中,捷报不断传回皇宫,朱允炆大喜,亲到太庙祭祀,诵北伐之功,又颁诏褒奖北伐将士,对蓝世仙和方子瑜赞赏有加。
燕军则如坐针毡,北平军民陷入恐慌,听说南军即将血洗北平,一时之间逃散不少,很快南军就将北平城团团围住,蓝世仙坐镇中军大帐,指导攻城,再过几个日升,几个日落,朱棣的头颅就要被他亲手砍下。
他小酌数杯,望着帐外的军人穿梭来往,竟有些惬意。
蓝世仙又命每日日升日落时用大炮轰城,北平城几乎千疮百孔,方子瑜劝解他不要伤害百姓,但蓝世仙却似乎另有筹谋,他是要一日一日地折磨朱棣,叫他心生无尽的悔恨。
第154章 白衣凋零
这时,有人来报,北平城又有百姓偷偷出城,蓝世仙冷冷地说:“但凡出城的人,格杀勿论。”那军人领了命令而去。
方子瑜隐隐感到不安,这几日,他对蓝世仙的反常有些不解,他再次劝阻:“先生,北平城乃是囊中之物,何必还要草菅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