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TXT全集下载_11(1 / 2)
这孩子得好好教育啊,哪能见个人就叫哥呢?
冲虚观的正殿就是三清殿,供奉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太上老君,在袅袅升腾的烟雾中慈眉善目地俯瞰信众。两侧是新塑的十二金仙,色彩鲜妍,还披挂着信众送上的红布。
王婉贞上了香,虔诚跪在蒲团上,闭着眼喃喃祈祷。
顾玉荣也跟着跪在旁边,可惜三头身跪不稳,最后成了半趴着。
顾玉成原本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奈何经此奇遇,两世为人,心中对鬼神之事便颇为敬畏,于是也拜了拜,然后拿出自家带来的红布,折叠成一掌宽六尺长的模样,踮脚放到第一个金仙的手中,又对这金仙拜了拜。
待王婉贞也拜完后,一家三口便依次前往各个偏殿,上香叩拜,最后回到正殿外捐了少少的香油钱,请回一刀在三清像前供奉过的黄纸。
王婉贞在顾家十几年,也就生顾玉成的第二年来过冲虚观。彼时这里还是个不起眼的小道观,灰扑扑的,没想到近年来不断翻新扩建,也有了大道观的气象。
在这等香火鼎盛的观里拜了神仙,又给亡夫求了香火纸,王婉贞心头大慰,带着两个孩子去供长生牌。
这长生牌是近年才兴起的,据说给亡故的亲人刻上长生牌,放在道观里,亲人便能日日受着香火供奉,来世投个好胎。
顾玉成对这个佛道混合的说法不置可否,但长生牌才一百文,刻了能一直留在观里,在一众香火项目里堪称物美价廉,便打起精神跟头戴黄冠的道士简述情况,请他在那块木牌背后写“贤妻王氏婉贞,孝子玉成,孝女玉荣”,将一家三口的心意都添上。
冲虚观不断翻新,道士也多了许多,眼前这位净梧就是新来一年的,因为会写字才得了这个差事。
能到观里供长生牌的,不管内里虔诚几分,都对他客客气气的,时间一长净梧的脾气就上来了,看寻常人家都写一个名字,现在这家居然要写三个,就边写边嘀嘀咕咕地不满。
顾玉成假作没听见,反正供上就行,却见那净梧道士写完“孝子”二字,猛地抬头看向他,目光灼灼。
顾玉成:“道长?”
净梧将笔搁在砚台上,道:“令尊姓顾,你叫玉成,岂不就是那个油锅郎?”
顾玉成还没来得及说话,净梧又道:“你既有慧根,可愿来我们冲虚观学道?”
“道长不可!”王婉贞急忙道,“他一个小孩子家家,哪里就有什么慧根了?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她儿子可是要考进士的,才不做道士!
顾玉成头一次来冲虚观,没想到自己“名气”已经这么大了,哭笑不得地道:“都是乡野传说,越传越离谱,道长不必当真。”
他伸出骨节分明的手,在净梧面前翻了翻,“真要下过油锅,这手早熟了。”
“嘿,你倒是敢说!” 净梧一乐,又拿起笔细细地写上“玉成,孝女玉荣”几个字,将木牌放到黄绢包裹的簸箩里,对他们道,“今天子时贫道就把长生牌供奉起来,居士以后可常到观里祭拜。若能彻夜诵经,还可更加灵验。”
王婉贞和顾玉成一起谢过,就出了大殿往外走。
原计划拜完就下山,但顾玉成看看天色,发现已到正午,顾玉荣的小肚子都瘪了下去,于是让她和王婉贞先守着东西在道旁等着,他去后面问问有没有斋饭。
顾玉荣急忙道:“哥哥!有点想吃丸子!”
顾玉成失笑:“好,我去看看有没有丸子,有了定给你带来。”
他一早问过带路的小道童,知晓饭堂在西偏殿后面绕两个弯,经过一片小花园就是。当即也不犹豫,迈开长腿往那边走,不多时就找到了小花园。
花园不大,零落着几棵桃李花树,都光秃秃的,只一侧有棵两人合抱的老梅树开着花,枝干遒劲,想是围着这棵树起了个花园。
顾玉成刚走两步,就听树后角落处传来一男一女的争执声,女声哭道:“刘郎,你母亲这般刁难我,我是受不了的!如今你我二人,就此别过吧!”
男声劝道:“表妹这样说,分明是拿刀扎我的心,你可知道我有多痛苦?我娘供我读书,饱尝艰辛,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劝劝她就好了,哪里值得这样大动肝火?”
顾玉成没想到能在冲虚观撞见情侣吵架,清平县风气虽开明,未婚男女被人撞见也不好看,当即准备绕路。还没退走几步,就听那男声道:“你看《问仙图》中,祝九娘就对孟青云一心一意,终于感动他成为眷侣。只要你像九娘一般温柔可亲,何愁我二人不能成神仙眷侣?”
顾玉成:“……”
你哄骗自己表妹就罢了,怎么还扯上《问仙图》呐?
一看就是没买最新卷,祝九娘早已勘破情劫,修了无情道抛下孟青云,成为女修第一人了!
而且听这话音,分明不是个良人……正犹豫间,那俩人又拉拉扯扯低声絮语,女子扔下句“做梦”就跑出来,正正撞见顾玉成站在铺了青砖的小径上。
那男子随后追上,一看有外人在,当即横眉立目:“你是什么人?鬼鬼祟祟在这里偷听!我警告你别乱说,不然要你好看!”边说边扬起拳头,威胁意味十足。
那女子使劲儿扯他袖子,低声劝了句。
顾玉成什么也没干就被兜头骂了一通,心说你这种人才最鬼祟,我不过是没躲开罢了。
他原本不欲多事,这会儿也不忍了,一脸沉痛地道:“兄台此言差矣,在下不过是看你沉迷孽缘,有心劝说一二。兄台这般孝顺,何必娶一个不孝不仁的女子?”
男子眼中透出喜色,哼了声道:“此话怎讲?”
那女子却是哭道:“你凭什么说我不孝不仁?你知道什么?!”
“我知道世人无论贫贱,都有父有母,方可成人。”顾玉成淡声道,“你表哥孝顺自己母亲,要你曲意俯就,你答应下来,岂非愧对自己父母?养女受人挑剔,连累父母受辱,偏毫无体恤之心,可不就是不孝不仁?”
说完洒然而去,步子迈得极大,连厚实的棉夹袄都透出几分飘逸。
身后争执声又起,等那男子反应过来,顾玉成早已走得不见人影。
“哥哥,这个甜豆包真好吃!”顾玉荣美滋滋地吃完三个豆包,总结道,“下次来再买。素丸子也要。”
王婉贞笑道:“就知道吃,可别长成个小胖子。”
三人说说笑笑地吃完一餐饭,顾玉成又背起顾玉荣往回走,这回路上宽松许多,走不多远就雇到一辆驴车,载着他们往县城而去。
到了县城街上,顾玉成付了钱给车夫,又带着王婉贞和顾玉荣去买点心。
他们久不回乡,明日到溪口村祭拜,还是要带点礼物才好。
第30章 回村祭拜
一夜过去, 顾玉荣又获得了出远门的机会。
惊喜来得太快,以至于她还悄悄找顾玉成确认了一遍, 得到肯定回答后才喜滋滋穿上旧衣服, 然后乖乖坐在书生筐里被带走。
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九, 在县城里还能雇到车, 但往溪口村就只能走着了。
顾玉成背着妹妹和部分祭品,王婉贞拿着剩下的, 三个人天刚亮就出了门,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巳时末才看到溪口村那片林地。
母子二人加快脚步, 终于到了顾大河的墓前。
尽管是个难得的晴天,坟地附近仍是枯树寒鸦, 凛风凄凉, 地上厚厚的白霜还未消融,踩上去咯吱作响。
顾玉成慢慢将筐子放下,把顾玉荣抱出来, 揉揉她的小脑袋, 轻声道:“阿荣,这里就是父亲的墓。你虽然没有见过他, 但他生前是很喜欢你的。”
顾玉荣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脆生生地道:“那我也喜欢他。”
顾玉成又揉了揉那头软毛,就掏出短柄锄头开始清理墓地四周的枯枝败叶,沿着坟包整理出一尺宽的平整地方,又在墓前清出一块空地, 好摆放祭品。
他们分家后就没了地,自然也没有农具,这锄头还是王婉贞为了在墙角种菜,特意到四平镇上买的。
顾玉荣许久未见这么开阔的地方,很想跑跳着玩,但今天哥哥和娘亲都很严肃,她也跟着安静下来,一会儿帮着拔草,一会儿帮着摆放祭品,把自己忙成了个小陀螺。
等点心、果脯和素酒都摆上,又放好香烛纸钱,一家人就跪下开始墓祭。
王婉贞早在看到墓碑上的“先夫顾大河之墓”时就红了眼圈,勉强忍到现在,点燃黄纸的瞬间,眼泪就如断线的珠子般掉个不停,很快哭成个泪人。
顾玉成就着飘摇的火苗,将提前写好的祭文烧进去。
他现在作文很有章法,祭文也写得沉痛悲切,祭奠顾大河的同时告慰原身,并立誓会照顾王婉贞和顾玉荣,尽己所能让她们过得好一些。
顾玉成默默祝祷一番后,王婉贞也收拾好心情,擦擦眼泪站起来,往坟头添上几捧土,结束了这次祭扫。
这时的人们认为坟地阴气重,墓祭的时间通常不会很长,小孩子更不宜久待。
小小的火堆已经熄灭,王婉贞又用烧纸的木棍将灰烬混着泥土打散,确定不会复燃后,在墓碑上放一块点心和一块果脯,收起其余祭品,就带着一双儿女去不远处的坟头祭拜顾老爷子。
“你爹不喝酒,这素酒就祭给你爷爷吧。”
三人如法炮制,又祭拜了顾老爷子,只步骤简略许多。
毕竟老爷子还有老妻和两个儿子,添土和正式墓祭需要他们来。
顾玉荣一开始非常茫然,很快就觑着哥哥的脸色平静下来,大人做什么她也跟着做什么,倒也似模似样。
直到再次被哥哥抱起来,她才将嘴巴凑到哥哥耳朵旁,小小声地问道:“哥哥,父亲是谁呀?是爷爷的儿子吗?”
“阿荣真聪明。”顾玉成微微一笑,抱着她慢慢往村里走,“父亲是爷爷的儿子,是我们的父亲,也是娘的丈夫。他因为意外去世,到了另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过来,就是祭拜他,告诉他我们现在过得很好。”
顾玉荣又问:“那父亲还回来吗?”
顾玉成边走便道:“不会。这世上每天都有人死去,又有人出生,我们所有人,都将去往另一个世界,没什么好害怕的。只要活着时认真努力,每一天都不虚度,便不枉此生了。”
顾玉荣并不是很懂,但她有个极好的优点,就是沉得住气,当即眨巴着大眼睛靠在顾玉成的肩膀上,寻了个舒服的姿势窝着,准备回家后再慢慢想。
春节马上就到,溪口村的人不管贫富,都在家里准备过年。小孩子们无所事事,三五成群地在路上和野地里跑着,打闹声尖叫声惊得鸟雀成群飞起。
顾玉成他们沿着村里唯一的路往西走,先到里正家,再到村长刘发财家,打过招呼后各送了两包点心。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顾玉成送的是能饱腹的大块糕饼,虽卖相一般,但实实惠惠的两大包,省着点能吃到十五。莫说里正家里人喜欢,连刘发财都客气了两句,让他们在县城有什么困难就回村说一声,乡里乡亲的,总是比外人亲近。
顾玉成谢过他,带着母亲和妹妹继续往前,很快就看到了熟悉的顾家大院。
这青砖房还跟从前一样,看着气派严整。因为顾大富入冬就成了亲,现在门口还挂着两个红灯笼,贴着大大的“囍”字。
依顾玉成的想法,他压根就不想再踏进这院子一步,但是顾大河的坟冢还在溪口村,他的户籍也登记在这里,不可能马上脱开关系。
既给里正和村长送了礼,就干脆来一趟顾家,否则很可能被吕老太太一路将不孝的名声骂到县城,不值当的。
顾玉荣在这里住了快一年,还是有印象的,这会儿站在地上抓着王婉贞的手,嘴巴紧紧抿着。
乡下人没有敲门的习惯,顾玉成在外面喊了声“奶奶”,就推开半掩的门扉,迈过门槛进了院子。
一看没人。
整个宅子都静悄悄的,莫名透着股荒凉。
顾玉成又喊了一声,吕老太太才背着手从堂屋里出来,眯眼看了下是二房三口人,故作惊讶道:“哎哟!你们可算想起我老婆子喽!去县城发财了没有?”
王婉贞拉着小女儿,递上两包同样的点心和一块豆腐,道:“娘说的哪里话,一亩地都没有发什么财?我们今天是祭拜大河的,也来看看您老人家。这是县里时兴的点心和豆腐,您尝尝看。”
她往常不跟吕老太太顶撞,是看在丈夫面上。后来丈夫去了,老太太又狠心赶走他们一家,不念半点情分。要不是儿子能干,他们孤儿寡母都不知能不能吃上饭。
现在好了,她即不靠老太太和叔伯,又有能干的儿子和懂事的女儿,家中自己做主,没人吵架挑刺,心气舒畅许多,底气自然而然足起来,对着吕老太太也就不像从前那般唯唯诺诺,瞧着大方不少。
吕老太太接了东西,脸色好看了些,想照常数落两句又忍住了,道:“现下家里没人,我还做着过年的衣裳,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要吃饭就自己去厨房做吧,还有腌菜在外面。”
话虽这样说,厨房门口那大锁链子还沉甸甸地挂着,也不见吕老太太有拿钥匙的意思。
顾玉成简直要被气笑了,他们大老远过来是为了要饭不成?何况本来也没打算多留,这老太太真是见一次刷新一次下限。
当即道:“奶奶你忙吧,我们先回去了,豆腐记得尽快吃,这东西不耐放。”
说完又抱起顾玉荣:“阿荣,跟奶奶再见。”
这就要走了?顾玉荣顿时喜上眉梢,摆手道:“奶奶再见!”想想又补了一句,“明年我再来看你!”
王婉贞差点笑出声来,又添了两句让老太太注意身体的场面话,就带着儿子闺女离开,沿着原路往回走。
这会儿正是中午,家家户户都飘着炊烟,三人快步走在去四平镇的路上,直到远远将溪口村落在身后,才寻了路边石头坐下,从书生筐里往外掏东西。
豆饼已经凉了,怕进到胃里难受就没吃。倒是早上的豆浆盛在竹筒里又被小褥子裹着,还温温的,里面还捂着六个鸡蛋。
三个人就着豆浆和素酒,吃了鸡蛋和早上祭拜用的点心,又将果脯一扫而空。
“还是阿成有办法。”王婉贞道,“要不是你多带了吃食,咱们就得饿着肚子回家了。”
马上就是除夕,四平镇上的店铺早早就关了门,吕老太太又不留饭,他们可不得空着肚子走回县城?
现下虽说吃不饱,垫垫肚子也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