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倾三国》TXT全集下载_91(2 / 2)
吕布又是哪根筋不对了,居然向寿春用兵?
陈兰雷簿的家人都在寿春,一听吕布带兵要打寿春立即急了:“主帅,敌人早有准备了,我们还是撤军吧,没了寿春,就无家可归了!”
张勋无奈地叹口气,但还是命令一个小兵去想袁术送信,征询袁术的意见。
但小兵带回来的消息让张勋差点晕过去:袁术和纪灵被严重烧伤,正在被军医抢救,因为军医的治疗水平有限,只得匆匆退军了,为防张勋在这里孤军作战,也派了人带着袁术的贴身令牌来通知张勋回防寿春,但是在半路上和张勋派去问询的士兵相见了。
毫无疑问,这个人是董袭。
其实最郁闷的应该是周瑜和孙策了,他们得到叶紫涵的消息后命程普留守,带大军前来秣陵帮助叶紫涵解围,却半个敌人都没见到,只见到了满城载歌载舞的百姓,和与民同乐的众将,当然,还有永远令人倾心的叶紫涵。
“紫涵,你可真是吓了我们一跳啊!”孙策来到叶紫涵身边,手指着她无语地说道。
叶紫涵道:“省了你出手不好吗?”
周瑜道:“紫涵你还不了解伯符吗?他本来正与山越人打得火热,你一封急信说这里有更诱惑人的战斗等待着他,结果人家奔驰数百里前来什么也没有,你说失望不失望?”
孙策与周瑜配合着每说一句话就点一下头:“说得一点也没有错,你说怎么赔偿吧!”
“我说二位!难道把我们几个当成透明的了吗?”管亥和吕蒙被冷落在了一边,有些不服气道。
叶紫涵笑道:“三哥,大叔,你们就不要嫉妒了,的确这一次能打退袁术的大军,有三个人是功劳最大的!”
“谁?”众人一齐问道。
叶紫涵喊道:“过来吧,见见我们的伙伴!”
听到叶紫涵的话,蔡道,陈武和董袭走过来,对周瑜等四人一躬身:“见过各位!”
叶紫涵道:“蔡道相救我于危难之中,后来在我离开秣陵期间不仅组织军民守城,而且也迷惑了张勋,使得他不敢前来,如果你们知道他是一个什么都看不见的人的话,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蔡道,功劳第一,当之无愧!”
蔡道说道:“公主过奖,这是在下应该做的,我并不懂什么兵法,只是想完成公主吩咐的任务而已。
叶紫涵继续道:“陈武,秣陵守备,在我病重之时,出城御敌,以不满千人之人马,将张勋大军阻在长江之上不得前进,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好炫耀的,只不过我想强调一下张勋的大军是五万人马而已。
陈武谦逊道:“我出身贫寒,得主公为用,知遇之恩无以为报,唯有粉身碎骨而已,可幸,我还活着。”
叶紫涵又说道:“至于董袭我想就不用多说了,没有他我此刻还会是袁术的俘虏,这本来也算不了什么,但他助我军焚毁袁术粮草,也直接把袁术纪灵烧成了重伤!”
董袭抱拳道:“还请多指教!”
孙策突然道:“什么,纪灵被烧成重伤?严不严重?”
叶紫涵道:“不清楚,不过应该死不了!”
孙策道:“紫涵你有所不知,这纪灵曾于我有恩,没有他我可能已经被袁术帐下的小人害死了,他其实是个好人!”
“我也没说他是坏人啊!”叶紫涵说道,“但他拿着兵器和我厮杀时的样子可真是恐怖啊!你是没有见到,既然你这样说了,顶多下次见到的时候我不伤害他好了。”
管弦过来道:“宴席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可以开始了!”
“好,一醉方休!”
“好,不醉不归!”
“好,酒后乱性!”
“……”
这里叶紫涵在秣陵设法让袁术退了兵,曹操却还护卫着刘协在迁都的路上,刚刚了却了虎牢关的烦心事,却被杨奉率军拦路,徐晃当先,大叫道:“曹操欲劫驾何住!”
曹操出马来看,只见徐晃威风凛凛,心中便暗暗称奇;令夏侯渊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曹操看着无法取胜,只好鸣金收军,召集众将议论道:“杨奉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我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满宠前几天刚从濮阳赶来,知道曹操有意收服徐晃,便进言道:“主公勿虑,我曾与这徐晃有过一面之交,今晚我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定教他倾心来降。”
曹操大喜道:“如此甚好,有劳伯宁了。”
夜里满宠便扮作小卒,混入杨奉军队中,偷偷潜入到徐晃帐前,只见徐晃正身穿铠甲,秉烛而坐。
满宠直接来到徐晃深浅作揖道:“故人别来无恙乎!”
徐晃惊起,仔细看了满宠好一会才缓缓说道:“你不是山阳满伯宁吗?怎么会在这里?”满宠笑道:“我现为曹将军从事。今日于阵前得见故人,欲进一言,故特地冒死而来。”
徐晃心知满宠来意,让他坐下问道:“不知伯宁来此何干?”
满宠道:“公明之勇略,世所罕有,奈何屈身于杨奉之徒?曹将军当世英雄,其好贤礼士,天下所知也;今日阵前,见公之勇,十分敬爱,故不忍以健将决死战,特遣宠来奉邀。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徐晃沉吟良久,喟然叹道:“兄长非立业之人,这我也是知道的,只是一起这么多年,实在不忍相舍。”
满宠道:“公明视之为兄长,兄长未必视公明为贤弟啊!”
徐晃知道满宠话里有话,便沉声问道:“伯宁此话怎讲?”
满宠道:“前些日子公明为杨奉抵挡李傕郭汜追兵,险些遇难,听见若非匈奴右贤王去卑,公明已经为国捐躯了,而事后杨奉可有当面谢罪过?”
徐晃冷哼道:“兄弟之间,这些话都是次要的!”
“那什么才是主要的呢?”满宠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徐晃接过,发现竟然是杨奉的笔迹,上面内容是写着如果徐晃对敌曹操之时稍有手软,便可诛杀!
徐晃大惊:“这不可能,这一定是曹操的离间计!”
满宠见徐晃已经心动,便继续说道:“自古以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交臂失之,非丈夫也。”
徐晃道:“这就是伯宁你今夜前来的本意吧!”
正说话间,门口忽然响起杨奉的声音:“公明在和谁密谈?”
“兄长……”徐晃看向帐外,果然是杨奉,他举起手中书信质问道,“兄长要我死,我绝不会眨一下眼睛,何故借刀杀人?”
杨奉笑道:“好,我不借刀,我用我的刀杀你!”
说罢杨奉拔出佩刀,直直刺向徐晃。
徐晃竟然没有闪躲,任由杨奉这一刀刺进自己的身体。
杨奉大惊:“你为什么不躲!”
徐晃喃喃道:“这一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我不想欠兄长任何东西!”
杨奉扶住徐晃,大吼道:“你好狠,我们曾是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啊,我的这条命也是你救下的啊!”
“那是过去,过去终究会变成回忆!”徐晃喃喃说道,然后昏迷过去。
“不!”杨奉捧着徐晃的身体,整个人几乎陷入疯狂,“我们是曾经浴血奋战的兄弟,我却杀死了自己的兄弟,我不是人!”
满宠想不到事情会变成这样,他愣愣说道:“既然抓不住,又何必紧抓不放!”
杨奉抬起头,恶狠狠地盯着满宠道:“没有你,公明不会死的!我要你为他偿命!”说着杨奉挥刀砍向满宠。
“住手!”徐晃咳嗽着醒了过来,喊住了杨奉,“我不允许你伤害他!”
杨奉惊讶了,指着满宠问徐晃:“你为了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就变成这样了,为什么?”
徐晃站起身,一字一句吃力道:“因为我对曹操大人的仰慕早在六年前的弘农之战就开始了,他才是我要投靠的明主!而我今天为了兄弟情分战斗到现在,以后,我就要为自己而战了!”
第八十五章 驱虎吞狼
杨奉笑道:“明白了,是我一直耽误了你的前程,我是该放手了!”说罢命令士兵道:“将我的战马牵来!”
士兵依令而去,不多时牵来了杨奉的坐骑,是一匹毛色红白相间的良马,杨奉牵着它,来到徐晃面前道:“这不是什么日行千里的神驹,只是一匹普通的西凉马,你要走了,我也没有什么好送的,希望这马你能喜欢!”
徐晃已经包扎好了伤口,拿起自己的天罡豪烈斧,并不理会杨奉,而是对满宠道:“伯宁,我们走吧!”
满宠点点头:“好聚终须好散!”说完便走向帐外,徐晃也走了出去,士兵们劝说杨奉道:“主公为何要放了他!要知道养虎遗患啊!”
杨奉叹了一口气道:“满宠说得不错,好聚好散!”
路上满宠对徐晃道:“公明刚才明明可以杀了杨奉而去,也是晋见曹公的礼物,却生生放弃,是何缘故?”
徐晃道:“以臣弑主,大不义也,我决不为。”
满宠道:“公明真义士也!”
说话间后方忽然传来追兵的声音:“徐晃反贼休走!”
满宠道:“公明以诚待人,人却恩将仇报!”
徐晃目视满宠摇头道:“杨奉必不屑为此卑鄙之事,定是他的手下,伯宁且避,我来退敌!”
满宠道:“公明只有一人,不可力敌!”
徐晃微微一笑道:“我经历的战阵可比这要惊险多了,不也挺过来了?伯宁放心!”说罢已经拍马冲向道路中央去了。
满宠道:“好,我便在此看公明厮杀!”
徐晃来到道路中央,倒提手中大斧,冷冷看向追兵道:“我已经弃杨奉而去,你们此来何意?”
“徐晃!”追来的士兵们一起喝道,“你为何要背叛主公而去?”
“这种问题我已经不想回答了!”徐晃道,“我只是想说,我不是背叛,只是做应该做的事,杨奉是我的兄长,却并不是我的主公!”
“还敢强词夺理!”众人大喝道,“你一定是见曹操拥戴天子,所以要投奔前去,原以为你是一个义士,如此看来也不过是随风倒的墙头草而已罢了!”
“随便你们怎么说吧!”徐晃冷冷看着他们,“你们难道是想拦住我的去路吗?”
“我们知道拦不住你!”众人见着自己昔日崇拜的战神如今成了自己要面对的敌人,手中不禁有些颤抖,“但为了主公的大业,我们即使是死要把你拦下!”
“好!”徐晃知道再说下去已经没有用处了,挥斧策马出击,“兄长的士兵都是好样的,只是我们必须刀剑相向了!”
“杀!”众人犹豫了一下,还是高举手中兵器冲了上去。
霎时兵器相交的声音不绝于耳,,看似徐晃被众人重重包围了,其实是徐晃在疯狂地厮杀着,每一次挥动大斧,都会有几个杨奉的士兵倒下。
杨奉听说追兵追击徐晃去了,心中大惊,立即整军出击,前来喝止,刚刚见到追兵的影子,忽然一声炮响,山上山下,火把齐明,伏军四出,原来是曹操亲自引军当先,大喝道:“我在此等候多时。休教杨奉走脱!”
杨奉大惊,急待回军,早被曹兵围住。两军混战,杨奉死战走脱。曹操趁杨奉军混乱,乘势攻击,杨奉军士大半多降。杨奉势孤,只得引败兵投袁术去了。
曹操收军回营,满宠引徐晃入见。
曹操大喜:“公明神勇盖世,我得之如虎添翼!”
徐晃谦逊道:“主公过誉了,主公才是我徐晃的心中明主,公明愿效犬马之劳!”
曹操道:“以后就要多靠将军的神勇为我匡定天下了,哈哈哈哈!”
曹操得了徐晃为大将,去往的许县的路上再没有障碍,于是迎銮驾到许都,命荀彧盖造宫室殿宇,重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城郭府库;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赏功罚罪,并听曹操处置。
不数日,刘协下诏,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有开府议事的权力,曹操又表荐荀彧为侍中尚书令,毛玠、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催督钱粮,程昱为东平相,董昭为洛阳令,满宠为许都令,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皆为将军,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皆为校尉,典韦为都尉;许褚与郭嘉因不在许都,并未曾册封,其余将士,各各封官。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曹操既定大事,于是设宴于大将军府后堂,聚众谋士共议道:“刘备屯兵徐州,自领州事;近吕布以兵败投之,备使居于小沛:若二人同心引兵来犯,乃心腹之患也。我因之前无暇讨伐,因此姑且存之,今日已经迎驾于许都,万事都已安定,不知诸位有何妙计可图之?”
夏侯渊道:“属下愿借精兵五万,斩刘备、吕布之头,献于主公。”
曹操正要答应,荀彧却出声道:“将军勇则勇矣,不知用谋。今许都新定,未可造次用兵。彧有一计,名曰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虽领徐州,未得诏命。明公可奏请诏命实授备为徐州牧,同时秘密去信教刘备杀吕布。事成则备无猛士为辅,亦渐可图;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备矣:此乃二虎竞食之计也。”
曹操从其言,即时奏请天子诏命,遣使赍往徐州,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并附密书一封。
刘备在徐州,闻刘协幸许都,正欲上表庆贺,忽报天使至,出郭迎接入郡,拜受恩命毕,设宴管待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