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丑小鸭致富记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24(1 / 2)
“我们花了那么大的价钱给你们看热闹,你们就跑了?不许跑,都给我进去买豆浆。”
自由经济,还强买强卖?
大家更反感,被江桂花拽着的人甩开江桂花,兔子一样跑了。
自己人也拆台。
陈丹要维护自己温柔的形象,望着徐峰眼泪就掉了出来。
这两滴泪不是假的,是真委屈了。
“看看你妈,她想把客人都赶走吗?”
徐峰也觉得丢脸,丢脸丢大了。
在村里江桂花这样吵啊闹的就算了,可这是在镇子上。
陈水民和金枝都在旁边看着!
徐峰现在只想当成不认识这个人,却又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
“妈,妈,”他拽了江桂花几下。
江桂花还嫌他影响自己,“你拉我干啥,没看见我在拉客人!像你们那样一个个傻站着,客人咋会上门?让他们都别站着,赶紧下来一起拉客人!”
“听见没有,这老太太让家人都来拉客人,新铺子开张,咱们过来看个热闹难道也不行,还非要进去买豆浆?这算什么道理?”
“就是,不跑干啥,等着被拉进去喝豆浆啊!”
呼啦,本来还有些犹豫的人一下全跑了。
有些就是来看热闹的,这会也怕被拽进去买豆浆喝。
就是从一家铺子门口走过,就要被拉进去买铺子里的东西,这是明抢啊,别说搁这个年代,就是往后再过多少年。
人们都不喜欢被强制推销购买任何东西。
看见人都跑了,江桂花更着急了,也顾不上徐峰,拔腿就追。
这场面……
江桂花就像只老鹰,抓着四下逃窜的小鸡。
“哈哈哈哈哈哈哈——”
余琴笑的魔性,半天没直起腰来。
陈楚楚手里拿着扬声器都笑了出来,笑声通过扬声器传出去,如同一记响当当的巴掌扇在陈丹脸上,也扇在陈水民脸上。
太阳慢慢往西落山了。
西施豆浆开业第一天,生意格外的惨淡。
客人一部分被对面陈记豆浆吸引了去,另外一部分则是被江桂花给吓跑了,陈丹盘算了下账面,一共收入20块,也就是说卖了40碗豆浆。
这其中大概有一半还都是陈水民的朋友,过来捧场的。
陈水民站在柜台那边抽烟,面色铁青,“这个江桂花,明天就让她滚回乡下种田去!”
第97章 半推半就
陈楚楚和余琴也在盘账。
今天豆浆卖的比平时便宜一毛,利润低了,但同样的也多卖了五十斤豆浆出去,严格算来,余琴也没少挣多少。
“余姐,这样的事只能一次,如果为了竞争只卖四毛,他们为了跟我们争,也卖四毛甚至三毛,最后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今天是给他们一个下马威,明天开始还是卖五毛吧,另外豆浆的生意肯定会有影响,我们都要有这个心理准备。”
这个道理余琴心里也是明白的,今天是西施豆浆,过不了多久还会有人开包子铺卖包子,生活原本就不是这样容易的。
唉!
余琴叹了口气,“我都明白的。”
多的话陈楚楚也没说,多说无益。
西施豆浆那边,江桂花到底没被赶回去。
为啥?
金枝倒是会磨豆浆,可让她早上四五点起来磨豆浆?
怎么可能!
她是老板的娘,是来享福的!
刷锅洗碗的活,不应该她干。
金枝不干,陈丹和徐峰也不会,让陈水民来干这事?
更不可能!
那咋办?难道再雇别人?
雇人要花工钱。
所以,还得用江桂花。
用是要用,怎么用?
陈丹找到徐峰就哭,眼泪不要钱的往下流:“你这样让我怎么办嘛,我让我爸拿钱给咱们开这个铺子,还不都是为了我们将来能过上好日子,可你妈妈她,她、”
陈丹哭的徐峰心都碎了,赶紧搂在怀里又哄又亲,“我明白,我都明白,我去跟她说,让她以后就待在后厨,别往前头来。”
陈丹还是抽抽搭搭的,“那,那,你妈妈会不会觉得是我容不下她,其实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会,不会,我会跟她说都是我的意思,跟你没关系,一点关系都没有。”
搂着陈丹软软的身体,徐峰心猿意马,陈丹长的清秀,哭过之后嘴唇又红又润的,他尝过这两瓣唇的滋味,心里一直惦记着。
喉结滚了滚,对准陈丹的嘴亲了下去。
陈丹半推半就的从了。
反正两家已经商量婚事,大概就在年后,要把婚礼办了。
……
在家里养了十天,王怜花怎么也坐不住了。
三间铺子都空着,花了两千四才租来的,总不能一直空着。
西施豆浆又来和他们抢生意。
王怜花也觉得有压力。
“不是说要进城去挑挑货,你去吧,豆浆摊子我来管。”
陈楚楚也有这个意思。
店铺还没装修,但不妨碍她开门做生意。
现在是冬天,批一些手霜面霜之类的回来卖,一定能卖出去,头箍发卡头绳来一点,这些东西利润小,但同样成本也低。
陈楚楚觉着红色的袄子好看,快过年了,大家喜欢红色。
只是那袄子成本高,她只能少买几件。
也没太多经验,陈楚楚凭着感觉和自己过来人的眼光。
这次去批发市场直接进回来一千的货。
各种脸霜,夏士莲、百雀林、美加净,便宜的如蛤蜊油那样的也进了不少,发箍头绳卡子,这些都是小玩意,几十块钱能买一大包。
大头还是在袄子上。
陈楚楚没忍住拿了十件袄子回来,袄子里头塞的是丝绵,保暖性也不错,可比起塞棉花的到底是轻薄了许多,腰线还是往里头收的,穿在身上腰是腰,屁股是屁股的,好看。
有红色、紫色、粉色、黑色。
陈楚楚拿了四件红色,其余颜色各两件,拿的都是中码,冬天里头还要加毛衣,中码正好,大多数人的身材都能穿。
东西拿回来,陈楚楚都没拎回自己的铺子,直接在余琴的包子铺旁边就支了个摊,这次余琴也没什么意见,还借给她一张桌子。
桌子上铺上一块碎花的布头,看起来干干净净的,陈楚楚一样一样把东西摆在上头,各种面霜摆成一排,旁边是一堆发卡头饰。
“你一个人拿了这么多东西回来?”
余琴跑过来看,头箍什么的她这个年纪也不适合。
但那些手霜她喜欢,冬天手干的厉害,容易起皮,还有脸上也是,开了包子铺,她压根没时间到处去逛。
“这几个霜哪个好用?算了,每样都来一瓶,我自己试试效果。”
陈楚楚正从袋子里把棉衣拿出来。
红红的一件,余琴瞧见了眼热,“哟,这红色挺正,给我瞧瞧。”
衣服上手一摸料子不错,轻薄还保暖,还往里收了腰身,余琴挺喜欢的,“没大码?”
陈楚楚把剩余的衣服拿出来,摇头,“有,但我手里的钱不够,想着尽快把东西都卖出去,就没拿大码。”
是这么个道理,余琴也明白,就是觉着遗憾。
乡下裁缝铺子做出来的衣裳都一个模样,衣服都是直筒的,她这样胖的人裹着大棉袄,真的和熊差不多。
难得看见这样合心意的衣裳。
“你要想买,改天我再去给你捎一件回来。”
余琴心里有个想法,想跟着陈楚楚一块去见识见识,但想着包子铺离开不了人,咬了咬牙,没开这个口。
“成,那你帮我带一件,这些霜你算下价钱!”
陈楚楚按着进价算给余琴,也没挣钱。
她这边摊子支开,为了夺人眼球,问余琴拿了一个衣架,红色的袄子挂起来,看起来格外扎眼。
这会是下午,街上人还不多,再过会,人就会多了。菜市场门口人来人往的,有老人,自然也有主妇,还有年轻的姑娘。
荡西镇经济落后,要买什么东西都得到镇子上来。
所有来菜市场或者从前面马路经过的人,第一眼都瞧见一团红色,等走过来瞧了,发现还卖各种霜和头饰,都是姑娘喜欢的东西,就那几件袄子,说是中码,其实也适合年轻的姑娘穿。
身材窈窕的,里头穿上一件毛衣,外头穿件红色的袄子,可不是又喜庆又洋气。
不少人摸着袄子,都觉得新奇。
“多少钱一件啊?”
陈楚楚抬起头,人长的不好,但她笑起来真诚,目光清亮清亮的,“一件四十五。”
四十五一件冬天的袄子贵吗?
其实不贵!
自己扯了布又买了棉花让裁缝做一件,零零总总的费用算起来也便宜不了多少,还没这个款式好看。
第98章 利润大
“有点贵呢。”
人都这样,不管兜里有钱没钱,买东西时总是习惯还价,能便宜一些总是好的。
陈楚楚抬头看了眼,一块来的是两个姑娘,二十岁出头,看起来是自己有能力挣钱的,两人长相清秀,皮肤也白,穿上这袄子肯定是好看的。
“你们买两件的话,可以便宜五块。”
两个姑娘很心动,又似乎有些犹豫。
陈楚楚又说:“我看你们是真心想买,那再送你们一人一个蛤蜊油!”
蛤蜊油是最便宜不值钱的东西,送出去都不心疼。
两个姑娘显然看不上蛤蜊油,目光倒是落在旁边的发箍上头,“能送发箍吗?”
发箍上头还粘着一排珍珠,特别洋气。
“行吧,”陈楚楚显得有些为难,“你们是今天第一批客人,开门红嘛,送你们两个发箍。”
两个姑娘挑了袄子,一件红色,一件紫色。
有了这一单生意,陈楚楚的生意就好了起来,有人过来买发箍头饰,有人买手霜脸霜,十件袄子也卖出去了7件。
余下两件黑色的没人买。
陈楚楚有些头疼,她还特意拿了黑色,没想到大家果然更喜欢五颜六色的,大概是压抑惯了,就喜欢靓丽一些的颜色。
夏士莲雪花膏也卖出去十来罐。
还有人专门跑过来买的,说是就喜欢这一款。
可惜荡西镇没人卖。
是啊,荡西镇太落后了,难怪王镇长着急要发展。
荡西镇经济是没其他镇子好,可荡西镇的百姓也不全都是穷人,也有购买新鲜事物的需求,年轻的姑娘也想要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
一天下来,东西卖掉一大半,陈楚楚一千块本钱已经回来了,不仅如此,还有一百多块的利润。
王怜花说,“这么一算,倒还是卖衣服挣钱。”
是啊!
陈楚楚也这么想,这些衣服她已经卖的算便宜了,一件就挣十块钱,当时拿货那档口的老板是让她卖五十五一件的。
她觉得太贵,没好意思开这个价!
“是啊,明天我再去一趟,这次只进衣服,还有毛衣什么的,我瞧着花样款式都不错,我也一起拿些回来。”
第二天再去进货,陈楚楚拿回来十五件棉衣,二十五件毛衣,毛衣都是均码的,中领,领口下边编了一圈蕾丝花边,穿棉衣时正好把蕾丝露在外面,好看死了。
回到镇子上,余琴已经帮她把摊子支开了。
中午那会人少,余琴也闲着,顺便帮她卖卖货,这一顺便,就把两件棉衣卖了出去,陈楚楚也没让余琴失望,给她捎了一件棉衣回来。
红色的大码,余琴穿上刚刚好,里头再配上一件白色的毛衣,中领下面是镶珍珠的,余琴皮肤白,这样一身搭配在一块,又好看又显年轻。
余琴很满意,乐的嘴角合不拢,就连余琴那向来老实的男人也夸余琴穿这衣裳好看,余琴爽快的付了钱,干活时候都没舍得脱下来。
如此一来到成了活招牌。
胖胖的余琴穿上这衣服也好看,换了身材窈窕的,岂不是更好看?
而且这衣服不挑年纪,能从二十出头穿到四十出头,小姑娘年纪轻,那就选粉色的,紫色也行啊,粉紫色的,都是嫩嫩的颜色。
上了年纪的就买黑色的,黑色显得成熟庄重。
买了棉衣再买件毛衣,两件搭配在一块能便宜三块钱。
不少人都是这样一身直接买回去的,还有昨天买了棉衣的,今天过来看见毛衣,直埋怨昨天怎么没有这样的毛衣。
赶紧掏钱买了。
谁说荡西没市场,荡西的姑娘也时髦爱美丽。
是之前没有这样的机会!
这会不是需求决定市场,是什么样新奇的东西都受欢迎。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大地,百姓们就像一块不断吸水的海绵。
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对各种新鲜的事物充满了好奇。
陈楚楚天天都跑批发市场,棉衣的种类可多了,有帽子的、没帽子的、西装领子的、有正常长度的,当然也有长款的。
毛衣的花样就更多,不同的薄厚,不同的花样。
陈楚楚天天跑批发市场,每次拿回来的货都不一样。
渐渐的,大家也都习惯了菜市场门口这个不起眼的小摊,都知道这边有卖最新款最好看的衣裳。
早上摊子不开,中午那会摊子才摆出来,真正有最新款的衣服则要等到三点以后,听说是直接从城里过来的新款。
每天傍晚这摊子都能聚集不少人,老顾客带着新顾客,就算不买也要来看一看,看看城里的女人都穿什么样的服装。
“这丫头,一天不少挣吧!”余琴的婆婆瞧着摊子前挤着的人,有些眼热。
事实上眼热的何止余琴的婆婆,对门的陈丹一直倚在门口瞧着呢,也打听过了,一件棉衣卖四五十,毛衣二三十,一天的流水就有上千,利润怎么也有两三百吧?
再看看他们卖的豆浆,一碗五毛钱,一天得卖多少碗才能有两三百的利润?
指甲抠在墙里,都把墙灰抠下来了,陈丹气啊,气啥。
气陈楚楚这个死丫头当初为什么卖豆浆不卖衣服。
如果她早些卖衣服,她现在肯定也是卖衣服,而不是卖什么破豆浆,五毛钱一碗的豆浆,一天能挣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