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冷漠(1 / 2)
八月本是一年中赋税入账最多的月份, 户部的账目却是由商铺地税, 到田粮赋税, 一项比一项不能看,出现了大规模的恶意逃税。
是王仁守在暗中给户部使绊子。
苏成之亲自下令将八九月赋税入账合并, 八月税收征收延期。
九月九举制彻底取消了沿用多时的六部举荐制,各部可直荐名额直接缩小至往年的半数不到,群臣反对,而李经态度强硬,不容再议。
圣意显而易见, 李经这次要选拔出新的心腹之臣, 一时间“宫廷派”是人人惶恐,他们出身世家, 乃名流后人,从小接受正统精英儒学教育,自是不愿与出身卑贱之人为伍,在他们看来,布衣只配呆在乡野之间给他们提供产粮, 或是经营普通商铺维持生计, 按时缴纳赋税即可。
朝堂圣洁,怎能由布衣糟蹋了去, 布衣的血脉是低贱的, 只能配得上“服从”二字。
至九月一,监考圣谕于弘文贡院外公示。成元一年举制由当今天子李经亲任主考兼主监察,户部尚书苏成之, 礼部尚书季风行任副监察。
王仁守得到消息后当即喘了两口浊气,依着李经的意思是革新派与宫廷派各占一副监察,倒也算“公事公办”,只是凭什么是季风行?他从开元五年起,哪年不是监考,这般行事又与生生羞辱他何异。
王仁守寻出了晋太宗赐予他的令牌,正了乌纱帽,双手举着那令牌,步行至明宫外要求面圣。所到之处引无数注目,百姓皆是窃窃私语,季风行得此消息后忐忑不安,连酌一壶烧酒压惊,按说他也是颇负盛名的老儒,虽未任过监考一职,但临安季氏可比临安王氏的地位还要高上一两分,王仁守占着茅坑这么久,挪个位置怎么了。
林尚正躺在甘露殿屋檐上,口中叼着一根不知哪捡来的野草,远远瞥见了王仁守双手持着令牌走来,他将野草吐掉,由衷佩服苏成之好一招请君入瓮,当真是天生权谋家。
彼时,王府已被禁军包抄。
季风行一派,为了监考位置,甚至一个屁都不会放,不使绊子偷偷捂在宅子里幸灾乐祸都算对得起王仁守一派了。苏成之指定季风行担任监考,只一下就掀弄起宫廷派的暗流。
对此苏成之谦虚地表示:“本就不稳固,因为共同敌人才结合,必会因为利益不同而分裂。”
王仁守落马那日,形象全无,毫无平日里的老儒风范,嘴里吐出的话竟是比市井角落里的还要污糟,李经无意遮掩,命禁军光明正大给其扣上脚链,反手押送回大理寺。
没有一个皇帝能容忍儒学凌驾于皇权之上,李经就是要让世人都看清楚,老儒犯法,与庶民同罪,依然是要上脚链游街,依然是要被押送至大理寺。
何为名声?
普天之下,若百姓大同,又怎么会没有名声。
八月夜的常府,总有一间房亮着烛光。
苏成之洗去自己在王府鸡飞狗跳时染的一身风尘,深夜造访常府。
“成人睡了吗?”
“还闹着呢,她现在啊,就是个小娇娇,非要常弘哄才肯睡。”
苏成之眉头微皱,“这可不是好习惯。”
“大家都这么说,可常弘偏生就是要宠着,其他人哪拦得住。”
细指抚平眉头,苏成之垂眼看着在竹篮里闹腾的苏成人,半是无奈半是纵容。“你呀。”
苏成之尝试着自己哄了一会儿,苏成人一个大白团子被她抱在怀里似乎是很不满意,左右扑腾几下挣脱不开,粉粉的唇瓣一张,洪亮的哭声便传了开来,响彻常府上空,波及书房,奶娘见状赶忙抱了过去,低声哄着:“成人乖乖的,常弘哥哥等会儿就来哄你睡觉觉啦,不乖的话,常弘哥哥生气了,就不来看你了。”
“哇!”苏成之似是听懂了奶娘的话,哭的稀里哗啦,甚至打起了嗝儿,上气不接下气,好生可怜的模样。
奶娘从屋头晃到屋尾,低声下气地说:“没有,是王姨乱说话,常弘哥哥怎么会不来看你呢,常弘哥哥最爱我们成人了哦。”
“他还在读书?”
“只要书房的灯还亮着,小少爷都是在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