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企图(2 / 2)
苏成之一人眉头紧锁,丝毫没有察觉她的身后,常弘在深深的注视着她,他的心在“扑通扑通”的跳动着,他完了。
不过他家还是有三个正常的,只要常武和李如意能留他条命,便够了。
他想,他真的喜欢苏成之的每一个样子。
被他欺负到眼睛红红的样子。
马鞍磨伤腿一声不吭的样子。
时而使坏故意霍霍他的样子。
夜里烦他时坦白害怕的样子。
分析政局时意气风发的样子……
现下有几个矛盾让苏成之不得其解。
汉中为何没有人?
她拼命回忆着自己学过的现代历史中,有没有记载过类似于大量人口集体消失的事情。
这几日入住的驿站虽没有人气,但是也未结蜘蛛网,未到破败残垣的光景,可见人去楼空并不很久。
战争?
然,周围没有任何残存战火的痕迹,故不是。
瘟疫?
苏成之的手不自觉收紧缰绳,“常发财”觉得不舒服,嘶叫了一声。
此次二人走的是汉中北线,汉中最为繁华的城镇基本都在南线沿线。
若是突发疫情,无法得到控制,不想被感染的百姓最后为求保命,都会抛弃家园,往开封,洛阳,这样的大城镇走,寻求出路。
若说疫情不重,汉中巡抚为求安稳,肯定会自行尝试治理;疫情严重,汉中巡抚为求保官,应当不会不报。
莫非又是被压了奏折?
苏成之冥冥之中就觉着,这不是李世会干的事儿。让胡人破汉中,直指豫州,过来便是徐州,临安岂不危险。李世想登基,也要为自己做打算,他不可能让谢蕴道压着疫病奏折。
李世以为,胡兵到汉中后,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汉中本就城镇林立,能自守一阵,此时关北军再赶来,虽说姗姗来迟,但不妨碍双方之间的战事拉扯。
李世得时间,得草石,是以拿生铁来换,这是苏成之能料想到的。
但李世就没有想过,万一胡人是喂不饱的狼,万一胡人在扩张中大胜关北军,出兵不退,他登基后该如何处置?
苏成之以为,李世不可能没想过,他身边一定有人说服了他。
与此同时,胡人又施了什么障眼法,让关北军一叶障目,留在甘肃境内,未能探取胡兵真正的意图?
胡人选择使绊子拖住关北军,表明其内心深处也在极力避免和关北军硬碰,擒贼先擒王,攻城先攻都城,临安被一举拿下,势必士气大涨,到时候,面对势如破竹的胡兵,常家军能不能打得过还真是不能预料。
然,胡兵算漏了李经。恰恰好现在南部军的部分主力还都在城北,要等李经登基后才离开。
尚不清楚胡兵兵力,但苏成之隐隐感觉只靠这部分南部军是不够的。
登基前,李经定会粉饰太平,极力营造出李世及晋太宗还在的样子,让胡人收不到明显风声。
等等,信鸽。
关北军定是有和南部军胡同来往的信鸽。
直接用信鸽号令南部军北上?
不行。李经作为新皇,定会十分忌惮这种行为,保不准他会秋后算账。
如果没有……常弘也就罢了,可谁叫她自认和常弘已经培养出了深厚的兄弟情谊,她不能这般害他。
是了,密令上,还提到了“里应外合”。
张泽叛变,他原先向来与常家军交好,到底是文人,与他关系紧密之人,少不了会识字的军师,保不齐哪个军师就已经是敌方阵营里的棋子了。
此时再用信鸽通讯,已然非常危险。
若是两人中折回一人,她不胜武力,常弘要保护她;常弘……不胜脑力?姑且这么想,她要随时注意情况,折回谁都不行……
有了,苏成之心生一计。
——“清风”茶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是一只痛经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