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嘉年 > 第136章

第136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场对战,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超出了太多人的预料。但由于这是在曹营,赢得又是曹丕,所以所有的意外都成了惊喜。正好自大胜以来,军中还未办庆功宴,心情大好的曹操立即下令士兵操办。而孙策和一干江东士兵,只要觉得不尴尬,想参加这庆功宴他们也欢迎之至。

这要放了旁人,肯定不愿参加这庆祝战胜己方的宴席,但孙策生性就是与众不同,想着自己正好在曹营,又听说有美酒,果断就留了下来。在宴上他不仅毫无芥蒂,还十分乐在其中的跟曹营武将一起闹哄着和郭嘉拼酒。武人性子直爽,下了战场,双方又不再是敌人,所以每一会儿孙策就和一干武将交谈甚欢。而众人见孙策连喝两三叹酒还脸不红脚不晕后,更是对他寄予了极高的期望,盼着他能将郭嘉喝倒,为他们一雪前耻。

而结果,似乎是两败俱伤。等宴会进行到一半时,郭嘉与孙策似乎都已经喝得大醉,在众人没注意时,两人已经互揽着肩,歪歪扭扭的走到长江边上去了。

你带我走到这儿来干嘛?投江你自己去,别带上我。

滚!分明是你偏要往这边走的!

最后,他们索性直接就在江边席地而坐。望着不见边际的悠悠江水,又经江风一吹,二人似乎清醒了些。

到了许都,一定能治好公瑾的病吗?冷不丁的,孙策突然道。

会好的。郭嘉想了想,又道,不过我说的是身体。等你家虞姬醒了,知道你居然心甘情愿的许都当人质,会不会打你,我就不知道了。

那我肯定先告诉公瑾你喊他虞姬,让你这罪魁祸首来替我分担火气。孙策笑着说完,双目又渐渐失去焦距,其实,不会。从十年前到十年后,我做什么,他就算说不同意,也从没怪过我,更没和我发过火。突然,他想到什么,转头看着郭嘉,严肃道:

我问你,

嗯。

许都有鲈鱼吗?

你一脸郑重其事就为了问这个?郭嘉毫不留情的送给孙策一记白眼,许都没有。想吃的话,自己去徐州钓去。

公瑾最爱吃这道菜了啊。要不,我现在反悔行不行?

这次,郭嘉连个白眼都懒得再翻给他。

不知不觉中,江边又恢复了寂静。除了风声,一切都静悄悄的,不时有小鱼腾出水面,引起几层涟漪。

突然,江上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与天际相连的江面渐渐泛起火红色的光芒。最开始,他们以为是天边的夕阳烧到了江上,许久之后才意识到,是江面上船舸的熊熊烈火燃至天际,与夕阳连为一体,火烧层云。

其实和曹丕打的那场赢不赢,这船都会烧吧。

当然了。这天下大势,哪是靠好斗逞勇能改变的。

啧,孙策咂咂嘴,真没趣。

郭嘉愣了一下,随即也认真的点点头:是挺没趣的。

我年轻的时候,和公瑾一起打下江东才叫痛快。孙策缓缓说道,不知是在说给郭嘉,还是在自言自语,虽然得防着袁公路,每天还得面对一堆敌人,但就是痛快!来了敌人,打就是了,碰到志趣相投的,三杯两杯就能成了朋友。今天输了,明天再打就是了。简单痛快,恩仇随心,哪用管什么乱七八糟的麻烦事。

说到这,他下意识伸手往旁边探了探,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把酒带出来。

怎么就不记得带上一壶呢?他悔道。

所以才说你当不了一方之主啊。这时,郭嘉开口道,治理天下哪是靠着自己的喜好脾气能做得到啊。打仗的时候可以意气相投,生死相赴,等不打仗了,不还是得去建什么复杂的礼仪制度,搞什么刑法律令,喜欢也不敢喜欢,讨厌也不能说讨厌啧,真是越说越没趣了。

火烧的越来越大了,似乎在江的这边也能感受到那炙热的温度。

郭奉孝你这个人啊,又阴险又狡诈,害得江东输的那么惨,还害得公瑾差点没命,要隔平常,我不把你大卸八块就不错了。可我偏偏还不怎么讨厌你,或许是因为现在这个结果,或许也不错。仲谋比我更适合管理江东,只要公瑾的病能好起来,天大地大,和他纵横江湖,不问帝业,只谈侠义,这辈子也足够了。

喂喂,有件事我真的想说很久了!郭嘉忍不住反驳道,别的事我都认了,但你孙伯符的事当年我没提醒你那马有问题?明知道有问题还去找死的人是谁?我好不容易良心大发一会结果你不领情,能怪我了?

听郭嘉那件时,孙策脸上一僵:哈哈,那不是嘛,就是,都过去了对吧。

郭嘉冷哼一声,不予作答。

这要是在帐里,喝杯酒就足够掩饰孙策此时的尴尬了,可偏偏这江边什么都有,就是没有酒。又一次后悔自己刚才为什么不捎壶酒出来,孙策在身上找了半天,终于不知从哪摸出两个杯子来。

有酒了?郭嘉其实从刚才起也觉得少点什么,想了半天,美酒配清风,少的正是酒了。

有杯子。

有杯无酒,还不如没有。

孙策也觉得棘手,可这凭空的又不可能变出壶酒出来。他看着被火光染红的江面,突然灵光一现,左手右手一手拿一个杯子,各呈了杯江水。

天酿地藏,这算是眼下最好的酒了吧。

对于孙策这奇思妙想,郭嘉盯着孙策手中的杯子呆呆的看了几秒,这才反应过来,边抱怨着边起身接过杯子。然而,许是醉意尚存的缘故,他还真从这方寸间闻到了醇香之气,当即也不再心有嫌弃。

不过,喝你这天下最好的酒,总得有点缘由吧。

嗯孙策歪头想了片刻,突然道,不如祝天下再无英雄。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郭嘉反问道。见孙策点头,不由大笑,与人对着大江,高举酒杯,好!就愿此天下,再无英雄!

渐渐转急的风染着江上的暖意,呼啸地吹起郭嘉和孙策散乱的发丝与衣衫,又将两人带着醉意的笑声送出好远。不知何时,江上渐渐笼起了一层白雾,隔着雾看过去,对岸的火光似乎也显得温柔了许多。不似烈火,更似初升的旭日。

两个杯子一前一后被扔入江中。江上溅起两个不大不小的水花,但很快就被抚平。

只余滚滚江水,东流而逝,不舍昼夜。

这天下,该太平了。

第149章 第149章

建安十六年三月,江东孙权罢兵称臣,卑辞奉章,上请罪书及扬、交二州印绶。上感其诚意,又惜其父孙坚乃汉室忠臣,有讨董勤王之功,固不忍加责,交还二州印绶,封孙权为吴侯,领二州州牧,督兵粮诸事,抚怀边民,昭示王恩。封孙权兄孙策为县侯,赐居皇都,携家眷与大军一同归朝。

同月,诏并十四州为九州,复牧复监一职,禄二千石,监察各州,协佐州牧。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上路。这一次,大军行军速度远比往日要慢许多,每逢风雨也会暂缓行程,甚至有时行军半日便会驻营休整。究其缘由,一是因为天下战势基本已定,许都又有荀彧坐镇,大军晚回些日子也无伤大雅,二则是因为军中许多士兵或是染病未愈,或是伤口未愈,所以行军也就慢了下来。天下终于要太平了,这样做,至少能让那些在黑夜中浴血奋战的将士中,少一些人倒在黎明前的最后一刻。

这一日便是如此。三个时辰后,大军停止行军,在原地安营扎寨。将基本的事情吩咐下去后,曹操来到了郭嘉的帐子。

嘉见这附近都是旷野,外面又春光正好,不如嘉与明公今日去打猎如何?

怎么突然想去打猎了?曹操走到郭嘉身后,边问边顺手接替郭嘉梳理头发。比起郭嘉方才的笨拙,曹操就轻车熟路的多,几下就把郭嘉缠在一起的几处发尾疏开,又用布带帮人将青丝高高束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