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截教次徒 > 截教次徒 分节阅读 187

截教次徒 分节阅读 1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答案,但是她还是会忍不住的问,顿了片刻武则天又问身边近侍:“既是太宗御弟,他可会心向李唐”

这问题实在不好回答,要知道为了龙椅,纵是亲生骨肉武则天也下得了手。

不过这近侍倒是机灵,他开口道:“出家人心中只有佛祖,想来并无太多兄弟情谊。”

武则天满意的道:“那便传旨让圣僧进宫,朕要见他一见。”

六耳被人引入宫中,那领头太监极为客气,说起来大雁塔讲法时六耳一字未讲,但是众人却觉得六耳越加高深莫测,六耳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又高了许多。

那些僧人讲法的功劳也全被归于六耳,而且那些僧人还没有半点意见。

“圣僧,前面便是御书房了,陛下一般只在这里接见重要的臣子,可见陛下对圣僧的看重,陛下不希望有人打扰,所以我只能送圣僧到这里了。”那太监对六耳说话时一直半弯着腰,他竟然没有直面六耳的勇气。

在六耳推门进入御书房之前,那太监终于忍不住问道:“圣僧,像我这样残缺的人死后也能入那灵山胜境嘛”

“能的,”六耳答道:“佛前无恶人。”

是的,魔都能成佛,更何况是人,只是六耳没说的是灵山好入,极乐难得,世间哪来极乐。

御书房里,武则天正穿着便装,虽已过了豆蔻芳华的年龄,但是女皇看起来仍十分美艳。

只是女皇却面有愁容,等六耳进来后女皇笑道:“圣僧请坐,本来早就该面见圣僧,只是国事繁忙,朕今日才得了空闲,还望圣僧赎罪。”

六耳行礼道:“见过陛下,陛下为一国之主,为国事操劳实是天下臣民之福,贫僧不过是一化外之人,能得陛下接见已经是莫大的福分。”

武则天脸上露出了笑容,她以女子之身登基,世间不知有多少男儿不服,如今六耳见了他不仅主动行礼,说话也十分客气,一点也看不出来六耳是名动天下的圣僧。

武则天这时的语气亲近了些,武则天开口问道:“万里西行路,走起来想必十分不易,我今日也有闲暇,圣僧不妨与我说道说道。”

武则天已经不再称朕了,六耳笑道:“陛下既然有心,我自当为陛下讲解一二。”

六耳开口,娓娓道来,不过武则天看似听得认真,她似乎身临其境,脸上表情也时而紧张,时而担忧,但是却瞒不过六耳,六耳知道武则天不过是在配合六耳讲故事罢了,所谓的西行,她一点也不关心。

讲了一会六耳也低头喝茶,这时武则天才道:“只是可惜太宗未能亲眼看见圣僧归来,太宗临终前还恋恋不忘圣僧,可叹岁月无情,人力难救。”

武则天眼角有泪,似是对李世民的逝世感到无比悲伤。

六耳笑道:“生死有命,这是太宗的宿命,太宗不在,但是陛下仍在,一路行来,国富民安,陛下实乃千古明君,太宗在地下势必也会感到欣慰。”

李世民要真的泉下有知,怕是会恨不得爬起来砍了武则天,但六耳和唐太宗又没什么交情,如今是武则天为君,六耳自愿意顺着武则天说话。

武则天大笑道:“圣僧果是个妙人,只是我最近听闻一件奇事,一位农夫家里的母鸡每天早起打鸣,实在是奇哉怪哉,有人说这是牝鸡司晨,不知道圣僧如何看这件事”

“天下只有那一只母鸡打鸣”六耳问道。

“只有那一只。”武则天看着六耳道。

六耳不容置疑的道:“那么说明那只母鸡前世一定是天下群鸡的领袖,哪怕转世之后也不忘前世之责,这母鸡实在是贵不可言。”

武则天笑道:“此言当真”

“千真万确”六耳道。

“圣僧实在是有德高僧,可愿做我大周国师”武则天问道。

六耳点头:“固所愿而,不敢辞也”

第367章 全力相助

“师父被封为国师,师父在这长安也算安定下来了。”一茶楼上孙悟空如是道。

猪八戒和沙僧都点了点头,这时孙悟空犹豫了下问道:“你们有没觉得女儿国后师父其实有些变化。”

“你我不也变了很多,”猪八戒笑道:“我们只需记住他是我们的师父便是了。”

“师弟说的在理,”孙悟空点了点头道:“我总得回花果山去看看,你们以后有事也可以去花果山寻我,另外八戒你可是打算回天庭”

猪八戒叹道:“天河水军已经有了新的元帅,再说我既受佛门册封,天宫哪还有我的位置。”

“那不如和我回花果山如何”孙悟空问道。

猪八戒摇头:“我也有一些事要去处理,比如去见某个人。”

“那沙师弟你有何打算”孙悟空又问道。

沙僧笑道:“我倒是要去天宫转转,琉璃盏已经补齐,我前罪已赎,当再见陛下和娘娘。”

沙僧还想再归天庭,猪八戒本想劝说两句,但最终猪八戒还是没有开口,毕竟这是沙僧多年的执念。

最后见众人把目光投向自己,李渔笑道:“我就先留在长安。”

“好,”孙悟空这个大师兄举杯道:“那就以茶代酒,从此山高水长,天涯再会。”

“天涯再会。”众人一饮而尽,虽是淡茶却似也有别样滋味。

“师父,三位师兄都离开了。”李渔轻声道。

六耳点了点头,六耳看着李渔:“你为何不走”

“截教便是我的家,能跟着师父是我的福缘,只是为何师父不留下那几位师兄,跟着师父其实有助于修炼,他们未来的路也许能走得更顺畅些。”李渔问道。

六耳笑道:“舍不得他们了按我本意我愿他们从此再不归来,但既入了佛门,他们哪里还能回到过去,等着吧,要不了多久你们还会再聚的。”

自从被封为国师后,六耳的地位越发崇高,世间信佛的也多了不少。

六耳在大雁塔上暂歇,大雁塔便成了佛道圣地,每日朝圣拜佛者络绎不绝。

众生却似乎从未想过六耳并未真的开口讲过经,六耳也未曾说过什么佛法真理。

但是众生却似乎遗忘了这点,他们只知道唐僧是佛,既然是佛,拜了总是无错。

而且万里西行,人、妖、兽、仙皆得造化,一介凡人也能成佛,这似乎为芸芸众生指明了方向,似乎只要心诚便可成佛。

这看起来比起信道要容易不少,于是佛教日渐兴盛。

这一日六耳正在塔中静坐,一僧人前来行礼道:“圣僧,陛下有请。”

六耳点了点头,随后走出大雁塔,塔外早已有马车在候着,还是上次那个太监带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