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截教次徒 > 截教次徒 分节阅读 124

截教次徒 分节阅读 1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亿万人族闻言皆伸出右手,陛下你曾治水救我人族出危难,如今陛下相招,我人族自当尽力。

亿万人族齐齐举手

于是大禹手中也出现一火,此火乃人族信念汇聚,这是人道文明之火。

此火没有毁灭霸道的气息,这火甚至不太耀眼,但是此火一出便温暖了天地乾坤。

一点文明,便可照亮亘古黑暗

亿万人族,走过黑暗,走过蒙昧。

如今人族遍布洪荒,人族也将文明的火种撒遍整个洪荒。

亿万人族举手,点点火光汇聚。

这便是人道的力量

徐思远以掌为炉,徐思远手掌微微张开,这人道文明之火被大禹投入徐思远的手中。

这时两种灵材已经融合了一半了,毕竟混沌之中并无时间空间的说法,任你是变数还是命数都能在混沌中和谐共存。

而徐思远能够一边炼器一边和大禹说话,可见炼制了诛仙阵后徐思远炼器的手法强了不少,徐思远的神识也更强了。

那罗睺魔念是祸,但是徐思远在抵御罗喉魔念的过程中也锻炼了神识。

祸福相依,便如人族失去了轩辕剑,但却又将会有新的宝物来镇压人族气运。

黄帝轩辕分天下为九州,如今黄帝后裔大禹助徐思远炼九鼎以镇九州。

九鼎应九州,以镇天下,以佑华夏。

等大禹手中的火焰被投入徐思远手中后那九鼎便渐渐成型。

命运变数在九鼎之上碰撞汇聚,然后又慢慢交融在一起。

徐思远静静的看着,命数变数此刻似乎也不再是那么的神秘。

“还请陛下准备张敕封的旨意,人族圣器总得要有你这人间帝王的背书。”数年之后徐思远提醒大禹道。

大禹开口道:“一般的笔墨如何能够配得上这宝物,用我大禹的血如何”

“可以”大禹愿意用自己的血做墨,徐思远自也不会拒绝。

以帝王之血,书帝王之旨

大禹帝旨落入九鼎之上,顿时有无量灵气汇聚而来,于是那九鼎便彻底成型。

瞬间洪荒风云俱动,八方鬼神皆惊,一鼎便可以镇压一州,九鼎合一,可镇天下

从此天上有四圣兽调理天地气机,地上有九鼎镇压人族气运,人族根基已固

徐思远摊手,九鼎落入大地之上,世间万物,唯命数最重,九鼎之上有命数的存在,要不是徐思远看着,这九鼎便会缓缓沉入大地之中。

徐思远伸手,那九鼎便停止大禹的身前。

洪荒大神通者的目光都放在那九鼎之上,也无人察觉徐思远手中还握有一缕神秘的气息:那正是那命数的影子。

这丝气息随即消失不见,因此最终世上无人知晓徐思远曾经抓住了命运的尾巴。

唯有徐思远自己知道,他对于命数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伏羲送给徐思远的八卦出现在徐思远手中。

命数变数不再是那么的神秘,也许有一日他徐思远也能算尽天下。

推荐一本美女作者写的青山横北故北故人归,披着仙侠外衣的重生文,1v1,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240章 时日曷丧

九鼎古朴庄严,每一只大鼎都百丈高下,每一只大鼎都重逾山岳。

九鼎高耸,不过九鼎之上仍是一片空白。

徐思远看向大禹,这是人族的宝鼎,上面的留白自当由人族帝王决定。

毕竟九鼎一成,便可以鼎为记,以传后世

大禹想了下道:“总该记得盘古大神开天地,总该记得女娲娘娘造人族。”

徐思远点头,于是九鼎之上出现两画,画中有一巨人持斧劈混沌,又有一女子捏土为人,女子身前有数十万男女。

大禹又道:“总该记得我人族先祖筚路蓝缕,开我人族万代基业,也总该记得我人族先贤,仓颉先祖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右”

“也总该记得道长你救我人族于危难之中,该记得道长你的传道授业之恩。”

徐思远笑着摇头表示不急,大禹继续道:“那总该记得天皇立国,地皇尝百草,人皇战涿鹿”

于是大鼎上便多了一幅幅场景,以时间为轴,再现人族过往。

看那九鼎便可见有先祖走下不周山,又有文字写下人族春秋,有火光照亮洪荒的无边黑暗

到了最后九鼎上画的便是大禹开山掘河,治那人族水患的情景。

至此人族值得记载的人和事尽在九鼎之上,不过九鼎之上又出现一画,这画中有山川河流,也有田亩村舍。

山川河流非是虚构,九鼎应九州,九州风物皆在九鼎之上。

从此一鼎便代表一州,九鼎便象征着天下

霸下这时也来到大禹身前,霸下对大禹道:“陛下,我等守护人族多年,九鼎之上可能有我九子的身影”

大禹笑道:“自然当有。”

于是九鼎之上便有龙翔于空,祖龙九子,皆鼎上留名。

鼎上有名便可名传万古,但霸下脸上并无喜悦。

九鼎高耸,鼎上仍有空白。

大禹这时真心道:“还请道长为自己作画吧。”

徐思远仍然拒绝。

辛苦无数年,但最后说不定仍只是洪荒一过客。

何需留名,该记得他的总该记得。

徐思远又看向那九鼎,九鼎太重,九鼎又有下沉的趋势。

而且九鼎受大禹帝旨,大禹还勉强可以操纵九鼎,但后世人族帝王怕是再难动用九鼎。

徐思远想了想后取九鼎之气机,于是九鼎旁边又出现了九个只有丈余高的九鼎。

小的九鼎可放在人族都城之中,大的九鼎却当散于九州,以镇天下。

霸下这时对大禹道:“陛下,祖龙九子,正好对应九鼎,还请陛下准我九子将九鼎驮入九州。”

除了龙子,还真难找出可以驮动这九鼎的,霸下主动开口,大禹自不会拒绝。

霸下招来其他八子,见九鼎之上有自己的身影,这八子都是大喜。

霸下主动驮起一鼎,其他八子便也各自背起一鼎。

其他八子前往八方,估摸着八子已经到达其他八洲后霸下对徐思远道:“还请小友助我。”

徐思远这时已经有些明白霸下要做什么了,徐思远道:“前辈不怕以后兄弟反目”

霸下略有些犹豫,不过最终霸下还是道:“若他们将来大道可期,便是怨我恨我,我霸下也不后悔。”

霸下再拜道:“还请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