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2)
宫九挡下了李安然:别急着红眼。
宫九看向那男子,道:我可以告诉你,我与这位墨道长是来松溪办案的。现下松溪出现了许多无故失智的人,而我们跟着这位东方神医一路而来,就找到了你们的草庐。
那男子眼睛瞪了过来:你什么意思?!
他还没来得及把眼睛瞪全乎了,脖子上就是一凉。
一把狭长的剑已经横在了他的脖子上。
意思就是宫九慢条斯理地说,你可以选择放尊重一点,乖乖配合我们办案。我们问什么,你就说什么,其他的,一个字也别给我放。不然你可以看看,是你嘴里的屁放的快,还是我的剑快。
李安然通体舒泰,背过手来,对着墨麒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弟媳儿好啊!
好!
墨麒莫名其妙:?
·
·
所以,你是黄老将军带在身边的仆役?呃,小厮?杨过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小厮点头:对,我叫黄芎。
凶?对,是挺凶的,举了拳头就想打我们。杨过摸摸下巴。
黄芎气得差点翻白眼,可又真的不敢再说什么不敬的话:是川芎的芎!不是那个凶恶的凶!
李安然呵了一声:你也知道你凶恶啊。
黄芎一口脏话就要骂出来,又被他理智地憋住,脸都憋红了。
快说,黄老将军到底是怎么回事,你方才所说的那群白眼狼,又是怎么回事?宫九轻轻用指尖叩了一下木桌。
黄芎不甘不愿地道:黄老将军这是年纪大了,开始糊涂了。
我说的白眼狼,就是黄家的那群混账!
呃黄家那群混账?杨过又疑惑地重复了一下。
黄芪平复了一下情绪,带着点恨恨地道:就是黄老将军的儿子媳妇!
黄老将军一生戎马,为大宋镇守江山,给黄家光宗耀祖,可是,战场是很残酷的
六年前,黄老将军上奏折,想要告老还乡,并不是因为他不想再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了,而是因为他不能再上战场了。
战场上的旧伤,再加上他的年岁六年前,黄老将军开始产生幻觉。哪怕不在战场上,而是在军营之中,在休息的时候,他也会恍惚间听见号角的声音,听见战士们嘶吼的声音,听见枪矛撞击的声音。
开始只是声音,后来就是画面,黄老将军产生幻觉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他选择递上奏折,告老还乡了。
回到松溪镇的时候,本来黄老将军是很高兴的。因为他在战场上的时候,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完完整整地回到家中,重想天伦之乐。
但他想错了。他不是完完整整地回到家中的,他还带了一样从战场上得回的东西,幻觉。
最开始的时候,黄老将军犯病,家里人还只是担心。但是随着他犯病的频率越来越高,砸坏的、打坏的东西越来越多,家里人开始恐惧他,排斥他。一年之后,黄老将军不再有幻觉了,但这并不是好转的征兆
他开始出现了老人常会犯的病,遗忘,痴傻,一遍又一遍地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同样的话甚至流口水,失禁。
黄家人本来就因为先前黄老将军的幻觉而排斥他了,黄老将军糊涂以后,他们就更加嫌弃他,逼着黄老将军离开了黄府。
黄芎看着黄老将军道:我我一直服侍黄老将军,被黄老将军当做半子一般教导。黄老将军现在痴了,他离不开我的,我不能就这么让他一个人承担英雄迟暮的痛苦。
我和老将军一块儿搬出了黄府,住到了这里。一年前,东方神医来松溪镇坐诊,我听闻这件事,立即就去找了东方神医,这一治,就是一年直到半月前,东方神医突然不告而别,我就一直没有再见过他。
直到今天。
第65章 四龄童案03
黄芎的话, 让众人的心中都不禁产生了一种戚戚然的感觉, 这一种看见了英雄末路,每个重情义的人心中都会升起的悲戚之感。
只有宫九, 铁石心肠。他平生的辞藻里大概就没有同情这么一个词,依旧冷声问道:松溪镇中失智之人的事情,你知道什么?
黄芎愤恨地瞪了毫不动容的宫九一眼,却因还横在脖子上的利刃,不敢骂他冷酷无情、没心没肺。迫于生命的威胁,黄芎只能极不甘愿地继续答道:那些痴傻了的人, 会逐渐丧失自理的能力, 平日里不论是一举一动, 还是说话内容、方式,都形同四龄稚童。甚至还会产生流口水这样情况,但是细查之下,也并非是因为口中溃烂或是其他原因。
照理来说, 四岁的孩子不应该流口水了啊。李安然思忖, 先前阿杏曾为一个四岁的小子治过病,那小子可没有流过口水。
小龙女道:可能是因中毒, 流口水也是中毒后的症象之一。
杨过立即点头:姑姑说的对。能这么大范围的让那么多人都产生同样的情况,要么是疫病,要么就是中毒。疫病肯定不对, 那中毒就是最可能的答案了。
墨麒看向欲言又止的黄芎:你想说什么?
黄芎捏了捏手指, 而后道:其实应该不是中毒。
那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不是中毒?杨过狐疑地看着黄芎。
黄芎迟疑了一下:我说出来, 你们或许不信。我觉得, 他们可能是被天姥吃了脑子了。
小龙女轻轻拉了下杨过的袖子:天母是什么东西?
不是天母,是天姥。李安然皱着眉头解释,前朝曾有诗云,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天姥,其实是一座山的名字。
山?山怎么会吃人的脑子?小龙女歪了下头。
黄芎连连摇头:不是山,不是山,我说的天姥,是一座庙!天姥庙!这庙,供奉的是天姥。
宫九和墨麒的脑海里,不由得同时划过了这样一句话: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