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2 / 2)
可是卫朔有些迟疑了,一旦三王子借兵成功,大渊朝便会全力帮他攻打南王,他想在那时帮他,与他并肩作战。可是晏莳这里他又放心不下,尤其是知道他有了身孕以后,便更是担心。
舅舅。晏莳微笑道,我已经长大了,在这皇城之中我也不再像以前那般只有自己。我有爱我的明庭,为我出谋划策的清月,还有你特意培养出来保护我的桑瑜。更何况,现在朝中已有一半是我的人,在这里我会好好的。可是三王子殿下却不同,他只有一个你了。
卫朔慎重思考之后,还是同意回南疆。他与他纠缠了十七年,明明心中最是在意,可却将这满腔爱意瞒藏在心中,不敢说也不能说。
卫朔随着外国使节一道走了,晏莳因为要上早朝,没有去送他,是花凌代他去的。
这天早朝上,群臣便商议了花谦承一事。最后,崇谨帝命穆王彻查此案。
下了早朝之后,晏莳没去大理寺而是先回了王府,将此事说与花凌听了。早在他与三王子定下计策之后,他便告知花凌了。花凌自然也知道,他外祖父现在就被关在乌蛮国里。
花凌听后倒没什么太大的反应,只说了句理应如此。
晏莳叹了口气,将他轻轻搂在怀里。虽说花谦承对他没什么父子之情,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他爹,若他出了事情,小王妃想必会很难过。
花凌已经高出他半个头了,不再像以前那般说搂在怀中就搂在怀中,现在花凌微微曲着腿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的样子还有些滑稽。
如果心里难过就说出来。晏莳轻轻地摩挲着他的背。
花凌让晏莳坐下,他将晏莳搂抱在怀里,只觉得胸膛满满登登的,他怎么会难过呢?花谦承,要不是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他早死了。
花凌享受了一会儿软玉温香,就有大理寺的人来找晏莳,只得恋恋不舍地让晏莳走了。
晏莳回来的倒挺早,天还没黑呢就回来了。花凌忙迎上去问这问那:哥哥,今天感觉怎么样?身体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
已经三个多月了,晏莳紧致的小腹慢慢变得柔软,晚上脱下衣服后隐隐可以看出肚子那里鼓出来一小块。
晏莳揉揉眉心,表情异常地严肃:明庭,
我有事要对你说。
哥哥你说吧。花凌让椅子上垫了个垫让他坐下。
晏莳张张嘴,没有说出什么话来。话就在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出口,花凌也不急,就眨着好看的大眼睛看着他。
晏莳深吸了一口气后终于道:明庭,你可知你娘是怎么死的?
我娘是病死的啊。花凌不知道晏莳为什么要这么问,歪着脑袋瓜看着他,可又突然变得聪明起来,哥哥,你难道想说我娘不是病死的?
晏莳这会儿倒是希望花凌不要这么聪明:你娘确实不是病死的,她是被人毒害致死。这是今日十方门门主告诉他的,不仅如此,还给了他几样铁证如山的证据。
花凌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脸色当即半丝血色也无,下嘴唇抖了半天,方找回自己想要说的话:哥哥莫与我开玩笑,我娘,我娘就是病死的。说到后来似乎连自己都不信了。
晏莳心疼地把他的双手拽紧在手心中,目光柔得不能再柔,仿佛要从里面溢出水来:明庭,又是谁告诉你你娘是病死的呢?
是我爹,我娘死的时候我还很小,我我我爹花凌说到这里就有些语无伦次的,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哥哥,哥哥的意思是说我爹是骗我的?我爹说我娘是病死的,哥哥说我娘是被人下了毒的。可是可是这这太乱了让我好好捋一捋好好捋一捋
晏莳的眼中盛得满满都是担忧,他就知道,若是他将此事告诉给小王妃,小王妃就会是这样,可是他又不得不将实情说出来,毕竟那是他的亲生母亲,他有权知道真相。
过了能有半盏茶的功夫,花凌低着的头抬了起来,再看脸上已是泪流满面:难道说,我娘是被我爹下毒害死的?
晏莳走到花凌面前,用双手捧起他的脸,轻轻地亲吻着他脸上的泪痕:你还有我,你还有我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所有的语言在这一刻都显得有些无助,他只能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句话。
花凌早就知道他娘究竟是怎么死的,他也不想在晏莳面前哭得这么丢人,可晏莳现在这么一说出来,这满腹的伤痛竟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全都涌了出来,滔滔不绝,避无可避。
这一哭,便恨不得将这些年所受的所有委屈,所有苦难,所有伤痛狠狠发泄出来。花凌将手环在晏莳的腰上,把他抱在怀里。还好有这个人,还好他得到了这个人。
这一天,花凌哭了许久,似乎把这一生的泪都哭完了。哭过之后,只觉得堆在心中多年的郁结一扫而空,接下来,他便要血债血偿了。
晏莳唤来下人打来一盆温水,洗过手巾后,他亲自为花凌擦拭着眼睛和脸。又担心他明早眼睛会肿,又命下人到曲流觞那里取了些药,他又亲自细细地为花凌涂抹上。
花凌的眼睛红红的,哭完了也有些不好意思:我都是要当爹的人了,还哭鼻子,真是让人笑话。
晏莳的指腹轻轻地揉着他的眼周围:谁说当爹了就不能哭了,伤心了自然要哭出来,免得憋坏了身体。
花凌听着这话心里十分熨帖,情不自禁地抱了抱晏莳的腰,又在他脸上飞快地啄了一口:还好有哥哥在。
晏莳也回抱住他:也还好有你在。是你让我品尝到爱情的滋味,有了幸福的感觉,也是你让我冰冷孤寂的心有了温度。
第九十一章
花谦承是昭王的左膀右臂, 这是整个朝堂之上人尽皆知的事。他私通乌蛮国的罪名一旦落实,那便是株九族的重罪。穆王好不容易找到这么个机会, 自然不肯放过, 只想着借着这股东风,把昭王也拉下马。而且花谦承是晏莳的老丈人,若是能再将晏莳牵扯进来,这可是再好不过的了。
穆王先带人将康乐国公给抄了,将康乐国公府的老老少少都关进了刑部大牢。而后又命人将在禅林庵的杨氏和花璐瑶带了回来, 杨氏和花璐瑶以为是朝廷免了她们在这里的刑罚,刚开始很高兴,可一进到皇城就被关到了刑部大牢。
但是花谦承也不是傻的,之前与南王来往的信件早就看完烧毁了。因此,穆王倒是半点儿没查出来花谦承再与南王相互勾结的证据。但也不妨碍他找出花谦承的其他证据,花谦承身居重位多年,不仅是昭王的左膀右臂,又是崇谨帝面前的红人。这样的人,一旦有了贪念, 又怎会清清白白的呢?
穆王便将他这些罪证一一查实,足有数十条之多。可这些罪行都说大不大, 说小不大,都是些贪污了这个的银子,仗着身份做了些欺男霸女的事,里面没有人命案。这样的罪行,依崇谨帝对他的宠爱程度不一定会要他的命, 就算要了他的命,也最多是砍了他一个人的脑袋。但穆王所要的却是整个国公府,甚至是花家九族的脑袋。
这日早朝之上,穆王禀告崇谨帝道:启禀父皇,儿臣奉命查康乐国公叛国一事已有成绩,可是他故意把花谦承说成叛国,为的就是先入为主的观念,让崇谨帝也认为花谦承确实是叛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