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1 / 2)
崇谨帝像刀子一样的眼睛看向花谦承,花谦承吓得摊到了地,只听崇谨帝又问:而后可有人再出城?
有,魏和道,是睿瑛王爷的人,他也说是有要事要办,不过那人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康乐国公的人却始终没回来。
看守皇城各个城门的都是穆王的人,魏和自然也是,因此,他说的话崇谨帝还是很信的。
崇谨帝又看向晏莳问道:景初,你昨晚派人出去干什么去了?
晏莳答道:回父皇的话,昨天夜里三王子殿下突然来找我,将差点儿中毒一事说了。三王子殿下在乌蛮国时便查到咱们朝中有人与南王相互勾结,但却不知是谁。昨晚他发现饭菜中有毒后,子夜时便来找儿臣,说他已经扮做假死的样子欺瞒过了旁人,想必与南王勾结的人定会按捺不住想要到乌蛮国报信,只要儿臣派人到城门口处看守,定能将那人擒获。不过,我派去的人晚了一步,那人已经出了城。出城之后,我的人才将他截住,这信就是这样来的。
送信之人现在何处?崇谨帝问道。
晏莳道:儿臣无能,那人武功高强,逃掉了。
晏莳这话也是半真半假,三王子假死一事确实是他二人商量好的,但实际情况与他们所说的有所出入。
那日在酒楼
三王子摇摇手里的酒杯,脸上竟浮现出一丝笑意:若我身死的消息传回国内,你可知我王叔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什么吗?
晏莳道:可是起兵攻打我朝?南王对大渊的土地垂涎已久,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不,三王子摇摇头,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他会先杀了我父王。
晏莳一皱眉:这是为何?
因为他等不及做国主了啊。三王子将脸转到窗外,看着熙熙攘攘地街市,我最是了解他,他心里比谁都急着当
国主,可却偏要做出一副甘为人下的虚伪样子。这些年,我父王对他言听计从,身体也已日薄西山,他早就想取而代之。可一旦我父王亡后,这王位该是我的,我不死,他怎么会让我父王死呢?我若死了,就只剩下几个还不满十岁的幼弟。如果我父王也马上死了,他就会让人假惺惺的劝他做国主,理由就是我那几个弟弟年纪太小,不足以担当重任。然后他会假意地推辞一番后,如愿以偿地登上那国主之位。哦,对了,他肯定还会说,他是暂代国主之位的,等我哪个弟弟长大了,会把位置还回去的。
你是不是觉得我心狠?三王子又把脸转了过来看向晏莳。
晏莳摇摇头:乌蛮国主,为君昏聩无能,愧对百姓;为夫贪淫好色,愧对发妻;为父不慈不仁,愧对儿女。
三王子重重地叹了口气:小莳啊,我这么叫你你不介意吧,咱们两个还真挺像的呢。
晏莳笑了笑:那三王子可是要假死?让他们将消息带回到乌蛮国?
正有此意,三王子道,而后我会向大渊借兵清君侧,平奸臣,到时还需要你的帮助啊。
晏莳拱手道:乐意至极。
于公于私,晏莳都不会拒绝。南王野心勃勃,他没当上国主之前便已对大渊虎视眈眈,总是起兵骚扰大渊,若是他当了国主,只怕两国永无宁静。而三王子却不同,三王子厌恶战争,若他是国主,两国自会修好,不再有战乱发生。
二人商量已定,三王子便按照计划假死,为防止他装死露馅,晏莳特意从曲流觞那里要来了一枚假死药,等事后吃过解药便好。
三王子假死之后,果然有乌蛮国的人前来查探,确定他已死的消息,便将消息转给了花谦承。像三王子方才说的,他在子夜时偷偷前往睿瑛王府找晏莳帮忙,这根本是没有的事。按照计划,晏莳早已命人守在城门口,只等着花谦承的人出去了,他的人再跟出城门做做样子再回来。
花谦承的人他们根本就没动,还指望着他到乌蛮国给南王送信呢。等他给南王送完了信,任务便已经完成,回来的路上,自会有晏莳的人将他杀了。
至于方才的信,那是桑瑜到花谦承那里将他写信的内容誊下来交给晏莳,晏莳又让江清月伪造的。
花谦承只知道那信的内容确实和他写给南王的信一模一样,但他不知那信并不是他写的,一来江清月伪造他人笔迹实在高明,真假难辨,二来他做贼心虚,根本不敢细看。
崇谨帝听完晏莳的话脸面已经沉了下来:康乐国公,你还有何话说?
臣臣陛下,那信不是臣写的。花谦承以头抢地,臣怎会与南王勾结,杀害三王子!陛下,臣是冤枉的,臣是冤枉的啊!
三王子冷笑一声:你我无冤无仇,在此之前又素不相识,难不成这事是我在陷害你了?况且,我亦是堂堂一国王子,怎会做出此等龌龊之事!
花谦承的目光又往晏莳的方向看去,三王子自然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又赶在他开口之前道:国公大人,你看睿瑛王做什么?难不成以为是我也王爷相互勾搭成奸,陷害于你?
花谦承确实是这样想的,但让三王子揭露出来,面色的表情微微一变。
可真是笑话,我与王爷此前并不认识,又岂会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达成共识,来陷害于你?你是不是以为王爷负责鸿鹄寺的事情,让我们有了狼狈为奸的机会?是不是以为昨夜我为何偏偏只求救于王爷一人?三王子嘴角噙出一抹笑,我初来贵宝地人生地不熟,与王爷也是点头之交。昨日差点儿遇害,王爷被皇帝陛下派来掌管鸿鹄寺,你说我出了事不找他,难道要找你吗?
三王子又接着道:国公大人,您可真是小人之心。我听闻王爷可是您的儿婿,你们是这样的关系,他岂会害你?还是国公大人早有害王爷之心,因此才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三王子前面的话说的不打紧,可这最后一句却着实害。将花谦承与晏莳之间的关系摆在了台面上,这样一来,花谦承更是罪无可恕。
穆王突然走出来道:父皇,此事扑朔迷离,一时难以决断。今日可是您的寿诞之喜,有什么事不如等过了今日再说。
崇谨帝对穆王这些话十分欣慰,现在朝上可还有他国使节,他不想让别国看了笑话,便借了这个坡下了:穆王所言有理,先将康乐国公押到刑部,此案等明日再审,不知三王子意下如何?三王子再怎么说是在大渊朝境内遇的险,他理应场面性的问问。
三王子倒是没问题:一切听从皇帝陛下的安排。
接下来便是给崇谨帝过寿宴,重头戏主要是在晚上,吃吃喝喝再看看节目之类的。
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外国使节便来辞行,因三王子的案子未了,因此他和他带来的人都不能走。
就算是能走,他也不能走,他还要拖到南王成为国主向大渊发兵的时候呢。
这天早上,晏莳找到卫朔,对他道:舅舅,你回南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