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学大师在八零年代 > 第209节

第209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如果权哥也对你有意思,一定会穿上这件坎肩的。如果他没穿的话……”

苏秀秀还没说完,就被寇小白打断了。“权哥一定会穿的,他从来都不会让我失望。”

苏秀秀挑着眼角说道:“既然这么有把握,你倒是送出去呀?”

“这……”

寇小白虽然还是觉得有些尴尬,这毛坎肩也送不出手。可是在苏秀秀的激励下,她还是把这件毛衣包好了以后拿给权哥了。

那天,权哥刚好又在给杂货铺送货,随手就把小白递给的包放在箱子里了。

等到了下个店之后,他才发现那个包落在刚刚那箱子里了。于是,又翻身回去找那个包。

结果到了店门口,就发现几个小子手欠,已经把包给打开了,里面是一件松垮垮的坎肩。

其中一个小子嘴特别欠,挑起毛衣就说道:“这是什么玩意?抹布吧?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用毛衣当抹布。”

另一个小子就说,“这哪里是抹布,分明就是织了一半的毛衣。只是不知道两只袖子哪去了?”

还有一个小子,笑嘻嘻地说道:“这是可以用来当脖套吧?”

几个人轮流传递着寇小白织的毛坎肩,玩闹着嘲笑着。

正在里屋统计数字的寇小白,看着自己这件毛坎肩,就被权哥随手丢开了。一时间,脸色都变得刷白刷白的,也不知道她是气得,还是急的。

苏秀秀连忙就安慰她,“小白,没准权哥不知道呢?没准刚才他就是忘了拿了。”

小白却哭丧着脸说:“权哥大概真的不喜欢我,这半年来,一直都是我的一厢情愿。”

就在两人在里屋说话的时候,赵权突然推开门走了进来。

一看那几个小子,在扔那件毛衣似的东西闹着玩呢,赵权的脸色立马就沉了下来,他冲着那几个小子就吼了一声。

“给我。”

那帮小子本来就很怕权哥,也就不敢继续胡闹了,赶紧就把毛坎肩递到了权哥手里。又连忙对他解释道:“权哥,我们真的不知道这是您的东西。要知道是您的,咱们也不敢打开,拿出来玩。”

权哥冷哼了一声,也没理他们,拿起那件刚刚还被他们嫌弃的毛坎肩,就大步地走出去了。

小白在里屋刚好看见了全过程,她眼泪都没擦干,就又活了过来。她连忙拉着对苏秀秀的手,说道:“权哥,果然不是故意扔我毛衣的吧?我就说,他肯定舍不得这么对待我。”

“嗯,大概吧。”苏秀秀心里却忍不住哀嚎。

寇小白这恋爱谈得就像过山车,实在是惊险又刺激,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不过,苏秀秀早就注意到,权哥脸上的桃花也已经开了。看来他对小白也并不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只是不知道,他要跟小白别扭到什么时候了?

就在苏秀秀胡乱猜测的时候,转过天来,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权哥那件羊毛衫外面,又穿了一件松松垮垮的毛坎肩。

在羊毛衫的衬托下,毛坎肩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寇小白却被感动得不行,她连忙拉着苏秀秀的手,又说道:“看吧,我就说他肯定是喜欢上我了。”

苏秀秀抽着嘴角点头道。“嗯,还真有可能。”穿上这件毛坎肩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又听寇小白继续说道:“只是他实在有点太害羞了,一时间不好意思跟我说罢了。没关系,我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子,一定会等着权哥准备好了,亲自跟我说的。”

“……”

第149章

1988年的春节,由于忙碌了一整年,赚的钱也不少。容五爷和孟洪明也就没再去庙会上,摆摊卖炒面。

容五爷干脆就带着五奶奶和秀秀一起跟着孟洪明他们,去乡下过年了。

在此之前,五奶奶已经很久没有出去玩儿过了,这次也就权当是家庭旅游了。

商量好之后,孟洪明提前一个月,就跟邻居打好了招呼。托他们把老家的房子都提前收拾好了。还准备了一些食材预备着。

回到老家之后,第一天草草吃了晚饭,第二天,孟洪明就做了一只烤全羊,还做了一桌子杀猪菜。

大家吃得十分尽兴,总算找到过年的感觉了。

孟家和寇家其实在村里也没有什么其他亲戚了,倒是还有邻居和朋友需要拜会。

来往的那些人就忍不住问孟洪明。“你们两口子进城之后,是不是发财了?不然怎么一年都没回家了?”

孟洪明向来低调,就对大家说道:“我们两口子就是亲戚帮忙呢,说白了也就是打工的。发财倒是谈不上。只是我在那边当厨子,灶台上根本就离不开人。这不是一年到头,才能有个休息么?”

其他人虽然嘴里说着,实在太辛苦了。可他们还是觉得孟大厨是手艺人,就算帮着别人打工,也能赚不少的钱呢。这可比留在乡下,在地里刨食强多了。

一时间,相亲们就觉得孟家条件好,就又惦记起孟庭松来。

孟庭松应该也有二十三四了,也该张罗婚事了。于是,就有人过来问孟洪明,要不要帮他儿子相媳妇?

旁边的人也劝道,“这结婚对象可得选准了,事关孩子一辈子呢。老家的这些小闺女都是你们两口子眼皮底下长起来的,也算是知根知底,她们人品性格你们也都是了解的。”

甚至就连老村长都拉下老脸凑过来,想帮他小孙女问问。

孟洪明干脆就说,“我们家庭松已经订下婚事了。”

乡亲们一听,就忍不住皱着眉问道:“已经定下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庭松不是还在部队里么?”

孟洪明只得跟他们解释道:“是容五爷家的小闺女,两个孩子性情相投,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他们结婚再合适不过了。”

村里人大多还是知道容五爷的,也了解他家里情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