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明朝]科学发展观 > 第16节

第16节(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用早膳的功夫,黄锦又看着皇上的神情,在一旁小心道:“陛下,老奴听说,这杨大人和王大人,大概是今日抵达京城。”

虞璁正咬了口油饼,待咽下以后才欣喜道:“叫他们都不必多礼,人来了直接去乾清宫的暖阁里等着。朕下朝以后去见他们。”

杨慎、王守仁,还有那个不知道如今在哪儿的徐渭,是世中稀缺的通才。

虞璁是读过研究生的人,对这种天才实在是再了解不过。

这世上有文艺青年,能靠老天爷给的文藻挥墨吟诗,但真要他学高数化学,人家估计只有哭的份。

而像他们这样的聪明人,脑子里所有的概念都是通的。

说不清是天赋异禀还是智商高,他们不仅能通晓诗书,在艺术上大有成就,扭头去研究军事策论,同样也能成为领兵打仗的一把好手。

在历史中,杨慎和王守仁都曾打过以一敌百的胜仗,还都留下过流芳百世的文章诗词——真所谓鬼马才华。

这样的人才,如果拜托他们帮忙助力工农业的发展,恐怕也会有无穷的惊喜。

虞璁想到这,连喝粥时脸上都带着笑。

他拿手帕净了净嘴角,扭头问道:“对了,如今这二位,都多大年纪了?”

黄锦对这般从前不甚得宠的官不太熟悉,一时语塞:“老臣……不知道。”

一旁的陆炳候在旁边,突然开口道:“我依稀记得,这王大人如今五十来岁,杨大人估计得四十了。”

黄公公愣了下,对陆炳自称‘我’的这个行为颇有些诧异。

他依稀记得,从前刚入宫时,陆炳与还是少年的皇上,如同亲兄弟般,后来不知怎的就渐渐生疏了。

如今……竟又如此热络起来?

“那王大人年纪有点大了啊。”虞璁没意识到公公奇异的眼神,抬手道:“待那两位抵达之后,先派太医过去诊脉,往后每月都得给他们请平安脉,调养身子的方子都往好里开,清楚没?”

黄公公回过神来,忙不迭的应了一声。

虞璁拾起剥好的鸽子蛋,开始慢条斯理的想些新心思。

这张璁杨慎夏言,一个个都是中年往老年走的路上。

如今国家连大业都谈不上,得等经济发展好之后,才能往军工强国的方向走。

你们这些老头,得为朕多活个几十年啊。

“陆炳,你知道五禽戏么?”

陆炳愣了下,垂眸道:“臣不知。”

皇上咽下最后一颗鸽子蛋,不紧不慢道:“不会就去学,下午之前得学会。”

是时候开启全民运动健身的潮流了。

第16章

皇帝把话扔这就一甩袖子上朝去了,留下陆大人呆在原地,冥思苦想。

他把皇上当自家兄弟和生死之交,哪怕让自己为此掉脑袋都在所不辞。

但是五禽戏是个什么戏?

乾清殿中静悄悄的,所有宫人都不敢交头接耳,只有陆大人踱步的声音。

他思来想去,回了趟锦衣卫的衙门里。

如今的陆总旗依旧是个低品级的小官,可大伙儿现在都心知肚明,这陆大人是新得了皇上的宠眷,成日里都与圣上形影不离,地位未必比三品大官低。

以至于陆炳一回来的时候,大小官吏都一窝蜂的上前攀谈叙旧,生怕伺候的不够周到。

陆炳自然清楚这些人心里都在想什么,仅随意应付了下,便谨慎问道:“诸位可知,这五禽戏是个什么东西?”

人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个年纪较大的拍了拍桌子,爽朗道:“咱都是没读过书的粗人,陆大人要不去问问国子监里的人?”

陆炳想了一刻,点了点头,径自就出了衙门。

“这陆大人是真得宠啊,回衙门了想走就走,压根不担心得罪那几个头头。”一个小吏感慨道:“腰杆挺直了就是不一样。”

“你懂什么,头儿刚才还给陆大人倒水来着。”一旁的大叔一巴掌拍到他脑袋上:“往后陆大人指定混的比谁都好——你可等着瞧吧。”

今儿早朝上的颇快,主要还是归功于皇上宅心仁厚的性子。

他左右手都有银炉暖炭,浑身燥热的慌。

龙椅一架,左右仪仗都来的整整齐齐,全陪着皇上在高殿中看雪听奏议。

可大殿外的几百个臣子,全都被晾在寒风呼啸的广场上,小雪还慢悠悠的飘扬,时不时的落进哪个倒霉蛋的脖子里。

这种会议效率也太低了些。

如果再寒冷些,大臣们估计能一批批的冻出毛病来——回头还剩谁替自己干活出力?

虞璁有意快点结束朝议,便跟黄锦低声交代了两句,黄锦是个何等精明的人,回头就催鸿胪寺唱班的小吏加快速度。

好在今天确实奏事的人少,一个时辰不到的功夫就能完活儿收工。

在这一刻,虞璁突然格外怀念从前写字楼里宽敞又暖和的会议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