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英雄血 分节阅读 388(1 / 2)
d早前带来的两个特遣连队,保留一个坐镇西隆,剩余的作战队员则跟胡彪一同返回。随行的,还有一个连队的预备队。
到达西南这边后,胡彪又从迁移来的突击队中,筛选了两个连队的预备队员。其中一个连队留在西隆,交由秦天佑负责后续训练。另一个,还是由胡彪亲自训练。
眼下在胡彪麾下的作战部队序列中,村级护卫队算是民兵预备役,游击队则属于常规部队。进入游击队参与选拔,各项成绩优异者,则成为更精锐的突击队员。
突击队其实也算侦察部队,能够掌握的作战技能,跟后世的侦察部队差不多。至于特遣支队,则是各突击队队员都向往的部队。特遣支队的强悍,很多带兵军官都清楚。
可在特遣支队中,很多作战队员都知道,未来胡彪还会组建真正的杀手锏部队,也就是所谓的特种部队。这种逐层选拔,也能让官兵保持积极的训练及作战态度。
相应的,每提升一个级别的官兵,每月领到的军饷,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能者多得,也是胡彪所强调的。加上所谓的战斗奖励饷,层次越高的部队领到的越多。
依旧跟前次一样,胡彪并未让任何人送行,悄无声息的带部队从西隆离开。考虑到陆路行军花费时间更长,胡彪依旧选择搭乘轮船,将随行的部队分批带回沪上。
尽管日军加强了沿海封锁,可悬挂外国旗的各国客轮及货船,依旧能正常通行。只是这些货船,想在日军控制的港口停靠,就必须接受日军的盘查。
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从海外采购的物资,想运到沿海各港口,都必须做好随时被查封的准备。唯有依
靠国外港口,再由陆路运抵国统区,物资运输难度自然增加数倍。
当乘座的客轮抵达沪上码头,已经全员换装的警卫队员,只留下几人贴身保护胡彪。其余的警卫队员,混在出港的人群中,随时做好应对突f qg况的情况。
看着驱车等候多时的孙二喜,并未在码头逗留的胡彪,很快坐进汽车道:“你怎么亲自过来了这种事,让手下人做不就行了你不怕被小鬼子盯上”
做为留守沪上的行动负责人,孙二喜统领的行动队员数量也不少。行动队在孙二喜的指挥下,已然在沪上闯出赫赫威名。可很多人,依旧不知孙二喜的真实身份。
从始至终,孙二喜都隐藏在幕后指挥及策划行动。屡次吃亏的日军特高课,至今都未能发现孙二喜的存在。很多刺杀及暗杀行动,都误以为是军统的手笔。
面对胡彪的询问,已经习惯隐藏在暗中的孙二喜,难得露出几分笑意道:“除了咱们的老弟兄,整个沪上认识我的人没几个。我这样的小人物,不会有人关注”
“不可大意小鬼子打探情报的能力,还是不能低估的要知道,你现在从事的工作,一旦身份曝露,便意味着将有生命危险。我可不希望,你出点什么事”
“明白以后我会注意的”
做为最早追随胡彪的老部下,孙二喜也清楚胡彪对于他们有多重视。之前牺牲的黄二栓,已经令胡彪心有愧疚,要是他们再出事,只怕胡彪也会更伤心难过的
正文 第三十七章 好菜不怕晚
湘省,是华夏著名的粮食主产区。抗战时期,更是成为国民政府粮食、兵源及工业资源的重要供给基地。为应对日军入侵,国民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部便设于湘省星城。
星城战役打响前,德意志与苏军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另外日本关东军也在诺门坎战役中吃了败仗,因此日军希望在华夏发动大规模进攻以恢复受挫的士气。
为进一步打击华夏军队的抗战意志,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十万余人,由赣北、鄂南、湘北分途进犯湘省星城,企图在最短期间内将第九战区主力歼灭。
星城自古便是华中战略重镇,当粤汉铁路之要冲。武汉会战后,星城的战略地位已经上升到特别突出的位置,成为屏障华夏战略大后方大西南的门户上战略要点。
也正是因为星城的重要性,国民政府特别重视星城地区的防御部署,由第九战区集重兵与日军在战线上对峙。已经提前做好,应对日军大举进犯的各种应对措施。
敌我双方在前线调兵遣将,提前回归沪上的胡彪,却开始为撤离提前做准备。最早招揽来的管家杜有福一家,胡彪也劝其提前离开沪上,前往西隆那边另行安家。
对于胡彪的安排,杜有福一家虽然心有不舍,却知道这也是主家怜悯。换做其它主家,根本不会顾及他们这些下人的生死。那怕此行离开,还不知何时来重回沪上。
知道杜有福一家在沪上待的时间不短,胡彪也很直接的道:“福伯,沪上这边会变得越来越不安全,你们提前离开,也是为了避免出现意外。
在西隆那边,我也建好了房子,到时你过去,依旧搬到我家里去住。等小雅从国外回来,我还希望你跟福婶,能替我照顾出生的孩子呢”
主家有喜,做下人的自然也高兴。听到胡彪依旧让自己当管家,杜有福也长松一口气。对他们而言,若真搬去西隆定居另讨生活,只怕会过的无比艰难。
若能继续替胡彪当管家,一家人生计至少不用担心。何况,到了西隆那边,孙子孙女依旧能去学堂,儿子也能找到事做,他们又有什么好不知足的呢
安排好杜有福一家,这座购买的别墅,胡彪也会委托孙二喜将其售出。考虑到沪上还有生意,胡彪也打算下次离开时,再把住在法租界的尼娜给带上。
看到意外归来的胡彪,独自一人待在沪上的尼娜,无疑显得很高兴。那怕不时能收到父亲跟大哥的电报,可尼娜依旧觉得很孤单。好在商行的生意,让她不至于无所事事。
听完胡彪的安排,尼娜也很满足的道:“亲爱的,我听你的我会在这里,等着你回来”
“嗯辛苦你了等你父亲在东印那边安顿好,我会把你送过去的。若是你不愿意,到时也可以跟我待在一起。往后的话,我待在西南那边的时间会更长。
只是那边的条件,只怕没办法跟沪上这边相比。如果你跟我住在一起,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或许只有等战争结束,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平静的生活。”
“我真能跟你住在一起吗你的未婚妻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