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556(2 / 2)
“回去吧告诉两位帝姬,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徐衙内也得到了足够的惩罚,她们明天还想喝茶,尽管去,这种事情不会再发生了。”
“大哥,你明天不和我们一起去吗”
李延庆摇摇头,“明天官家和百官都要到了,我可能比较忙,我就不去了。”
“好吧我先进去了。”
扈青儿转身回府了,李延庆想了想,便带领亲兵去皇宫了,有些细节方面还需要他再确认一下。
得益于江宁府、润州、常州、苏州以及秀州官府的大力协调,第二批前往钱塘县的八万民众被截留了大半,最终抵达钱塘县的民众只有两万余人,大大减轻了杭州以及钱塘县官府的负担。
这时,知政堂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分流方案,划出两浙路以及江南东路、江南两路、荆湖两路、梓州路等六路的七府三十八州为接纳北方迁移民众的州府,每户人家可分得五十亩至一百亩的安置田,免三年田租,但只有钱塘县没有安置田,这也是为了减轻新都的人口压力。
就在天子赵构抵达钱塘县的前一天,赵构正式下旨,诏告天下,改杭州为临安府,钱塘县改名为南京,原本南京的应天府去掉京名,东京汴梁名称不变,大名府依旧称为北京,洛阳还是为西京,宣布大宋迁都临安府。
与此同时,将苏州升格为平江府,将越州升格为绍兴府,李延庆之前任命的各州府通判皆正式任命为实职,曹俨出任第一任临安府尹,韦琎安定钱塘县有功升为少尹,李延庆平定江南叛乱有功,升封太子太保。
之前赵桓曾任命李延庆为太子少保,那是从二品官,后来守卫东京有功,升为正二品太尉,而这次加封的太子太保是从一品官,和李延庆郡王爵位同品,距离正一品阶只差一级。
当然,正一品不是那么容易升上去,各家亲王是正一品,之前的梁师成任太傅也是正品,目前朝官中只有蔡京和范致虚两位左右相国为正一品。
目前正一品的太师、太傅、太保目前都暂时空缺,所以在朝廷百官中,李延庆排位第三。
次日上午,天子赵构的龙舟正式抵达了钱塘县皇家码头。
第八百四十四章 正式迁都
皇家码头和上次曹蕴她们抵达的民码头不一样,民码头是东护城河码头,而皇家码头是西湖南面的凤凰山码头,从码头下船后可以进入凤凰山皇宫。
此时码头上站满了士兵,护卫十分森严,李延庆带着官员们早已等候在码头上。
“太尉,船队来了”
刚正式转为临安府少尹的韦琎指着远处大喊起来。
只见一支船队出现在数里外的薄雾中,他们等候已久的船队终于来了。
虽然朝廷从东南沿海调了不少数千石、上万石的大海船,但事实上,他们最大业只用到了三千石货船,这次迁都从去年就开始准备,不过当时并不是为了迁都,而是为了躲避金兵,宫中的无数财富物品都装了箱,上万口大箱子一直就堆放在宫中。
这次迁都临安府,光船只就足足调集了一个多月,两千多艘千石货船满载各种皇宫物品,还有六百余艘千石客船,满载着文武百官以及他们的家眷,还有三千多皇族宫人以及殿前禁军,其中赵构的座船是一艘三千石的新客船,华丽地装饰一番,加上一个龙头,也算是龙舟了,这和隋炀帝下江南华丽壮观简直无法相比。
不过这次两千六百艘大船还得再走一趟,要再运送朝廷堆积如山一般的文书卷宗,那可是大宋王朝一百多年的积攒。
李延庆他们首先看到并不是龙舟,而是近百艘侍卫的先头船只,当船只靠岸,一队队侍卫飞奔上岸,一共四千名殿前班值禁军,班值禁军相当于皇帝侍卫,是禁军中地位最高,直接护卫天子的禁军。
班值禁军下面是铁骑、捧日、神卫、龙卫四军,又称上四军,是外围护卫皇宫的禁军,东京的班值禁军和上四军都被太上皇赵佶带走,后来全部覆灭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赵桓登基后,又重新建立了班值禁军和上四军,东京保卫战中,王道齐率领的两万禁军就是上四军。
这次南迁临安府,由主将高建功率领的两万上四军已经先一步进驻临安城,接管了临安的防务。
这时,殿前副都指挥使、左卫上将军王渊上前向李延庆抱拳行礼道:“按照惯例,现在由卑职接管码头以及皇宫守卫,请李太保见谅”
李延庆笑着点点头,“我完全理解,王上将军请随意”
王渊点点头,命令统制苗傅率两千军先一步前往皇宫,防御各处皇宫要害之地,他又令统制刘正彦率两千人接管了码头的范围,李延庆手下两千京兆军全部退出皇家码头。
忙碌了近一个时辰,四千殿前班值禁军才终于到位,这时,数十名士兵向天空射出了火药箭,火药箭在空中噼啪炸裂,不多时,船队又再次出现在南西湖,第一艘三千石大船便是天子赵构和皇后乘坐的龙舟。
大船缓缓靠岸,停稳了船只,搭上船板,一名宦官小心翼翼地扶着赵构上了岸,这时,李延庆急忙迎上前,躬身施礼道:“微臣李延庆恭迎陛下驾临钱塘”
赵构脸上绽开笑容,“这一个月太保征伐江南,稳固新都,着实辛苦了”
李延庆摇摇头,“一群魑魅魍魉罢了,不足为虑”
这时,皇后邢氏也上了岸,李延庆连忙行礼,“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邢皇后微微一笑,“待我稍微安顿,我会亲自主持帝姬和太保的婚事。”
“多谢皇后娘娘”
李延庆连忙安排龙辇和凤辇送赵构和皇后前往皇宫,这时,郑太后和朱皇后也下了船,她们也坐辇前往后宫,三千名宫女以及妃子、宦官等人也纷纷下船,按照各自品阶,或乘车、或步行,浩浩荡荡沿着蜿蜒的凤凰山道向皇宫而去。
皇城的主要建筑当然不可能修建在山上,而是在山脚下,只是皇城将凤凰山也一并包括进去,并在山上修建了不少观赏风景的亭台楼阁,作为天子生活起居的大内,也就是宫城,则位于皇城中部,占地约五十顷,四周有宫墙包围。
大内里面几组大宫殿,比如天子寝宫勤政殿和福宁殿,慈宁殿和慈明殿是郑皇太后以及朱皇后起居的殿宇,再有就是仁明殿、慈元殿等数座宫殿为皇后、嫔妃所居,东宫暂时还不需要,所以没有修筑。
大内除宫殿外,堂、阁、斋、楼、台、轩、观、亭,星罗棋布,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