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17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41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这时,有士兵跑来禀报,“马通判来了,说有急事找统制”

李延庆一怔,马善过来做什么虽然心中奇怪,但李延庆还是快步向大营外走去,只见马善满脸惋惜地望着对面已经人去屋空的妓馆和酒楼,李延庆整军的第一天就勒令这些妓馆酒楼三天内迁走。

“马通判来军营,真是稀客啊”李延庆笑呵呵迎了出来。

马善无奈道:“本来想请你在对面喝杯酒,却没想到都被你赶走了,算了,下次再请你喝酒吧”

“通判请进营细谈”

马善摇摇头,“军营规矩太多,我不喜欢,其实就找你说件事,我刚刚得到京城的消息。”

李延庆眼睛一亮,向左边摆手道:“要不我们走一走”

马善点点头,跟随李延庆向旁边一条小道走去,不远是一座小山岗,山岗上竖起一座哨塔,可望见十里之外。

“我刚刚得到京城的消息,杨麟之事,天子已经批下来了。”

李延庆只得马善的兄长马为民是蔡京心腹,他必然是从兄长那里得到的消息。

“那怎么说”

“押进京处死,听说天子暴怒,把童贯大骂一通,童贯想把责任推给高俅,结果被蔡相说了一句,平定方腊时似乎没想过高太尉,天子更加愤怒,下旨令童贯再反省三个月,真是大快人心啊”

李延庆心中有点感慨,在关键时刻蔡京居然落井下石,不过也不奇怪,童贯连败两战,损兵数十万人,威信早已丧尽,这个时候蔡京自然会偏向于手握禁军军权的高俅,而且童贯和王黼走得太近,打击童贯也是在削王黼的羽翼,一举两得,蔡京何乐而不为

“马通判,这件事我欠你一个人情”李延庆沉声道。

马善就是为了李延庆这句话而来的,李延庆是太子的人,什么时候李延庆在太子面前替自己说几句好话,自己也能进京了。

马善这个人谈不上良吏,但也不是恶吏,只是比较平庸,连续几年的考评都是中上,凭这个考评是进不了朝廷,马善只能找别的路子了,他大哥马为民是蔡京的心腹,但蔡京年事已高,最多两三年就要彻底退仕,估计也帮不了自己太多。

所以李延庆的到来,让他看到了另一条路子,说不定自己能通过李延庆的关系抱上太子的大腿。

“呵呵同知太客气了,时间不早,我就回去了。”

马善向李延庆拱拱手,转身便走了,李延庆站在山岗上目送马善远去,他终于彻底放下心,童贯被再次惩罚,那就是意味着统领任务不会有意外了,这个人情高俅无论如何会还给自己。

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

马善的消息只早到了一天,次日一早,枢密院的官员也赶到了军营,宣读了杨麟一案的处理方案,杨麟身负倒卖军资和私通敌军两大罪行,将押赴京城处斩,李延庆的整军方案得到了枢密院的批准,曹性和韩世忠正式出任统领之职,责令李延庆即刻率军北征,平定陕西路北部的羌人暴乱。

次日天不亮,集结的战鼓声轰隆隆敲响,士兵们从四面八方的军营内冲了出来,迅速在演武场上集结,这是李延庆每天都要演练的内容,一万两千士兵必须在五十通鼓内集结完毕,迟到一次,杖三十军棍。

连续几天杖打数百名士兵后,士兵们基本上都不会迟到了,五十通鼓声结束,一万两千名士兵全部集结完毕,演武场上鸦雀无声,只有料峭晨风吹拂大旗发出的啪啪声,。

李延庆站在高台上,凝视着列队站立的一万两千士兵,如果不出意外的,这支军队就是自己的根基了,他一定要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

“各位弟兄”

李延庆洪亮的声音在士兵们的头顶上回荡,他冷酷地干掉了杨统领和五名偏将,让所有将士对他充满了畏惧,直到他将五万两赃银全部赏给将士,士兵们才在畏惧中多了几分敬意,变成了敬畏。

“再过一个时辰,我们就要集结北上了,一场新的大战在等着我们,有人会担心,会害怕,害怕自己命丧他乡,但战争肯定会有伤亡,我李延庆要做的事情,就是带领大家取得战争的胜利,弟兄们,拿出你们的勇气和信心来,我李延庆南征北战,从未有过败绩,这一次我们同样不会失败,用我们铁和血来铸造一支大宋最强的军队吧”

李延庆慷慨激昂的鼓舞还回荡在士兵们耳边,大军便已经浩浩荡荡出发了,京兆府为这次北征动员了一千辆大车和五千京兆府乡兵,大车装载着各种粮草军资混杂在北上的大军之中,乡兵作用就是搬运物质,主要负责后勤

虽然远征路程只有七百余里,但大军北征依旧要兴师动众,不仅动用乡兵,沿途各县也必须要出人出力,协助军队后勤物资北上。

准确地说,他们这支军队是援军,羌人暴乱并不是第一次,以前都是动用地方厢军就能镇压下去,但这次暴乱却不一样,羌人居然组建了正规军,有犀利的兵器和坚固的盔甲,加上普遍骑马,竟杀得数万厢军溃不成军,各州官府不得不向朝廷求援。

好在羌人的攻城能力极弱,他们肆虐了数州,却只攻下两座小县城,还是因为县城年久失修导致。

京兆府军队走泾原道,穿过了关中北面的重重大山,四天后,大军抵达了坊州的中部县,中部县是坊州州衙所在地,是一种中等城池,很明显看得出有刚刚修葺过的痕迹,很多破损的城墙都用大石补上,城门也是新换的,不少民夫正在给护城河清淤。

“怎么回事”

李延庆用马鞭一指新补的城墙,问特地出城来迎接他的知州黄文道:“羌人军队已经打到坊州了吗”

知州黄文是个小矮个子,只齐李延庆的脖子,大约五十岁左右,一张长满了褶子的脸俨如风干的橘子皮一样。

黄文骑在一头毛驴上,叹口气道:“几天前,一支数百人的羌人骑兵冲进了坊州,在坊州杀了一圈就走了,抢走了几千斤粮食,糟蹋了十几个女人,死了一些乡民,也幸亏他们没有来县城,那时城墙还有一段缺口没有补上,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羌军目前有多少人马,黄知事了解吗”

“大概有五六千人吧我听鄜州厢军指挥使说起过一次。”

“坊州目前有多少厢军”李延庆又问道。

黄文苦笑一声,“一场惨败后,原本一千人只剩下三百余人了,倒不是阵亡了七百士兵,这里面至少有一半人都逃回家了。”

李延庆也听说过,一个月前八个州的两万厢军和羌人激战,结果被羌军一战击溃,若不是羌人不擅攻城,整个陕西路中部恐怕早就是一片生灵涂炭了。

其实北面边境地区还有四五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