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395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39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手中抢回来,看来这个功劳注定与自己无缘了。

童贯在大帐内沉思良久,既然郭药师已经降宋,那辽国边境数州一定兵力空虚,正是自己率军占领的大好良机,虽然失去了受降郭药师的战果,但童贯绝不可能再失去后面的机会。

童贯当即下令道:“传我军令,令辛兴宗率八万大军火速进攻易州,令高世宣率两万军北上涿州,夺取范阳县”

八月初一的下午,童贯在得知郭药师投降宋朝的消息后,立刻兵分两路杀进了辽境,辛兴宗率八万大军直扑易县,而雄州的高世宣架浮桥渡过白沟,率两万军杀进了涿州。

入夜,高世宣的军队抢先攻下了没有兵力防守的新城县,他留一千人守城,又继续率大军北上,扑向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范阳县。

童贯大军北上的效率极高,第二天中午,八万大军抵达了易县,易县由萧余庆率领的三千辽军镇守,八万大军随即包围了易县,开始大举攻城。

高世宣率领两万军队连夜行军,他们是在次日清晨抵达范阳县,但他还是晚了一步,范阳县已经插上了宋军的大旗,高世宣又气又恼,催马奔至城下大喊:“城内主将是何人”

李延庆走上城头,他探头望着高世宣故作惊讶道:“高将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何霸州没有高将军的消息”

高世宣心中一沉,原来城中主将竟然是李延庆,他暗叫不妙,恐怕自己没有机会了。

他只得硬着头皮道:“我因为粮草不足,不得不改道北上雄州,我是昨天下午从雄州出发北上,没想到李将军还是抢先了一步,不如李将军继续北上,我来镇守范阳,李将军意下如何”

李延庆冷笑一声对他道:“看来高统制忘记了临行前种帅的计划,先夺取范阳县,不可再轻举妄动,或者高统制又听了童太尉的命令,可惜在下只听种帅的命令。”

高世宣有点沉不住气了,他举起童贯的军令厉声喝道:“确实是童太尉的军令,童太尉令你立刻撤出范阳县,李延庆,枢密使的军令你胆敢不听”

“呸”

李延庆狠狠啐了一口,大骂道:“高世宣,你纵兵抢掠河间府,已触犯军纪,他又继续违抗种帅军令,擅自北上雄州,险些贻误战机,两罪皆是军中死罪,高世宣,你死定了”

高世宣大怒,“李延庆,我最后警告你,你若再不让城,我可要命令大军攻城了”

李延庆喝道:“我给开城”

城门缓缓开启,露出了空荡荡的城门洞,李延庆取过铜胎弓,抽出一支铁箭,他张弓搭箭,对准了高世宣,李延庆冷冷道:“有本事你就来进城试试看”

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县

高世宣踌躇良久,李延庆的箭法他已久闻大名,尤其铜弓铁箭,就算自己穿上厚厚的铠甲也抵挡不住,若李延庆射杀了自己,却被种师道以严正军法包庇,就算童贯也没有办法,自己只能是白死。

高世宣又想起自己投奔童贯,已经引起手下诸多将领不满,如果这时候闹起来,恐怕收不了场。

但如果不拿下范阳县,自己又没法向童贯交代,所以高世宣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却迟迟下不了命令。

就在这时,城头上的战鼓声隆隆敲响,一支约三千人的军队杀出城来,为首大将正是刚才的李延庆,他依旧手执铜弓铁箭,目光严峻地注视着高世宣。

这时,李延庆催马上前大喊道:“所有弟兄听着,高世宣背叛了种大帅,投靠了童贯,但你们依旧是河东军,依旧是种帅南征北战带出来的精锐之师,不愿背叛种帅者,不愿为童贯卖命的河北儿郎们,请站到我李延庆这边来”

高世宣大吃一惊,急对左右喊道:“不要听他胡言乱语,童太尉是朝廷枢密使,没有什么背叛可言,大家不可轻举妄动”

这时,第三营偏将刘铁喊道:“我愿跟随种帅,弟兄们,跟我过去”

他从阵营中奔了出来,后面一千士兵纷纷跟随他向李延庆的阵营奔来。

刘铁是刘錡的族弟,他当然不愿跟随高世宣投靠童贯,在他的带动下,原种师道一手提拔的偏将张兆、丁猛山、姚弘等人也纷纷带兵向李延庆的阵营倒戈。

另外刘韐招募的河北壮士也不愿为臭名昭著的童贯卖命,也纷纷奔出阵营,向李延庆这边奔跑而来。

高世宣喝止不住,他原先手下的一万人马竟然有八千人投奔了李延庆,高世宣大怒,挥刀向李延庆杀来。

“王八蛋,我跟你拼了”

这时,一名小将挥舞大锤冲了出来,“背主之贼,我来会会你”

正是悍将曹猛,高世宣虽然武艺不错,但他远远不是曹猛的对手,只交手三个回合,曹猛便用双锤夹住了高世宣的大刀,硬生生将大刀夺走,高世宣赤手空拳,拨马便逃。

曹猛挥锤要追,却被李延庆叫住了,李延庆高声对高世宣道:“都是宋军,我不会为难你,但种帅自会用军法处置你,你走吧”

高世宣又羞又恼,只得喝令道:“我们走”

他带着剩下的一万两千余人离开了范阳县,向易州而去,涿州如果拿不下范阳县,其他几个小县都毫无意义,更重要是,一旦种师道大军进入涿州,他就大祸临头了,高世宣心里明白,他现在只能靠童贯来庇护自己了。

李延庆见高世宣军队渐渐远去,这才喝令,“收兵回城”

高世宣的偏将们纷纷上前来见礼,李延庆笑道:“我们回城再说,相信种帅一定会为大家的忠义感动。”

大军开始掉头回城,城头上的士兵都欢呼起来,主将不伤一兵一卒,便让对方的兵力冰消瓦解,这个结局着实令人无比振奋。

易州,八万大军攻打易县的战役已经进行到第三天,虽然城内只有三千契丹守军,但萧余庆动员全城的一万余契丹青壮一起上城战斗,契丹人抱着国亡玉碎的念头,拼死激战,使攻城宋军死伤惨重,却始终攻不破易县城。

但守城军队也同样伤亡惨重,契丹青壮民夫伤亡超过六千人,三千契丹军只剩下七百余人,几乎一半带伤,再守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

入夜,在攻城战稍停的间歇,萧余庆率领七百余人来到西城门前,这三天的激战都在南城和东城,北城也有重军围城,位于西城兵力偏少,也十分安静,虽然西城外面也有围城的宋军,但萧余庆还是发现了一个漏洞,那就是西北角,宋军今天下午抽调了那里的士兵去攻打南城,却没有及时补充,使西北角出现了一个兵力稀少的大窟窿。

“突围就在此一举,突围不了就为国尽忠吧”

萧余庆看了众人一眼,虽然有三百余人带伤,但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伤兵能不能突围出去就看自己的毅力。

“大家上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