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230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2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便进入平夏防御区,这里是西夏的防御要部,属于低缓的丘陵地带,从东向向西分布着左厢神勇、祥祐和嘉宁三大军司,总兵力在十万人以上。

宋军主力直接面对的是石州军城,如果说银川城是西夏东南部的入口,那石州城就是咽喉了,石州后面是夏州,但夏州是民城,聚居着大量的平民人口,没有什么防御能力,因此只要夺取石州,西夏东半部基本就保不住了。

祥祐军司原本有驻军五万,指挥使正是李良辅,随着李良辅阵亡以及两万银川守军的覆灭,副指挥使察卡便将军司三万军队都集中到石州城,准备拒坚城和宋军一战。

宋军在距离石州三里外的高处扎下大营,并修筑了板式营墙,太尉童贯给种师道的军令是八月底之前夺下银川城,打开西夏东线的局面,种师道最终完成了任务,接下来他便没有什么时间限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打阵地战,步步为营,最终夺取石州城。

中军大帐内,主帅种师道正召集高官商议军情,李延庆出奇兵拿下银川城后,他在河东军的话语权明显提高了,种师道把他放进了高层决策圈内。

在此之前,李延庆参加的是众将议事,也就是所有指挥使以上将领参加中军议事,而夺取并守住水坝,攻下银川城,这两大功绩使情报司和李延庆的地位都得到大大提高,进入决策圈议事,既是一种奖励,也是一种认可。

大帐里坐着七人,除了主帅种师道和副将姚仲平外,还有大将杨可世和曲克,另外还有后勤军主将宗泽,首席幕僚曹庆,现在再加上情报司主事参军李延庆。

地图前,种师道指着石州北部道:“我今天上午接到兄弟的鹰信,从麟州出来的宋军已在三天前进入了西夏,现正向石州方向挺进,目前位于我们东北部的德靖镇,距离夏州大约还两百四十里,距离石州还有一百八十里,现在他们最大的问题是补给不足,携带的干粮只能支持三天了“

种师道又一指地图的德靖镇,“德靖镇原本有一个西夏军队的补给粮窖,麟州军是打算夺取这座粮窖,获得粮食补给,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座粮窖的粮食已经全部运到了银川城,镇上的人也全部撤退到夏州,现在麟州宋军非常被动,我们商议一下,看看我们能提供什么援助”

说到这,种师道看了一眼宗泽,宗泽是后勤主将,这件事是他的主管范畴,宗泽沉吟一下道:“我有两个方案,一个方案是用大车运粮北上,大帅派骑兵护卫,因为不算远,也就三天路程,如果麟州军继续南下,最多两天就能碰头;第二个方案是骑兵直接携带粮食北上,五千骑兵每人可携带五斗粮食,只要一天就可以抵达德靖镇,麟州军就有了十天的粮食,足以解燃眉之急。”

这时,一旁的李延庆缓缓道:“不管是第一个方案还是第二个方案,西夏军都会派军队拦截,不过如果我们将计就计,以送粮为诱饵,诱敌军出来拦截,我们大军趁机包围这支敌军,大帅觉得石州城的西夏军是救还是不救”

第三百四十七章 完美诱饵

次日一早,一支由五百两牛车组成的运粮队缓缓驶出了银川城,向东北方向而去,护卫这支粮车队的军队是两千骑兵,车队沿着一条坎坷不平的小道缓慢而行,这条小道原本也是西夏粮道,从德靖镇粮窖运粮的数万石粮食就是沿着这条小道运入了银川城。

就在宋军粮车队刚刚出动,分布在远处监视宋军的西夏游哨便发现了粮队的企图,立刻放飞鹰回去禀报。

石州也修建一处高地上,城池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它和银川城极为相似,也是一座纯粹的军城,唯一不同是它比银川城更大,驻军数量也更多,驻扎了三万山讹军。

山讹军也叫山地军,主要以山区的党项人和番兵为主,骑兵不多,他们身体强健,翻山越岭如走平地,远距离跋涉速度极快,擅长于偷袭,战斗力颇为强悍,它是西夏人数最多的军种之一,边疆各城的西夏守军基本上都是以山讹军为主。

石州目前的主将叫做察卡,是一名党项贵族,年约三十余岁,头大如斗,五短身材,身体极为强壮,力大无穷,使一柄七十斤的长柄铜锤,在西夏军中颇有名气。

他是李良辅的副将,李良辅是祥祐和左厢神勇两大军司的主帅,不幸在银川城丧生后,祥祐军司便有副将察卡负责,而左厢神勇军司则由另一名副将拓跋宁负责。

这几天,察卡心绪颇为不宁,他不知道李良辅究竟是阵亡,还是被宋军俘虏,如果阵亡,他的麻烦就大了,按照西夏军规,正副将军阵亡时,护卫、首领、押队、亲随等四人具杀,满门充牧、农人,其下属则降职一级。

如果李良辅阵亡,他首先就得降职一级,然后李良辅又是宗室王族,恐怕对自己处罚会更加严厉,他唯一的免责办法就是立功赎罪,坚决将宋军拦截在石州,不能让他们再继续前军。

此时察卡正站着城头远远注视着三里外的宋军大营,他从部分银川城败退的士兵口中得知,宋军似乎使用了一种威力极大的霹雳炮,一下子便将城墙给炸垮了,这个消息令察卡心中十分紧张,他知道银川城的修建,虽然没有石州那样紧固,但也是年初才重新修葺的,怎么能连霹雳炮都承受不住

察卡也隐隐猜到了,宋军使用的恐怕不是一般的霹雳炮,而是一种新的火器,这些年宋军的各种新式火器层出不穷,如果再出现一种威力极大的火器,他也毫不奇怪。

但问题是,石州城能不能抵御这种新式火器,察卡心中一点底都没有。

这时,一名士兵快步奔上前禀报:“启禀将军,有探子紧急情报”

察卡接过情报看了一遍,低头沉吟不语,他长得虽然外相长得粗鲁无智,但实际上却十分奸猾,他知道粮食是送给谁,一定是从北面过来的那支宋军,按理,他应该派军队出去拦截才对,可万一这其中有诈呢

宋军奸猾,擅长用计,五百辆牛车,两千骑兵,这简直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诱饵,察卡心中矛盾,他急切想立功赎罪,但又隐隐猜到这是宋军的诱饵,诱引自己出兵。

察卡负手走了几步,他忽然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立刻在情报上写了几行字,又找来一名鹰奴,把情报给他,“立刻把这个情报发送去弥勒洞”

弥勒洞是左厢神勇军司驻地,宋军之前攻克的银州便属于左厢神勇军司管辖,被全歼的两万军队也是来自于左厢神勇军司。

现在两万军全军覆灭,李良辅极可能阵亡,那么拓跋宁的压力应该远远大于自己,不如就把这支牛车粮队让给拓跋宁,如果拓跋宁中了计,那么自己就有了替罪羊,君主总不能把两个副将都问罪吧

从银川城到石州宋军大营大约有九十余里,再到德靖镇还有一百六十里,实际上就是两百五十里,牛车队要走四天才能抵达,而种师中的军队只有三天的军粮,显然时间上来不及,唯一的办法就是种师中的军队南下接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