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67

寒门枭士 分节阅读 1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道:“说起来我应该多谢你,若不是因为你的缘故,我哪能喝到那么好的美酒,李少君,师师对你情深义重啊”

李延庆脸一红,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得尴尬地笑了笑,本来他还想利用这个机会问一问九真的情况,但现在这个情形,他问不出口了。

李清照注视着李延庆又道:“师师虽不幸身在乐坊,但那不是她的错,她能出淤泥而不染,显得她人品清高,我认识两个奇女子,都是不幸占籍教坊,但她们却比男人更有志向,更加忧国忧民,足令须眉汗颜。”

“一个是师师,另一个是谁”

“另一个是西京教坊的梁红玉,我估计你没听说过。”

“啊”

李延庆低呼一声,点点头,“我知道她”

梁红玉后来嫁给韩世忠,成为抗金巾帼英雄,那师师呢自己又能否改变她的命运。

这时,李清照提笔写了一首诗,笑着递给李延庆,“这是你写的诗,我很喜欢”

李延庆的脸腾地红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着实让他有点无地自容。

李清照叹息一声道:“有时候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思路,但我没有这种情感,写不出这种遒劲苍凉的诗作,师师很喜欢它,李少君,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给我也留一幅字”

“延庆愧不敢当”李延庆喃喃道。

“我看是不肯给我写吧”李清照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这时李延庆已恢复了常态,他挠挠头不好意思说:“大嫂有令,小弟焉能不从,不知大嫂要延庆写点什么”

“这就对了,我还是喜欢豪爽的男子”

李清照嫣然一笑,她想了想说:“我的书房叫做归来堂,延庆就给我写幅对联吧”

李延庆心中一松,笑道:“我从小就擅长写对联”

李清照抿嘴一笑,“我知道的,所以才让你写对联。”

李延庆想到了九真,这必然是九真告诉她,李延庆心中顿时生起一丝黯然,他铺开纸,沉思了片刻,便提笔写下一幅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好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

李清照赞不绝口道:“书法好,对联更好,多谢延庆赠联,我一定裱糊起来挂在墙上。”

“能得易安居士称赞,延庆之幸也,时间不早,小弟告辞了”

李延庆起身告辞,李清照一直将他送出大门,这时她踌躇了片刻,便缓缓对李延庆道:“我有几句话,临别之时送给延庆”

“请大嫂教诲”

李清照注视着李延庆,“教诲谈不上,但是我的一番心里话,大丈夫处世,当率性而为,三妻四妾并无不可,只要有功于天下,无愧于国家,又何必在意什么礼教束缚,只要不是同祖,同姓又何妨只要是真心相许,教坊又如何最后我祝延庆金榜高中,鹏程万里”

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一番话,李延庆一时间竟呆住了

良久,李延庆深深行一礼,转身便快步走了,李清照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不由低低叹了口气,他真的明白自己所说的同姓其实并不是指师师吗

今天两更

第二百五十章 磨刀霍霍

李延庆当然知道李清照暗示的同姓是指谁,李师师其实姓郭,当然不是说她,应该是说九真,如果说师师是骤然在他心中绽放的一朵白莲花,那么九真就是一直藏在他内心的深处的一抹暗香,始终萦绕在他内心深处,挥之不去。

他本来以为自己和九真无缘,不料今天李清照的一番话却让他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难道自己真能携二美归乡

可是李纲那么古板,他怎么可能答应妹妹嫁给自己。

这时,李延庆终于有所明悟,李清照其实是在告诉自己,只要自己有功于天下,手中有权柄在握,家人的反对也没有意义,是啊他何必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连一个女人的都看得那么透彻,自己却自怨自艾

李延庆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根本不要去想这些事情,他只要在大宋剧革之时做一番大事,权力也好,美人也好,一切阻碍都自然会迎刃而解。

万丈高楼脚下起,他的第一步是要考上进士,获得晋升的阶梯,才能一步步走向他的目标。

虽然他看过历届的科举试题,但那只是会做而已,其实李延庆也知道,参加科举的绝大部分士子都会做科举题,但会做不等于做得好、做得完,考上进士的关键就在做得快做得好六个字,做得快是指熟悉经文,千锤百炼,不会有一个字的错误,能在短短两天内默写出一万多字的经文而没有一处错误,一个污点。

而做得好则是指策论,立意新,站点高,能用全局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恰恰是李延庆的长项,也是考上科举的关键,李延庆唯一不足就是论据教弱,对唐宋历史理解不够深刻,这一块他需要恶补。

这时,牛车停了下来,车夫笑道:“官人,大相国寺到了。”

李延庆从牛车里出来,他以前只经过这里,在这里步行还是第一次,“多少钱”

“官人,十文钱”

李延庆摸出一把递给他,车夫吓一跳,这一把钱至少有三十文,他连忙摆手,“官人,要不了这么多。”

“剩下的赏你了,”

“多谢官人,要不我等你回去。”

李延庆想了想笑道:“好吧我去买几本书,等会儿送我回太学,你的牛车我今天包了。”

“官人买书的话,顺着右边这条菩提巷一直走,那边有一百多家书坊,官人慢慢逛,我就在这里等你。”

李延庆转身便不慌不忙向菩提巷走去,大相国寺是汴京的一个著名标志建筑,它是皇家寺院,香火一年到头十分鼎盛,但对于读书人而言,大相国寺又是书坊最集中之地,象汴京的三大书坊,梁记书坊、翰学书坊和三元书坊的总店都在这里,天下各州稍有名气的书坊也都会在这里开分店,一里长的街道两边聚集了一百多家大大小小的书坊。

在大街上李延庆看不到多少士子,可到了菩提巷,穿着士子袍,头戴士子巾的读书随处可见,大多是三三两两前来逛书店。

李延庆要找的是翰学书坊,这是卖科举书籍最有名的书店,也是汴京第三大书店,不过书店很好找,走了不多久,李延庆便看见一本两丈高的书矗立店门前,书是用木头制作而成,已经成了翰学书坊的标志。

虽然大街上读书人不少,但对于一百多家书坊还是竞争激烈,李延庆刚走到翰学书坊门前,一名伙计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夫子要买什么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