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海 分节阅读 19(1 / 2)
d老同志去玩收费,又不愿意下矿井,于是另起炉灶成立了焦煤集团。当然了,后来经过一系列变化,如今变成了一家股份有些复杂的中间企业。他多少和冠城的煤炭生产企业有些交错,又因为当初的关系,和冶金局转制的众多钢铁企业有所牵连,因此日子过得倒也顺风顺水。”
李河川有些不解,既然顺丰顺水,就不会找上他了。
宋江明继续说道:“焦煤集团自然不愿意只当中间商,因此向上游发展,有了自己的煤矿。因为当初的关系,拿到的煤矿资源还是很不错的。焦煤的煤矿公司已探明储量不低于一亿吨,按年产200万吨计算,足够开采50年的。当初焦煤也下大力气抓了煤炭生产,先后投资不下于3个亿,高峰时也曾创造过220万吨的峰值。”
宋江明在介绍煤矿当初的辉煌时很是自信,在当初,焦煤煤矿公司也是行业艳羡的对象,采煤设备先进、职工待遇好、煤炭不愁卖,简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企业。
“宋经理,那都是过去式了,不如直接说说现状。”李河川微微一笑说道。
宋江明刚刚提起来的兴致,被李河川一句话给浇灭。他双手一摊,苦笑了一声,说道:“说出来你可能不相信,我们采购自己公司的煤炭,比市场价格还高。你说往哪说理去”
“这是怎么算的你们内部结算价可以自己制定呀。”李河川说道,“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有没有亏到外人手里。”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事情不能这么做。”宋江明说道,“焦煤集团的自己的煤矿公司其实是几个股东的亲戚及公司分别占股的,成本单独核算,算下来,一吨煤炭要价高达600元。焦煤集团的董事会当然不愿意白白输送利润给那几个股东,毕竟外采煤炭也不到600元的。不过这事也不能在明面上说,公司只是借着搭建招标平台,尽可能的从外界买煤。事情的结果就是公司不满意,煤矿公司也不满意。”
李河川心中暗道,焦煤集团先后投入3个亿,肯定不能白投资。不过这么多年了,3个亿应该也早就赚回来了,现在找自己,估计还是为了提高产能。
“这么说焦煤集团准备聘我当经理人,帮你们打理煤矿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宋经理恐怕要空跑一趟了。”李河川决定把霍青玉打听到的消息说出来试探一下。
宋江明笑眯眯地看着李河川:“李总,我既然能代表集团过来,肯定不可能只是招一个经理人的。你好歹也是一家公司的老总,也不可能寄人篱下。我们集团是带着相当的诚意来的。”
“哦宋经理不妨说说。”李河川不动声色地说道。
宋江明推了推眼镜,说道:“焦煤集团邀请李总带人入驻煤矿公司,集团给予你最大的人事权限,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自己的煤矿一样经营。”
李河川一愣,焦煤集团会有这么好心
果然,宋江明笑了一笑,说道:“焦煤集团的唯一要求就是,你必须每年供应200万吨大卡煤给集团,而且价格比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低50元钱。环渤海煤炭价格指数算是第三方数据,远不是焦煤公司能左右的,可以当做一个相对公允的参考值。当然了,集团公司会进行查账,以确保我们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办公费、管理费等固定成本没被压缩。”
李河川心中暗道,看样子焦煤集团的确下了一番功夫,每吨比市场价格低50元,一年就是1亿,三年就能收回成本。这绝对比现在每年成百上千万地补贴煤矿公司强。
李河川想了一下,说道:“宋经理,焦煤集团的意思,我大概懂了,可我有几个问题。”
宋江明微笑道:“这么重大的经营活动,李总肯定有要提问的。您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就是了。”
“据我所知,焦煤集团不乏各方面的管理精英,前些年你们甚至搞过全球招聘财务总监的大新闻,我相信你们也有魄力招聘适合的职业经理人打理煤矿公司。可为什么找我说实话,我不过是一个很小的煤企老板而已。”
这正是李河川奇怪的地方,要说自己能有多大的本事,他还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系统加持,他其实什么也不算。
当然了,这话不能和外人说。
想到了这里,李河川心中也有了决断,看样子以后还是要自我学习,多加努力,否则一旦事情变化不再能用系统解决时,所有人都会质疑他,甚至会让他和公司陷入被动,乃至破产。
系统,不是万能的。
如何发挥系统的最大作用,是他要做的功课。
脱离系统仍然可以纵横商海,才是他的真本事。
第35章 对赌
宋江明听完李河川的话,不由地苦笑了一声,说道:“原因有二。第一,焦煤集团的董事会不愿意公开得罪煤矿公司的小股东,毕竟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好几十年了。但你一个外人就不同了,即便动作再大,小股东也不好直接闹,因为他们也是为了赚钱。第二,原太特钢的老总赵驰宇特意推荐了你。”
“赵总”李河川想不明白,自己和他只见了一面,他就如此高看自己
宋江明微微一笑,说道:“赵总说你有魄力、有能力,如果给你更大的舞台,对于他们下游企业来说,就是一种福气。特钢厂的主要需求就是粗钢和焦煤。”
李河川大概明白了赵驰宇的意思,如果他能掌控更多的煤矿,焦煤公司的焦煤就能稳定供应,对原太特钢而言,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李河川也明白为什么焦煤集团看好自己,在他看来,他缺少的正是一个舞台。
恰好,焦煤集团就有这么一个舞台,它缺少的是一个能跳好舞的人。如果李河川能跳好舞,显然,它的收获就更多。
这个关系理清楚了,李河川就轻松了很多。他接着提出了第二个关键问题:“煤矿公司既然要给我托管运营,相当于租给我,不知道租金你们收多少钱”
这才是李河川最为关心的事情,如果自己投入5000万的装备,也相当于吨煤成本20元了,当然了,这是在一年折旧完的情况下,实际上没这么高的。按现在明面上的成本价,如果年租金高于5000万,那么他就已经没有多少利润了。
就看焦煤集团租金收多少了,高于5000万,赚的钱大头被焦煤集团抽走,自己也也没什么好处。
宋江明微微一笑,说道:“关于收取租金的事情,集团内部意见其实并不统一,不过经过讨论,也算是通过了决议。租金为5000万,不过李总可以用设备款抵扣。也就是说,如果你投入5000万的设备,那么就免去租金。”
李河川一愣,还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宋江明解释道:“我们也打听了,矿海公司之所以能在众多煤企中活得滋润,除了有价值上亿的先进设备,人员的效率也极高。我们相信,如果你带着你的团队入驻焦煤集团的煤矿,一定会投入更先进的设备的,可以帮我们提高产能、降低成本,至于利润。低于市场价50元,这已经是很高的利润了,集团公司也已经很知足,不会贪多的。”
不过李河川并不傻,知道宋江明肯定还有附带条件,于是便说道:“宋经理,你应该还有附加条件吧”
宋江明哈哈一笑,说道:“跟聪明人聊天果然轻松。我们集团对你有2个硬指标要求。一个是经营期间不能出任何安全生产事故,二是低于市场价50元的煤炭供应量不低于200万吨。这两天哪一个做不到,那么你前期的投入都归焦煤集团。”
李河川微微一笑,说道:“可是如果我产值超过200万吨呢”
宋江明先是露出怀疑的表情,接着又是一笑,说道:“差点掉你坑里。如果超过了200万,我公司自然收购,即便自己用不了,也可以转卖。煤矿是我们的,肯定不允许你外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