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法医 分节阅读 213(2 / 2)
路上我就开始想象,迟家村会是怎样一个存在。
几乎与世隔绝,村子一定很的破败。和其他村子一样,主要的建材是大石头,外面抹着一层黄泥。
据说村子存在的年头比较久,或许还能见到百年老屋。
村民应该身材偏瘦,山里很少有胖子。凶手就藏在村民之中。
刚进村子可能会遇到麻烦,不欢迎我们。村民可能不太喜欢和我们交流。
面对各种困难,我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
刚出村子,偶尔还能遇到村民。穿过一小片树林,再也看不到山民。
习惯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一个人影都看不到,竟然还产生了心理落差,隐隐的有一种不安。
一路上武琳都板着脸,金磊的电话还是打不通,很担心他的安危。
“省着点用,万一没电,又没地方充,会耽误事。”我提醒道。
武琳看手机还有半格电,我的手机电量几乎是满的。
还真让我说中了,走了半个多小时,波哥来电。
法医完成了基本检测,他要把所有报告都发给我们,让武琳找一个信号比较好的地方。
换了很多地方,信号时有时无,找了一块高地,信号稍微好一点,但是一秒钟只有10kb。
迫不得已,武琳找了一棵大树,爬上去信号稍微好一点。
报告中有照片,占用空间比较大,费了一番功夫,总算是下载完了。
武琳用蓝牙传了一份给我,打开就是大春的尸检报告。
大春死于窒息,凶手在勒死他之后,才把他掉上房梁。颈骨骨折系脚小悬挂重物导致。
死者的手指甲缝隙中没有任何发现,凶手清理过指甲缝隙。
大春并没有被侵犯,但是我送去的体液样本大部分属于大春本人,可是其中检测出他人体液,正在做dna检验,结果还没有出来。
对于死者身上的红色连衣裙也有了结果,是一批外贸产品,但是属于不合格产品,被低价处理。量特别大,散布的范围也很广。
网上还有仿制品,很难区别真伪,红色连衣裙这条线索很难追查下去。
现场发现的杂志彩页碎片也有了结果,纸张是铜版纸,并不属于国内。各项标准符合欧洲要求,是一本外国杂志。
“厉害了,外国货”我联想到几年前光顾的外国考察团,可是时间对不上,我肯定是一本新杂志。
至于铁秤砣,专家已经在复原,有一点非常肯定,铁秤砣不是用来称量东西的,有其他用途。
上面的纹路模糊不清,想要彻底还原,难度比较大。
专家给出一种可能,并不保证百分百准确。
唵达咧
可能是一种镇魂咒,具体有什么意义,还在研究当中,可能与密宗有关。
果然牵扯到神秘力量,密宗曾经火过一段时间,因为西藏地区太神秘了,有一些现象,现在依旧无法解释。
最近信的人越来越少了,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人们更加信仰金钱。
金钱才是万能的
相反国外一些老外开始信仰这东西,粉丝还不少。
至于我在墙壁缝隙中发现的东西,证实是真品,国际知名户外品牌探索者出口。
可惜也只是贵一点,并不是定制品,没有办法查明持有者的身份。
现在驴友中也有有钱人,有专业的装备并不奇怪。
波哥正在派人调查这条线,说不定能找出持有者的身份。
这要看运气,什么时候有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总算是看完了,收起手机,心情有些沉重。
大春虽然没有被侵犯,但是凶手还是对他做了什么。对孩子下手的家伙,最让人痛恨。
武琳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对她来说已经成了一团乱麻,多点什么少点什么都没有太大影响。
“你有什么看法”她不开口,我只好主动问她。
武琳皱这眉头说道:“我觉得有点奇怪,似乎很多东西都和国外有关系,大山之中出现这些物品很奇怪。”
第431章 迟家村
我差点就忽略了这个细节,大量直接或者间接和国外有关的东西出现在深山之中,很可疑。
或许我们到了迟家村,会看到更让人惊讶的景象。
接着向目标前进,我从没走过这么远的路,还是山路,小腿酸痛,脚丫子就快要没知觉了。
“停下歇会”武琳从包里拿出一瓶水递给我。
我喝了一口问道:“两个多小时没看到人了,走对了吗”
“应该没错。”她明显信心不足,拿出地图,又检查了一遍。
休息片刻继续前进,我擦掉额头上的汗珠问道:“当年那些外国佬,他们也是这么走进去的”
“也许老外就喜欢这些。”武琳说话都有点喘。
顺着一条蜿蜒的山路往上爬,距离迟家村很近了,只要翻过一个山坡,就非常近了。
我调侃道:“我知道迟家村的人为什么这么宅了,回来一趟太累人。”
武琳也抱怨道:“在健身房都没出过这么多汗,对你是个机会,好好锻炼。”
我俩满头是汗,山林气温也就二十多度,早上起来还有些凉爽,长时间爬山,运动量也不小。
这会儿太阳升到半空,浓雾总算是散去,但是在林中还有雾气飘荡。
景色很漂亮,靠近山林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眼前始终保持着大片大片的绿色,看的时间长了,也有些疲劳。
揉着酸痛的小腿,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阿华的父母小腿粗壮,脚底有很厚的老茧,符合山民的某些特征。
“你怎么又发呆”武琳问道。
“想起上个案子一些细节,阿华的父母像是山民。”
“山民”武琳质疑道:“山里会有这么狡猾的家伙”
“这不好说。”大千世界,什么可能性都有。
“我们好像到了”武琳抬手指着不远处说道。
面前这座大山虽然高,但是在靠近的山顶处有一大块平地,远远的看到一片黑色的建筑,规模还不小。
迟家村到了
我们就要掀开这个神秘村子的面纱。
观察了一分钟,我和武琳异口同声的叫骂道:“靠”
有两条路通向迟家村,一条大路一条小路,我们走的是小路,大路很宽,虽然是土路,但是可以开车上去。
我们太过自以为是,犯了一个非常愚蠢的错误。
老罗没说过,我们想当然的认为大山深处的村子不通车,也没问过其他人。这么宽的一条路一直延伸到远方,货车都能开进来。
我知道当年的国外考察团是怎么进村的了,土路颠簸,那也比走路舒服。
迟家村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