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0(2 / 2)
对于吴久来说,凡是吴杰所说的事情,那就没有不正确的
跟这种脑残粉争这个,那就是自讨没趣。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君上若是没有把握的话,恐怕也不会让我等前来此地。所以说,这里难道是之前逍遥派发现过的地方如果是逍遥派发现的地方,那么就是情有可原了。”丘林洛在脑海之中默默的想道。
吃完早餐之后,整个找矿队伍就分成十队,每队由十名士兵护送一名工匠,分别前往不同的地方去探索金矿了。
在野外有很多狼虫虎豹,工匠们必须要得到足够的保护。
又是一天枯燥的寻找,眼看天色已经是黄昏时分,丘林洛叹了一口气,有些无精打采的说道:“好了,回营吧。”
对于丘林洛来说,这样的生活实在是有些过于无聊了。
如果可以的话,丘林洛更加希望的是骑着自己的战马,在战场之上杀他个七进七出,砍瓜切菜一般的斩下无数人头。
“真希望能够早点找到金矿啊。”丘林洛发出了一声感慨。
“砰”的一声,伴随着一声惨叫。
丘林洛猛然回头,才发现原来是自己这队的随军工匠一个不小心,从众人所在的山脊之中一路滚了下去,滚到了十几米之外的一处小山谷之中。
茂盛的野草遮挡了丘林洛的视线,他赶忙高声问道:“没事吧”
没有回话。
丘林洛心一沉,忙对着周围的士兵们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下去救人”
片刻之后,一行人在小山谷之中找到了那名工匠。
因为刚才那次跌倒的缘故,这工匠的衣服上到处都是破空,手臂和大腿上都有着不少的擦伤。
然而这工匠此刻根本无暇顾及这些,而是捧着一堆黑黝黝的泥土,身体不停的颤抖着。
“怎么回事”丘林洛关切的用手扶住了对方的双肩。
工匠抬起头来,用颤抖的语气对着丘林洛说道:“丘将军,金矿、金矿找到了”
工匠双手的黑泥之中,几丝微不可查的金光若隐若现。
第489章 回归临淄,准备大战第二更
“金矿”丘林洛先是愣了一下,片刻之后突然仰头望天,整个人猛的爆发出了一阵大笑。
“哈哈哈,太好了,这下子,终于可以回到青岛邑了”
找到了金矿的消息,几乎是第一时间就传回了青岛邑。
吴杰大喜过望:“这么快”
要知道,毕竟是两千年的时间差距,一百年就算是沧海桑田了,两千年后存在的金矿,这个时候究竟是不是埋在大山深处都不知道呢。
没想到,丘林洛等人居然才去了几天,就给吴杰找到了这个金矿
吴杰十分高兴的拍着丘林洛的肩膀:“很好,非常好。本侯要给你记功”
吴杰立刻找来了田有:“田相啊,我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
田有这阵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闻言忙道:“君上有什么吩咐,尽管道来。”
对于田有来说,赶紧应付完吴杰,然后回去处理自己的公务才是正道。
别的不说,单单是主持修建青岛邑,就足够让田有头疼了。
吴杰道:“是这样的,丘林洛他们刚刚发现了一座金矿,你尽快安排一下,让一支军队过去驻扎,然后工匠和隶臣犯人们也安排一些,过去开矿。”
虽然是吴杰发现的矿,虽然是吴杰的封地,但这年头的封地和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不同,土地是国有的。
所以,这件事情吴杰也是不可能隐瞒下来的,必须告知齐国政府。
当然,这个金矿吴杰是肯定要从里面拿到分成的,这点毋庸置疑。
吴杰拍了拍田有的肩膀,正色道:“记住了,这个金矿的分成,我和君候是五五开。”
“五五开”田有闻言一愣。
要知道,一般的封君领地之中的收入,和国君之间大约是三七或者二八,封君拿的只是一小部分。
眼下这个金矿吴杰要拿一半那岂不是相当于其他封君的两倍
但田有眼珠子一转,立刻就应了下来:“喏。”
管他呢,这件事情到时候让君候头疼去,我区区一个青岛相,可不敢掺和了。
在发现金矿之后,吴杰又在青岛邑之中停留了几天。
出海捕鲸的船队已经是第三次归来了,这一次,周羽他们甚至捕杀到了一只抹香鲸
当看到满满的几大桶龙涎香摆在自己面前之时,吴杰忍不住仰天长笑。
这种东西,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当今世界独一份啊
你说说,本侯爷不发财,谁发财
建城、造船、火药、捕鲸,吴杰在青岛邑之中主抓的四项事务,如今都已经完全走上了正轨。
于是,吴杰觉得,自己也是时候离开了。
临淄方面,田因齐已经派人催了好几次。
于是,在这一天,吴杰率领着一千士卒,护送着一千辆马车,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青岛邑,回归临淄。
回到临淄的第二天,吴杰就入宫拜见田因齐。
田因齐看着吴杰,似笑非笑:“逍遥侯,听说你在青岛邑那边,可是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啊。”
吴杰拱了拱手,相当谦虚:“哪里哪里,君候说笑了。小小成就,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说是不值一提,但是无论任何人的眼中看来,吴杰显然都是在装逼。
田因齐嘿了一声,道:“本侯还听说,你夸口在十年内让青岛邑成为第二个临淄”
吴杰咳嗽一声,道:“十年这不可能。至少也要二三十年吧。”
田因齐:“”
一个人口近百万的大城市,你说你只要二三十年就能够建立起来
算了算了,这可是本侯的大舅哥,不能抽,不能抽。
田因齐正色道:“这一次召你回来,其实是为了魏国的事情。”
在宋国也掌控了震天雷之后,魏国对宋国的攻击就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
更让魏国人头疼的是,秦国人还趁机在自己的背后搞风搞雨,现在整个西河郡都要丢掉了。
而且,由于楚国已经从越国撤兵了,所以楚国人也开始蠢蠢欲动,在楚魏边境集结兵力。
不得已之下,魏罃终于选择了从宋国撤兵。
并没有什么和谈,魏国能够从宋国撤兵,对于宋国人来说那就是上上大吉了,宋国人自然也不敢去找魏国索要什么退兵的好处,或者让魏国人割让城池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