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战国第一纨绔 > 分节阅读 231

分节阅读 23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一次捕捞,随随便便就能捞个上万甚至几万斤,而且这还只是一天的收获。

虽然大黄鱼的保质期也就那么几天,但问题在于吴杰麾下的嘴巴也多啊

一人一天吃个一两斤鱼,这些鱼分分钟就被消耗完毕了。

还怕没口粮,还怕支持不到秋天

不客气的说,就是捞个十年八年,那都没问题

在后世,由于气温的原因,大黄鱼的范围最远大约在江苏南部一带,也就是青岛邑以南几百里距离的地方。

但两千年前的现在,平均气温可是要比后世高太多,要知道这个时候亚洲象都还能够在淮河一代自由活动,而后世的亚洲象早就已经退到了东南亚去了。

吴杰通过查阅地方典籍发现,别说是青岛邑这一代了,就是往北一直到渤海的燕齐交界地带,都有大黄鱼群大规模出没的记录。

眼前的这一幕,也证实了吴杰的判断。

他是对的

齐国大匠师田功也疯了,他整个人扑在船舷边上,毫无风度的怒吼:“快快,那边的鱼最多,快捞上来,蠢货网下偏了不”

伴随着田功的一声惨叫,一张渔网裂开了,无数黄鱼落回水中,重归大海。

田功跳着脚,须发皆张:“哪个蠢货织的渔网这么不靠谱我要他的狗命”

田功是真的急啊。

要知道田功的心里早就已经被火绳枪和震天雷给装满了,他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这两项研究。

只有早日解决掉粮食问题,田功心心念念的炸药工厂和火枪工厂才能够早日成立并且投入研究,这如何让田功不急

吴杰都已经跟田功承诺过了,只要田功能够把火枪或者火炮之中的任何一项研究出来,吴杰就保举田功封侯

那可是封侯啊

田功气急败坏:“快,把这张渔网给拉起来,看看上面的铭牌”

为了保证质量,这个时代的匠人在制作装备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将匠人的名字、以及负责下令制作的官员名字弄一张铭牌写在其上,像金属武器的话就会在上面刻上一行小字。

在田功的叫骂声中,那张破损的渔网很快被拉了上来,田功一个箭步上前,从渔网上找到了铭牌,嘴里骂骂咧咧:“让我知道这是哪个不靠谱之人做的渔网,我定要把他扔到海里,让他自己用手去捕鱼”

田功的声音戛然而止。

在木制的铭牌上,赫然刻着一行小字。

“逍遥侯吴杰命匠人田功制网”。

田功干巴巴的咳嗽一声,抬起头来,正想说些什么,吴杰面带微笑的脸庞就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之中。

“田功啊,这张网是谁制成的废话少说,赶紧把那个不靠谱的匠人扔到海里,让他去捕鱼”

田功突然觉得自己的腿有点软。

第471章 愁云惨淡的青岛邑第一更

青岛邑。

青岛相田有已经愁坏了。

他完全没有想到,灾民们的到来速度要远远的超过自己的预料。

仅仅两天时间,就已经有将近四万灾民陆续抵达了

单单是安排这些灾民们找地方住下来,就是一个无比浩大的工程。

好在,这一次吴杰是带着军队来的,再加上青岛邑之中的军队,三千军队全副武装的看守,总算没有搞出什么大乱子。

但是,真正关键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田有又跑来找吴通了:“吴大夫,君上呢”

吴通咳嗽一声,道:“杰儿昨天不是去了海边捕鱼吗算算日子,应该今天或者明天就回来了吧。”

吴通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一张老脸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

说实话,吴通自己都觉得,吴杰的主意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要知道,吴杰之前可是连海都没有见过的人,这样的一个人说去捕鱼,还要靠捕捞获得足以让数万人食用的鱼,这不是扯淡嘛

但吴通也无可奈何。

一方面,吴杰现在确实是长大了,爵位也高了,青岛邑也是吴杰的封地,吴通确实不好多说什么。

另外一方面,吴通可是吴杰他爹

作为一个以溺爱吴杰而闻名的老爹,想要让吴通站在吴杰的对立面上这种选项是不存在的。

或许,很多人不同意吴通这样的教子方式,但吴通,绝对不可能改变。

我吴通靠着这样的教育方式,把杰儿教育成了齐国相邦,论成就而言甚至超越了老爹吴起,谁敢说我吴通教育方式不对

田有在吴通这边得不到答复,只能够长吁短叹的离开。

回到青岛邑之中,田有面对的是一群面色如土的青岛邑地方官员。

“田相,现在怎么办”

田有心烦意乱,喝道:“不是跟你们说了吗,先阻止工匠选定城址划分范围,然后让那些灾民们开工”

官员们呆住了:“可是没有粮食啊”

田有把桌子一拍,喝道:“不是还有三千军队吗我等会去让人去通知吴大夫,让吴大夫带着军队去盯着,谁敢不好好干活,直接砍了”

田有在说话的时候,杀机四射。

房间之中一片安静,许多官员的脸上露出了不忍的神情。

有人低声道:“那些可都是我大齐的子民啊。”

“大齐的子民”田有冷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我不知道他们是我大齐的子民那么我来问你,如果君上回来,发现他之前交待的事情没有办好,你觉得君上是会去砍那些大齐子民们的脑袋,还是砍了我们这些办事不力之人的脑袋”

没有人再出言反对了,众人四散而去,开始干活。

建城在这个年代,其实是一件很经常的事情。

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在后世,比现在的齐国稍微大上一些的山东省就有一亿人,而这个时代的战国七雄所有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五千万人

地广人稀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写照,为了巩固地盘和疆域,最低成本也是最保险的方法,就是筑城

齐国在最近的十年里,先后在西、北、南三个方向上修筑了十几个大小城邑,但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魏国,魏国自从迁都大梁之后,围绕着大梁城附近一圈修筑了二三十个大小城邑

所以,齐国的工匠们按图索骥,很快就搞清楚了吴杰的要求。

开始筑城

当天下午,先期到达的一万多灾民就在田有等齐国官吏们的指挥下,开始动工了。

灾民们的积极性其实是很容易调动的,就一句话:“修城的有饭吃,以后还能分配土地”然后一群人呼啦啦的就上来干活了,而且还任劳任怨的。

民以食为天啊,粮食怎么来那当然是从地里来。现在修个城就有粮食又有地,这样的好事谁不干,那才是傻子呢。

又是一个晚上过去了。

第二天,田有刚刚从施工现场离开,负责看管粮库的齐国官员就告诉了田有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田相,再这样下去,城里的粮食最多只能坚持十天时间了”

听了这个消息,田有的脸色难看无比。

十天时间,就算是现在临淄那边马上派出大量的粮草,也来不及了

田有回头,看着不远处正在热火朝天干着活的灾民们,心情十分沉重。

多好的劳动力啊,可惜马上就要死了。

而且,还是活活饿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