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0(1 / 2)
经逃到宋国之中,再继续责怪大将军和诸臣也是于事无补,还请大王明鉴。”
白圭这番话一说出来,包括庞涓在内的不少魏国大臣们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对于白圭顿时产生了几分感激之情。
这可是救了命了。
果然,在听到了白圭的话之后,魏罃难看的脸色才算是稍微的好了那么一点点,但依旧十分冰冷的说道:“那白相你且说说,寡人现在应该如何解决此事”
白圭沉声道:“臣认为,大王可以陈兵宋国边境,逼迫宋侯交出吴杰。”
魏罃道:“使者已经派出去了,但是那宋侯喜和寡人向来不对付,又在陶邑之中讨得便宜,若是他拒绝了寡人的提议,那又当如何”
白朱道:“若是宋侯真的拒绝了大王,那么大王便可以再度发兵攻宋,只要这一次大王能够事先做好联合,分给赵国一些利益,那么便能够组成一支三晋联军去攻击宋国。如此一来即便是宋国有了楚齐两国的援助,也不可能是大王的对手。”
魏罃想了想,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毕竟魏国之所以迁都中原,为的就是要拿下宋国、鲁国以及泗上诸国。
而宋国作为其中最强大、同时又是最靠近魏国的国家,是魏国必然要首先拿下的目标。
宋国是迟早要打的,趁着吴杰逃亡的机会来找一个借口名正言顺的出兵,这就很不错,也正好可以平息因为吴杰出逃而导致的魏国国内各种动荡和矛盾,让所有魏国人的怒火找到一个宣泄口。
想清楚这些之后,魏罃的心情就好了不少,又继续问道:“但如果吴杰逃出了宋国去了其他国家,那又该怎么办”
现在的魏罃其实并不是很确定吴杰会逃往哪个国家,齐国、楚国或者其他小国,甚至是直接投靠宋国,在魏罃看来都是吴杰可能会选择的做法。
白圭道:“大王,臣觉得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用一场胜利来挽回吴杰所造成的影响,至于吴杰的下落其实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大王和大魏一直胜利下去,难道大王还担心取不到吴杰的性命不成到那个时候,无论是天涯海角,吴杰都不可能逃得过大王的追捕。”
魏罃听完了白圭的这番话,心情终于变好了不少,在经过一番沉思之后,终于做出了决定。
“既然如此,那么大将军你立刻调集五万兵马前往宋国边境,如果那宋侯真的不识时务的话,那么你便好好的打他一次,让宋侯和天下诸侯知道,得罪寡人和大魏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下场”
庞涓闻言也是大喜过望,知道这一次自己算是过关了,忙起身朝着魏罃深施一礼:“请大王放心,臣这一次绝对不会辜负大王的期望”
魏罃哼了一声,看了殿下的魏国群臣一眼,冷冷的说道:“这一次,寡人再也不想听到失败的消息了,明白了吗”
众臣轰然应诺。
片刻之后,这一次的朝会就此散去,白圭满面春风的在一群大臣的簇拥下走出了大殿,在他的身边则是如今的魏国太子魏申。
“既然是太子盛情相邀,那么臣自然从命。”白圭对着太子一拱手,露出了十分温和的笑容。
和前面两任相邦不同,白圭这位魏罃时代的第三任相邦,和太子魏申之间的关系是相当不错的。
究其原因,主要也是因为白圭的儿子白朱乃是魏申心腹的缘故。
魏申闻言也露出了笑容,道:“既然如此,那么今夜我便的府上设宴等候白相,不醉不归。”
白圭哈哈笑了起来,十分肯定的重复了一句:“不醉不归”
魏申笑着点头,又问道:“对了,不知道白朱的病情如今怎么样了”
白圭微笑道:“犬子只不过是感染了一些风寒,如今已经是好的差不多了,这两日便能够回太子府当值,臣也替犬子多谢太子的记挂。”
魏申笑道:“哪里哪里,白相客气了。”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后,白圭的马车缓缓的驶回了白府之中。
刚刚回到自己的书房,白圭就吩咐管家:“把白朱带来。”
片刻之后,白朱就出现在了书房之中:“儿见过父亲。”
白圭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这个儿子,如今的白朱看上去似乎有些憔悴,但是整个人的身体还是不错的。
白圭缓声道:“吴杰已经成功的逃出魏国,你的禁闭也结束了,明日起你便可以回太子府当值了。”
听到这句话,白朱的神色微微一动,然后躬身道:“多谢父亲。”
白圭叹了一口气,道:“为父也知道你和那吴杰关系不错,想要帮吴杰一把。但是你也要知道,现在大王已经把吴杰恨到了骨子里,如果不是为父及时的和吴氏一族撇清了关系的话,现在我们白氏也要碰到大麻烦了你今后在太子府做事,切记不要再提起吴杰这个名字了。”
白朱点头道:“父亲所言甚是,儿明白了。”
白圭敲了敲桌子,沉声道:“为父希望你记住,从今天开始,吴杰就是大魏的敌人,也是我们白氏的敌人你不要为了你那个什么可笑的友谊,将为父和白氏一族陷入任何的险地否则的话,到时候你就不要怪为父对你不客气了”
白圭声色俱厉的对着自己的儿子说出了这番话。
白朱没有再说话,而是默默的朝着父亲行了一礼,然后离开了书房。
第427章 吴杰拜相第一更
相这个职位,最早出现是在周朝创立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相和宰都属于是家臣之一,相负责引导礼仪,而宰则负责帮助贵族大夫们治理封地和家务。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相这个官职开始慢慢的变得重要了起来。
到了春秋晚期,也就是晋国六卿掌权的时代,相就已经成为了六卿用来掌控权力、架空国君的重要官员了。
相邦,就是这个时候出现的词汇。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相邦也就成为了六卿们麾下最为重要的一个官职,百官之首。
晋国是天下霸主,也是众多国家效仿的对象,所以慢慢的,相邦这个职位也就传到了其他的各个国家之中,成为了许多诸侯国的百官之首。
齐国也是如此。
正是盛夏时节,齐国的大殿之中挤满了众多的齐国大臣,这倒不是因为什么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劣根性,而是因为一幕对于眼下的齐国而言十分重要的仪式正在举行。
今日的田因齐穿着一袭紫色王袍,身着王冠,整个人的脸色十分的严肃。
在田因齐的身边,一名须发皆白的齐国老官员正在高声宣读着一份谕令。
“魏人吴杰,素有才能,声名卓著,为本侯和天下所共知。今命吴杰为大齐相邦,统领大齐百官,赐爵上卿,望能辅佐本侯建功立业,让大齐称霸于诸侯”
吴杰此刻也是一身紫色宽袍大袖,头戴带着一顶黑色冠冕,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极为精神,闻言朝着面前的田因齐行了一个大礼,高声道:“多谢君候赏识,臣必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务求为君候和大齐贡献臣的所有力量”
田因齐点了点头,上前亲手扶起了吴杰,然后后退两步,朝着吴杰作揖。
“相邦,今后大齐之事,便托付于你了”
吴杰再次还礼。
田因齐从旁边的托盘上取过一枚玺印,郑重的交到了吴杰的手中。
一般来说,国君的玺印是玉制的,而官员们的玺印则是铜制的,这个年代的青铜颜色比较靠近18k金,看上去金灿灿的很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