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7(2 / 2)
然而事情并不是中山君想象的那般。
下一刻,魏罃满面春风的说道:“好,真是太好了想不到这巴宁和吴杰两人竟然能够给本侯如此大的惊喜果然本侯就知道,把他们两个派去西河郡是正确的决定”
魏罃越说越是得意,忍不住放声大笑了起来。
中山君一下子就愣住了,这什么情况
难道说打赢了
不可能吧
魏罃的话将还抱有一丝侥幸的中山君彻底的打落了谷底:“中山君,大将军,你们都来看看这份情报,郑县已经被攻破了,现在是寡人的囊中之物了”
真的被攻破了
当中山君看着面前的这份紧急报捷军情的时候,心中的滋味就别提有多么的复杂了。
尤其是在看到具体的战报后,中山君更是有一口老血喷出来的冲动。
生擒秦国右庶长赢虔,太子嬴驷
这功劳可就太大了
就算没有攻破郑县,单单就把赢虔和嬴驷这对叔侄给抓住了,这都是一份超级大的功劳。
现在巴宁和吴杰这是两份功劳一起拿,那简直就是、简直就是
太不得了了啊
在这一刻,中山君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种无力的感觉。
这个吴杰,怎么走到哪里都能立功啊
相较于中山君这边五味杂陈的感觉,另外一边的庞涓则就要正常得多了。
庞涓在看完军情之后朝着魏罃笑道:“君候,巴宁和吴杰派去西河郡之后,短短几个月内便先挫败了杜挚,然后如今又拿下了郑县,俘虏了秦国太子和右庶长,这完全都是君候识人之明的表现啊。”
魏罃闻言脸上笑意更甚,心中的喜悦那是任谁都能够一眼就看得出来。
作为如今的魏国君主,魏罃的心中其实一直对于两年前的少梁城之败耿耿于怀。
那可是一次魏罃非常不想回忆起来的记忆,堂堂的天下霸主魏国居然在那一战之中被打得大败,就连相邦公叔痤都被人俘虏了
而现在,魏军在郑县之中俘虏了秦国太子和右庶长,这终于是让魏罃好好的出了当年自家相邦被俘的一口恶气
爽,太爽了啊。
魏罃眉飞色舞,再加上本身便喝了不少酒,当下便有些控制不住,高声道:“本侯早就知道这巴宁和吴杰是个人才,要大用,大用”
听着魏罃的话,中山君的心情越发的难受起来。
这个吴杰,原本以为把他调离太子身边之后就能够找到很多机会去打压和搞死他了,没想到不但没有成功,还被他来了一个大翻身
魏罃笑着看向了中山君:“中山君,你说说,本侯应该如何封赏这两人啊”
中山君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君候,以老臣的意见,这郑县之战乃是大胜,理当召集众臣一同评议,也好让天下人都知道我大魏如此雄风,若是现在仓促决定,反倒是有些不够慎重了。”
虽然非常不情愿,但是中山君的心中也很清楚,至少在目前来说,巴宁和吴杰这两个家伙的风头自己是怎么样也不可能挡得住的了。
就先捏着鼻子看着吧。
庞涓在一旁道:“君候,现在其实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既然攻下了郑县,接下来巴宁和吴杰所部应该如何行动”
这也是巴宁和吴杰在这份情报上请示的一个问题。
“进军”魏罃一拍桌子,道:“对,继续进军,拿下栎阳城”
中山君一听魏罃这话,整个人顿时就是身体一颤。
要是这栎阳城真的被巴宁和吴杰拿下来了,这两个人以后岂不是要真的一飞冲天了
不行,这绝对不行。
中山君可以容忍现在这两个家伙出风头,但是绝对不能够允许这两个家伙以后还有更大的风头,立下更大的功劳。
于是中山君忙道:“君候,臣觉得这件事情还是要再考虑一下。巴宁和吴杰手中毕竟只有两万士卒,在打下了郑县之后必定也是有所折损。而且秦国既然丢失了郑县,接下来也必定会发起反扑,巴宁吴杰能够固守郑县就已经是非常不易,又哪有什么余力来继续进攻栎阳”
魏罃哼了一声,转头看向了庞涓:“大将军,你怎么看”
庞涓想了想,道:“君候,如今的重心还是应该在迁都之上,既然秦国人已经被教训过了,那么想必他们很快就会派来使者。加上韩国和赵国的军队即将抵达,秦国太子和右庶长又在我们手上,秦国人的压力必定是非常大的。
这个时候大王只需要接见秦国使者,就能够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的获得许多益处,又何必再在西河郡那边大动干戈”
魏罃沉默了一下,笑道:“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么就赶紧让人去告诉巴宁和吴杰,让他们好好的给本侯守住郑县,等到本侯接见完秦国的使者,他们的这一份功劳本侯绝对重重有赏对了,吴杰之父吴通是不是也在这里,快去把他找来,本侯要见一见他”
第254章 吴兄,中山君拜托我一件事第二更
夜色渐浓,但是魏罃的临时宫殿之中依旧是灯火通明。
当吴通走出行宫的时候,整个人的脚步几乎是飘着的。
作为一个下大夫,吴通在魏国政坛之中其实就属于那种三流的边缘人物,一年到头就连面见国君的机会也就只有元旦的时候,就更别提是单独被召见了。
但就在刚才,魏国国君魏罃破天荒的亲自召见了吴通,将他重重的表扬了一番。
一开始吴通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马上就从魏罃的话语之中了解到了事情的经过。
自己的儿子吴杰居然和西河郡郡守巴宁一起联手攻破了秦国东部重镇郑县
这个消息让吴通的心中是又惊又喜,甚至超过了被魏罃单独召见并且表彰的喜悦。
作为父母的人,还有什么比看到孩子有出息了更加的让人欣慰的事情吗
“吴兄,吴兄”吴通才刚刚走出行宫,就听到有人在呼唤自己,定睛一看,原来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多年老友江乙。
江乙走上前来,十分亲热的说道:“吴兄,许久不见啊。”
吴通楞了一下,道:“江兄,你不是已经出任中牟守令了吗,为何会出现在此地啊。”
江乙可是前一阵子魏国政坛之中的一个焦点人物。
在赵国因为泗水之战而被迫将中牟城交换给魏国之后,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