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1 / 2)
出,瞬间就覆盖了很大一片赵军的先锋军。
即便是有着盾牌,但是赵军手中的革盾防护力显然颇为有限,近百名赵军士兵当场被射死射伤。
赵城将这一幕清楚的看在了眼中,忍不住轻轻的哼了一声:“魏武卒果然名不虚传。”
两波弩箭过后,赵军已经冲到了魏军的面前。
魏武卒们并没有任何的慌乱,在射出最后一波弩箭之后,他们纷纷将弩收了起来,拿出了盾牌以及刀剑矛戈,一列列的摆好了防守阵型,等待着赵军的冲击。
下一刻,赵军的先锋军犹如汹涌的潮水,重重的撞在了魏军的防线之上。
几乎是从交战的那一刻起,这处战场就变成了修罗地狱。
呐喊声、惨叫声、兵器相撞的声音、刀剑入肉的声音、尸体倒地的声音、如地震雷鸣一般的脚步声无数声音汇聚成了巨大的喧嚣,鲜血和死亡成为了这曲大合唱的主旋律。
魏武卒的战斗力在这一刻完全表现了出来,在这样激烈的战斗之中,每五名魏武卒都会聚集起来结阵,以伍长作为核心点来应付敌军的冲击,每一个伍之间又会相互配合,对赵军进行杀伤。
除此之外,魏武卒的装备优势也在这个时候发挥了出来。
魏武卒身上大部分地方都有着盔甲的防护,而赵军士兵则只在胸前有着铁甲防护;魏武卒已经全面列装了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铁剑,而赵军士兵之中大部分还拿着青铜剑。
赵军的伤亡开始急剧增多,每时每刻都有成排成排的赵军士兵在魏武卒防线的面前倒下。
赵城的脸色开始慢慢的变得难看了起来,因为他突然发现,面前的这支魏武卒强悍的程度,竟然完全出乎了自己的意料之外。
“怎么回事,这魏武卒为何会变得更强了”赵城心中惊讶,忍不住将目光在魏军的阵地之中来回扫视,终于落在了一名魏军军官的身上。
从衣甲装束来看,这应该是一名魏军的二五百主,此刻这名二五百主就站在一辆战车之上,不停的发出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赵城突然发现,每当这名魏军的二五百主发出一道命令之后,魏军前线的防线就会随之发生一些小小的变化,遭受巨大压力的部分会很快得到支援,而压力较小的地方甚至还是主动出击,以求牵制住赵军更多的注意力。
如此一来,整个魏武卒的防线虽然一直承受着赵军的重压,但是却一直十分平稳,完全没有任何崩溃的迹象。
赵城心中吃惊不已,忙招来了昨夜带着密报前来报信的探子,问道:“此人是谁”
“回将军,此人名唤孙膑,据传乃是魏国大将军庞涓的师弟”
“孙膑”赵城眯起了眼睛,目光深深的看着不远处的孙膑:“原来还是师出名门哼来人啊,传令下去,让战车出击”
在轰隆隆的鼓声之中,赵军的一百辆战车排成一列,从侧翼朝着魏军冲了过来。
在这个时代,战车的多少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势力,像什么陈国蔡国这种一千辆战车的“千乘之国”就属于小弱鸡,中山国宋国这样的“五千乘之国”就属于比小弱鸡强点的弱鸡,只有战国七雄这样的“万乘之国”才是真正的强国。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赵军需要通过崎岖的太行山穿越上党郡才能抵达河东战车的话,赵城的手下起码也得有五百辆战车。
虽然战车有着昂贵、容易损坏、不好转弯、作战地形限定在平原等诸多缺点,但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只要让战车一冲起来,那么在野战的时候就根本没有任何一道防线可以顶得住这样的攻势。
整整一百辆战车带着滚滚烟尘杀了过来,战场上巨大的喧嚣声也掩盖不住战车冲锋之时的惊人气势,魏军阵中的吴杰看着这一幕甚至觉得有点眼熟。
如果再来点炮火和履带声,这特么简直就是坦克集团冲锋啊。
吴杰的心中暗自感慨了一句,然后对着身边的魏申提醒道:“太子,时机差不多了,可以鸣金后撤了。”
第86章 不好,中计了
上前线是不可能上前线的,这辈子都不可能上前线的。
自从开战以来,吴杰就一直骑着一匹马随侍在魏申的身边,然后十分放心的将自己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另外一名同僚孙膑。
这是经过魏申点头的,所以吴杰观战看得非常的淡定,甚至还有时间提醒一下魏申。
魏申看着面前的战场,脸色微微一动,突然道:“吴杰,你说若是现在我动用震天雷的话,能否正面击败赵军”
吴杰想了想,十分认真的说道:“太子,震天雷如今用来抛掷的技术还不成熟,若是出了什么意外的话,臣等身死都是小事,太子乃是金贵之躯,不可冒险啊。”
魏申叹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那就鸣金退兵吧。”
魏申一声令下,尖锐的鸣金之声开始响起。
魏武卒们开始撤退。
“魏国人撤退了”赵城顿时大喜过望,赶忙下达命令:“快快,让战车部队去截住魏国人,一定不要给魏申逃回营地之中”
一名斥候快马奔来:“将军,公孙鞅所部已经出动了,似乎是要前来援救魏申”
赵城大笑:“公孙鞅现在出兵已经来不及了,乐安,我给你五千人马,你去和战车部队会合,务必要拦住公孙鞅,不让公孙鞅和魏申有会合的机会”
隆隆的擂鼓声中,赵军的旗帜不停的挥动着,传递着进攻的信号。
在孙膑的指挥下,魏军的撤退虽然有些散乱,但是整体而言依旧没有溃败,而是保持着步步后撤的态势。
在赵军的追击下,魏军目前撤退的速度并不算快。
“太子,敌人的战车部队正在包抄我们的后路”吴杰眼尖,正好看到了赵军战车部队的变化。
魏申见状,心中也不由得有些紧张,一拉马缰,沉声道:“走,绕过敌人的战车部队,朝着东南撤退”
魏申话音一落,立刻就带着吴杰以及众多亲卫改变了方向,绕向了东南方。
这样的话魏申就可以绕过赵军的战车部队,但是同时也就无法和刚刚出营的商鞅所部会合了。
但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魏申身边的都是一酗兵和步兵,只有二十辆战车,论到战斗力的话显然是无法和赵军的上百辆战车上相提并论的。
这一幕清清楚楚的落到了赵城的眼中,顿时让赵城大喜过望:“快,擂鼓传令,全军追击,一定不要让魏申给跑了”
赵城觉得幸运女神在向自己招手。
随着撤退的不断进行,魏武卒的阵型终于无法保持了,他们溃不成军,漫山遍野的跟着魏申,乱哄哄的朝着东南方向逃去。
而在魏武卒们的身后则是疯狂追击的赵军士兵,和魏军一样,追击的赵军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阵型可言。
基本上来说每一次战争都是如此,都收割人头的时候了,谁还管什么阵型啊。
但在这一次的追击之中,赵军其实并没有收割到太多的人头。
要知道魏武卒的考核是非常严苛的,所谓“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半天就要武装负重跑一百里的路程,虽然这个百里要比后世的百里短一些,但也依旧培养出了魏武卒惊人的体能。
所以赵军虽然追得热闹欢快,但是却并没有太多的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