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1 / 2)
他的生活。
“姑姑。”
听到这个回答的徐晓虹,强忍着泪水,该怎么说呢。
这个孩子,算是没有白养。
“嫂子。”
徐晓虹也做了个主意,她想得明白,如果以后有男人真爱她,也不会介意自己带着个娃。
“你以后如果想来看冬子,写封信,俺带他回来”
孩子放在自己亲生母亲养,总归是好的。
关于这场风波,算是尘埃落定。
墨白刚刚在外面,已经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卢婆子。
她是最宽明大义的,也能够站在丁香的角度去思考。
“既然来到海城,北东如果没其他事,就多住上一段时间再回去吧”
丁香也赞同卢婆子的提议。
第21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冬子在刘家村住了小半月。
临近年关,徐老太太刚失去儿子,这孙子再不着家,心里头难免寂寞。
老太太终于坐不住。
从北东托人捎信给徐晓虹,让她赶快带冬子回家过年。
丁香过去同徐老太太矛盾很深。
老太太生在乡绅家庭,过去还念过几年私塾,在她们那个年代,识字得并不多,这也是老太太一直骄傲的。
她是看不惯丁香,觉得丁家村那种穷窝窝出来的,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刁民。
丁香与徐墨结婚的第一天。
徐老太太就端着架子,1954年,莲花乡人哪里娶新媳妇,还倒茶侍奉婆母的
这老太太,就在徐家开了个先例。
丁香给她敬茶,一会儿嫌弃热了,一会儿抱怨又冷了,到最后连好脾气的丁香,都受不了这种折腾,索性拂袖而去。
“墨哥儿瞧见了”
徐老太太将茶放回盏上,她的狭长的眼里露出不悦,“新媳妇娶进来第一日,婆母说上几句,就开始摆谱,穷乡僻壤惯出来的德性”
若说徐墨有什么不好,便是过于听从母亲的话。
当年他的父亲被抓去鬼子的宪兵营,听说没几日,人就不行了。
徐家失去了顶梁柱,是老太太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徐家。
徐墨常年在外,实在觉得愧对母亲。
“母亲教训的是。”
徐家还延续着过去的礼,徐墨拱手作揖:“儿子这就去把媳妇叫来,给您赔个不是。”
丁香家里虽然比不上徐墨家里富贵,好歹家里头就这一个闺女,也算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
徐墨走进屋,见丁香还使着小性子,语气也重了许多:“我知道母亲从旧社会走过来,行为的确有些迂腐。但你是媳妇,在老人面前,就该遵守孝道。你既嫁到了徐家,就不该这样不懂事。”
新媳妇过门,婆母总要给人难堪。
丁香出嫁前,家中老辈讲过这个道理。
可是后来,伏低做小了一次,便有着后面无数次的刁难。
任何事情,若到了极限,总会爆发。
“所以你最后来到了海城”
墨白听到丁香讲诉的那些,才想起在西瓜农场,她对自己讲得种种。
唯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与领悟。
“嗯。”
徐晓虹虽然也不服从母亲的一些做法,但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
未婚先育,在莲花乡本就是不雅,所以她也一直顺从着。
“嫂子。”
徐晓虹用手背将残泪抹去,她抿了抿有些发白的唇,“以前我还埋怨你不懂礼数,现在是我不好,不该戴有色眼睛看你。”
“都过去了。”
丁香说得云淡风轻,婆母与儿媳的事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你同我回去,我替你做主。”
过去徐家全凭老太太一个人把持,现在她们也该自己做回主,为了自己幸福而奋斗。
丁香摇了摇头。
若只是刁难,又岂会有这么些事端。
丁香无法容忍徐老太太专制,她自己老一套的思想束缚自己就算了,还听信神婆,认定自己头胎怀的是女孩,逼着自己硬生生打掉孩子。
她永远都不会原谅徐老太太,永远都不会。
第216章 思念像草一样疯长
徐晓虹万万没想过,老太太居然因为重男轻女,把自己的亲生孙女给
“嫂子。”
她们徐家,欠丁香的实在太多。
“俺替俺娘,对你说声对不起”
说着,丢开冬子的手,就开始跪下磕头。
这些事,一直被丁香隐藏在内心深处,就连与她最亲近的墨白都不曾得知。
“你快点起来”
丁香分得清楚,她跟徐老太太有过节,又不是跟这小姑子又过节。
“你这个样子,冬子都快被你吓坏了。”
徐晓虹看着一旁的冬子,他胆怯地从墨白的身后探出脑袋,大人的世界太复杂,他不懂。
“是啊。”
墨白也走近,她拉起徐晓虹,“若是再迟些,火车就赶不上了。”
丁香抬眸,瞳孔里有泪光,她虽没开口,但也知道墨白在帮助自己解围。
徐晓虹站起身,一手抱起冬子,领一只手拉着墨白,“大妹子。往后在这海城,俺嫂子你多费心。”
丁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踏入徐家。
她们这几日做了决定,丁香还是冬子名义上的母亲,等到冬子年岁大些,徐晓虹再告诉他真相。
若是将来有人追求徐晓虹,也得把冬子当成自己亲生的,才能够答应。
徐晓虹走的这天,雪下得很大。
卢婆子将柴火放到屋子里,防止发了潮后,很难再干。
墨白站在窗前,她已经把毛衣织好,只是那个男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思念像草一样,在二月疯长。
离过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枯木逢春的人员已经基本确定,只是林亭跟墨白怄着气,不愿意做男主角。
墨白只好重新编排剧本,得改个没有男主的戏剧。
雪越下越大。
恍惚间,又回到西瓜农场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