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 / 2)
墨白很小的时候,听眠崖村的老人说过关于西瓜农场的事情,可当真的站在西瓜农场的面前,才知道八十年代的生活,有多幸福。
这片盐碱地上,若说住的地方,就是被搭席的棚子,且四面八方都漏着风。
他们来得不巧。
从去年初粮食供应降为每月减少十斤,每天只有五两粮,由于粮食骤减,导致了本身吃不饱的人们,更没有力气去做农活。
春天做活的少了,加上天灾,到了冬,别提还有什么收成。
营兵把墨白和叶修交给了西瓜农场的小队长后,就回去了。
“叶修团长”小队长说话蛮横无理,轻笑奚落,“来到西瓜农场,就要忘掉自己身份这里只有普通群众叶修,没有什么团长”
此时,一个女人慌慌张张地跑过来,“郑队长,不得了,刑不行一家子撑不过今天了。”
那个姓郑的小队长嘴里嘀咕了句,“他奶奶的。这西瓜农场,怎么一天到晚,老是出事情”
墨白和叶修被晾在雨中,直到一个老爷爷走过来,对着他们说:“今天天气不好,不用做活,新人去棚子那边,等发话吧。”
第13章 西瓜农场
墨白和叶修,被分到了农业第七小队。
而住的地方,男女同志分别是两个大棚,中间用高高的围墙作为分界线。
两个人相互告别后,墨白去了西边的大棚。
大棚挡不住风,几位面黄肌瘦的妇女同胞,正并排坐在一条长凳上取暖,见墨白走进来,也不觉得稀奇,反而吆喝她过来坐。
“你们听说了吗”
有妇女的地方,往往极容易有话题。
“刑不行一家人今天没撑住,翘角了死了。”
“这是这个月,第六次死人了吧。”
“那可不,俺已经三天没饭吃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命了。”
“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谁说不是呢。”
听着这群妇女唠嗑,墨白觉得胸口堵得厉害,下意识地摸了摸那被咯得地方,是一碗米饭。
这一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她差点儿都忘了自己还有空间。
虽然米饭已经冷去,她还是从怀里掏出来,“我这里还有口粮,大家都相互分着吃吧。”
在西瓜农场,不要说是米饭这么奢侈的东西,现在食堂里要是有野菜和树皮,都太新鲜了。
几个妇女同志眼里发着光,能来西瓜农场,多少身上都有些问题。
所以,谁也没有问这碗米的来源,她们哆嗦着干裂的唇皮,甚至带着怀疑,“真的能吃吗”
墨白点头。
即使都处于饥饿的状态,大家还是按米粒平均,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吃过饭以后,刚刚说自己三天没吃饭的大姐,当场就跪在了地上,抓着墨白的手臂,“大妹子。真谢谢你啊。”
墨白连忙把她扶起来,“大姐。您快起来,别这样”
此时,农场巡逻队的人走过来,冲着她们喝道,“干嘛呢干嘛呢”
“郑队长。”跪在地上的大姐也算是老江湖了,当下起来说:“这不是今年收成不好,我们求求老天发发善心,等来年,天好人好”
“行了。行了。”
郑队长的腰身别着警棍,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都老实点,珍惜今天不干活的机会。”
等郑队长走了以后,那位三天没吃饭的大姐拉着墨白的手,自我介绍了番:“我叫陆美静,来农场四年多了。要不是刚刚,你给我们大家一口粮,怕是跟刑不行一家子一样,都撑不过这个冬了。”
“我叫墨凉。”
“凉子啊。”陆美静扯着墨白的胳膊,“以后在农场,有姐护着你。”
忽然,心底滋长出一份感动。
魂穿在一个饥荒的年代,虽有刘三那样的恶霸,和韩翠花那样的渣奶,但总体来说,墨白是幸运的。
她遇上了海城军区的叶团长,遇上了一心向着自己的曾爷爷,还有现在农场的大姐们给她科普着这里的知识,热心肠地相互帮扶。
这些,都让她很感动。
“凉子。”陆美静看着墨白眼角的泪水,“你哭啥子嘛有啥子难处,给姐妹们说说”
“我”
她不能说自己作为墨白的遭遇,不过墨凉与自己境遇相似,墨白珉着唇,最终什么也没说。
“凉子。”其他吃了米饭的妇女,联想自己也有蚤,眼角湿润了起来,她们对墨白说:“以后这大队就是恁家,俺们都是恁的家人”
冬日阴雨绵绵,大棚内又漏风,但墨白的心是暖的。
第14章 梦里有张熟悉又陌生的脸
不知不觉,夜黑了。
队长过来交待了明天的任务,女同志们盖着湿哒哒的黄草,进入了梦乡。
墨白似乎又回到了恢复高考的第三年。
她在考场写下最后一道题后,伸了伸懒腰,检查确实没有其他错误,才趴在桌子上,等待交卷。
明明是夏日,墨白的手脚冰凉。
至于,能不能离开墨家,就全靠这次考试了。
墨白怔怔地望着试卷上自己的名字,陷入沉思。
她的父母,早些年没熬过饥荒,只剩下她,跟着祖母一起生活。
祖母韩翠花并不待见墨白,觉得像她这种拖油瓶,还学人家文化人,总瞎折腾。
“女娃娃读啥子书,家里那么多农活不去做,揭不开锅咧。”
韩翠花每次见墨白学习,总拿着家里自制的鸡毛毯打在墨白身上,重复絮叨着这么一句话。
所以,墨白都是趁着忙完农活清闲的时候,在田地里看着那些妹妹不愿意看的书。
墨白的婶婶,嫌叔叔墨雄放着农田不耕种,只知道调戏村里的那些有些资色的寡妇们,每次和墨雄吵架后,都会遭到墨白叔叔的毒打,最后忍无可忍,跟着下乡的一个干部好上后,跑到城里去了。
不过,因为放心不下妹妹墨绿,经常会往村子里寄一些衣服和学习用品。
婶婶走之后不久,叔叔很快败坏光了家底,连家都赔了出去,最后只能带着妹妹墨绿,投奔在奶奶家。
他们眠崖村,重男轻女的思想很重。
偏偏墨家的后辈,只有墨白和墨绿两个女孩。
用韩翠花的话来说,老墨家的香火,在她手里断了。
嗡嗡嗡。
交卷的闹钟响了。
墨白收起回忆,背上妹妹嫌弃不要的麻布包,跟着考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