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1 / 2)
d等三人,立即准备行囊随小弟一起北上。雒阳城的事务,交给友若、休若和孟常等人处置即可”
高顺信中的友若是荀谌;休若是荀衍;孟常是钟演。他们三人,都是高顺的大舅哥。现在都在京师雒阳游历,暂住在高顺府中。
见高顺行事如此果断,而且决策有些异常,荀攸等人很是纳闷。待两位信使都离去后,荀攸才开口问话:“姑父大人为何让元常兄等人一起离京难道有什么不测”
荀彧已二十岁,通过这些年的历练,已是一员干吏;戏忠不用说,自然是手段老到、城府极深了。他们两人此时都未说话,只是用会说话的眼睛看着高顺,询问缘由。
高顺看了看眼前的三人,脸色微沉,缓缓道:“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距离甲子年只有一年多的时间,太平道把帝国腐蚀的千疮百孔,也该行事了”
“哦”三位智者皆恍然大悟。他们早就推测出了天下要大乱,只是不知道时间而已。今天听高顺这么一说,方才知道暗部收集而来谶语“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含义。
“如此说来,党锢要解禁了”荀彧凝视着高顺,压低了声音缓缓说道。高顺没有回话,只是看了看众人,轻轻点了点头。这样的消息,对于怀才不遇的荀彧和荀攸来说才是最好的消息。
第二日,高顺以中山国都尉的名义,任命荀攸、荀彧、戏忠、黄忠和王脩为别部司马;太史慈、满宠、毛阶和黄盖等四人为军候;孙邵、是仪、孙乾等人为队率。让他们率领三千门徒、近卫营、陷阵营、血虎义从、追随士子等先行一步,北上中山国。
高顺的五位妻子,从太原而来的魏馨儿和卞玲珑,各诞下一子的钟莲和荀姌,匈奴公主美珠等五人,都将带着自己的儿女,随大部队一起北上。而高顺本人,则在典韦和血虎卫的陪伴下,等候新任南阳郡太守褚贡的到来。
因为早就准备好行装,众人一接到命令后便开始启程。荀攸等人一行约两万人,要么是骑马,要么是乘坐马车,浩浩荡荡如行军打仗一般。这便是在帝国为官者的特权了,白身的高士也不敢如此出行。
送走众人后,高顺反而静下心来,开始根据记忆中历史事件编写一些计划。闲暇时,便去南阳学院里转一转。虽然一下子走了那么多人,南阳学院里还是有数千学子的。看着这些朝气蓬勃少年在安心求学,高顺心中还是很愉悦
这一日,他正准备离开,站起身来和庞德公话别,颍川名士司马徽带着少年郭嘉从正堂外面走了进来。“德操兄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呵呵”见此,高顺顺势拱手行礼道。
“哈哈哈听闻德厚兄要北上冀州,小弟特来相送啊”司马徽大笑道。旋即,又让少年郭嘉来给高顺行礼。
郭嘉的举止让高顺很不爽,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副没有教养的模样。而郭嘉也不喜欢高顺,只是礼节性的行礼打招呼。旋即,他便跪坐到一旁去了。
几人一番闲聊后,高顺才知道司马徽来此的本意。郭嘉听说南阳学院教授兵事,想来此就读历练一番。司马徽见郭嘉聪慧绝顶,便充当介绍人来找南阳学院的第二任山长庞德公。
听到这,高顺心中勃然大怒:“郭嘉为何在我辞去山长职务后才来南阳学院就学这分明没把我看在眼里嘛”
想到这里,他冷眼扫了一下不远处的郭嘉,然后对庞德公说:“尚长兄小弟已经离职本来不该多言。为了南阳学院的声誉着想,还是要提醒兄一句:兄选择弟子时,应该多考虑其德行”
话音落下后,高顺含笑和司马徽、庞德公二人寒暄了几句,便匆匆离去了。
见此,司马徽苦笑道:“德厚兄这是在怪我啊:他办学三年小弟居然未来过一次”而跪坐在不远处的郭嘉却冷笑道:“呵呵高德厚的脾气好大可是,为何有那么多人被他迷惑”
见少年郭嘉说话丝毫没有什么规矩,庞德公已然知道了高顺的意思。可是,多年老友的司马徽第一次开口相求,怎么能拒绝他。想到这,他脸含苦笑的叹息一声,“哎”
且说此时的高顺,正接到县令府中门下佐的通知:新任太守褚贡已经到任了。
闻听到这个消息,高顺便马不停蹄的奔向太守府。一番寒暄后,高顺直奔主题,把宛县令的政务移交给褚贡的门下佐。
第二日清晨,秋雾袅袅,晨曦微微。
高顺没有通知任何人,在五百血虎卫的保护下,在典韦的陪伴下,悄悄的出了宛县城。然而,天下的百姓心中有杆秤,谁是好官、谁是贪官,他们都知道。高顺一走出宛县的大门,便被官道上的农人挡住了去路。
第四十章 北上中山
官道上,万民四肢伏地给高顺一行人叩拜。
他们一边叩首,一边高喊:“高令君保重身体高令君长命百岁啊”叫喊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农人闻讯赶来,相继加入到叩拜的行列当中。
此时,高顺等人只能缓缓迈步前行。他脸含笑意,拱手朝四方回礼,口中喊道:“诸位乡民已是深秋,地上寒气重,会伤了身体。快起身吧高德厚不敢承受如此大礼啊”
直至太阳高悬,高顺等人才离开了宛县县城二十里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被站在高大城墙上的庞德公、司马徽和郭嘉等三人看在了眼里。
看到这一幕,少年郭嘉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一直在冷笑:“呵呵高德厚收买人心到这般田地此人果然是枭雄如此下去,帝国将有难了”
相伴一旁的庞德公闻听此言后,实在忍不住了,脸色微红的反驳他:“若所有的百里县令都如此,帝国何难之有啊按照杂家一派的规矩,他这叫知行合一做官为民谋福”
“这”郭嘉无言以对。
“尚长兄郭嘉还年幼,正是需要在您的门下进修才行啊”见此,司马徽乘机再次劝说老友庞德公。
庞德公清心寡欲与世无争,对有过目不忘之能的郭嘉也很赞赏。即便郭嘉不拘小节,他也能容忍。只是,郭嘉一直在攻击对荆州人有大恩的高顺,庞德公有些不悦了。
因此,他脸色阴沉的说:“德操兄小弟才薄,无法教授聪慧绝顶的美玉”于是乎,三人不欢而散。
在回乡的路上,司马徽问郭嘉:“汝为何看轻高德厚”
郭嘉笑曰:“高德厚此人城府极深还表里不一,恐怕是覆灭帝国的乱世枭雄”
士人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追求,郭嘉痛恨乱世枭雄也不是没有道理。因此,司马徽闻言后不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