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附身高顺 > 分节阅读 47

分节阅读 4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送走何颙和许攸后,高顺开始发力。他命孙乾、孙邵、是仪和王脩四人为县令门下佐,在武安国的护卫下,开始清理育水两岸的官府荒地。此令,不论家族势力大小一视同仁,就连颍川太守何进的家族也在其内。

荀彧在高顺的安排下,率领一部分的部曲在宛县城外的育水河畔,建造一座占地千亩的学院。戏忠和荀攸,指挥马达林和麴良率领部曲,在宛县范围内招募县卒。高狐难离则率领一干血虎先登骑卒,开始在官道上游动警戒。

一切的一切,宛县的气氛紧张了起来。高顺按照汉律行事,清点被大族侵占的荒地。无力反驳的家族,只能是吃了哑巴亏有苦说不出。而宛县大族张氏却没有这样,在高顺没找上张府之前,他们却主动找到了县令府来。

正旦日,宛县城里下了一场大雪,街道上人流稀少。高顺安排好一干门徒的衣食住行后,在典韦和武安国的护卫下返回了宛县城内。他如今左有武安国、右有典韦等两名超级保镖护卫,也算是气场惊人了。

高顺拍去身上的碎雪屑,踏入大堂之内,发现正堂的客座上,跪坐了一名身高八尺多的壮汉。此人年过三旬,皮肤黝黑很是雄壮,满脸的络腮胡子。一双眼睛如鹰眼一般,精光毕露。他名叫张达,字曼成,正是宛县的第一豪强。

第三十二章 南阳学院

大堂里,因为燃着几个青铜木炭炉,温度还算可以,热气腾腾。

“哈哈哈拜见高令君今日是正旦,小弟略备一些薄礼给你送来,望令君笑纳”,见高顺走来,张曼成连忙起身朗声大笑道。

话说自古以来,华夏人都有“伸手不打笑脸人”的美好传统。张曼成主动低头,用行贿的手段来笼络高顺,已经放低姿态。

看见这一幕,高顺却冷冷一笑:“张家只要遵守汉律,自然没有麻烦缠身这些礼物你还是带走吧”

闻听此言后,张曼成的笑容僵住了,眼中的精光瞬间变得冰冷。热气腾腾的正堂,好像也因此变得冰冷起来。

“放肆”跟随高顺进来的典韦见此,咆哮道。他虎目怒睁,随手拔出背后的三尖两刃刀指着张曼成:“我杀你如宰鸡耳”

典韦的声音如炸雷般的响起,大堂里的烛光都随之摇曳起来。见此,张曼成猛然一惊,惊呼道:“你是已吾典伯弘”

“某家已经遵守汉律否则哼”典韦却没回答张曼成的问话,冷哼了一声。他那张穷凶极恶的脸,此时已经狰狞可怕。像一只择人而噬的猛虎,双眸狠狠的盯着张曼城。

“呵呵令君曼城鲁莽了这就带着礼物离去”张曼城突然换了一副嘴脸,含笑说道。旋即,他拎着一个包袱匆匆离开正堂。

“嗤”陪坐在主座一排的荀攸和戏忠见此,不由得嗤笑了一声。高顺却脸色不变,缓缓说道:“此人还是有点本事的,几年间居然挣下如此大的家业”

张氏经过这次试探后彻底缩回拳头,行事小心了起来。高顺却乘胜追击,连续罢免张氏在宛县内的各种县吏。在打压张氏的同事,他还故意提拔小姓家族的良家弟子,充当县令门下佐吏。

宛县的其他大族见张氏都缩头了,也不敢直面高顺的锋芒。于是乎,高顺编练全县亭卒、乡卒和县卒的施政,也顺利了起来。

十几日后,一千县卒编练成功,驻扎在宛县城外。任何年代,刀把子决定话语权。有了全县统一编制的乡卒和县卒后,高顺算是在南阳郡宛县站稳脚跟。

这一日,宛县何家的一位族人,给高顺送来了一封书信。他跪坐在正堂里,等候高顺回信。高顺拿着书信来到书房里观看。

这封书信是颍川太守何进送来,信中把高顺夸赞了一通,什么不畏地方豪强为民谋福啦,什么行事公平公正啦等等,只是在信尾处稍稍提及了一句,“请德厚兄照拂何家一二”

看完书信后,高顺却沉默不语,把书信交给自己的两位谋主荀攸和戏忠。

“呵呵何遂高居然还有心思惦记宛县”戏忠看完书信后,不禁嘲笑了一句。荀攸看完后,却捋了捋额下不长的胡须,目光凝重的看着高顺,缓缓道:“姑父大人他这是在故意示好,意图指向却是颍川的钟氏和荀氏”

“嗯那就给他这么回信:兄日理万机当以国事为重,宛县太小应舍弃,免得影响储君大业”高顺闻听两位谋主之言后,缓缓说了一句。

“善就按此言来”荀攸含笑,点了点道。

戏忠却脸含阴恻恻的笑容,给高顺谏言:“主公咱们再顺便打压一下何氏,让他们吐出一些部曲、土地和钱财如何这样,也有利于何贵人登上皇后的尊位嘛呵呵呵”说到最后,他竟然忍俊不禁了。

“志才兄就是坏哈哈哈”荀攸闻听此言后,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高顺听懂了戏忠之谋。这是一箭三雕之计:一是可以帮助何进增加名望;二是可以帮助宛县增加财源;三是可以为将要建成的南阳学院增加一些浮财。

此计谋果然妙

于是乎,高顺便以谋行事:罚何氏退还私自占用官府荒地三倍获利;何氏吐出部曲数百人;后又写信告知在颍川的何进,如此行事的深意。几日后,何进再次回信:“多谢德厚兄提醒,他日必报厚恩。不过,近日兄有大喜之事”

高顺没再理会何进所提及的大喜之事,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南阳学院的筹办之中。十几日后,春耕来临之前,占地千亩的南阳学院校舍终于建成。

这一日,风和日丽,是良辰吉时,诸事大吉,也是南阳学院举办开学典礼的大日子。

南阳太守刘焉、南阳名士何颙和许攸、南郡名士庞德公和黄承彦等,都身着黑色的大汉礼服,头戴高冠,来到宛县城外的南阳学院。

高顺在名士荀悦和王烈的陪伴下,跪坐在学院的观礼台上。

观礼台下,便是闻讯而来的荆州学子了。他们有:黄祖、向朗、韩嵩、王威、张允、李通、桓阶、蒯良、蒯祺、陈震、甘宁、李严、文聘、牛金、魏延和黄叙等等。

其中,南阳黄氏出身的黄叙在其父黄忠的带领下,亲自找到高顺要求拜入高顺门下学习医科。几年前,黄叙感染风寒,呼吸不畅体弱多病,期望在高顺的门下能治愈顽疾。因为有黄忠黄汉升的存在,高顺当然毫不犹豫的应允此事。

繁琐的礼仪过后,将由南阳太守刘焉讲话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