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附身高顺 > 分节阅读 30

分节阅读 3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d阴阳失调,邪气入腑”的诊断结果离去。

入夜,贾诩自然退去客舍里的房间,正式借住在高顺府邸。这一切,当然由魏续领人操办,贾诩已经“抱病在榻”了。

第二日,高顺再次安排宴席款待贾诩,许攸不请自到,与之同行的还有南阳乡党逢纪、帝国“八厨”之一的张邈等两人。

席间,曹操、孔融和审配等三人也来蹭酒。于是乎,这场夜宴顿时热闹非凡了。

散席后,众人都离去,唯有审配独自留下来,和高顺私下说话,“德厚兄已至岁末,小弟也被免职,无处就食,只好来你处谋一日两餐了呵呵”

“正南兄小弟家中除了房舍别无他物,兄能来此居住,蓬荜生辉啊哈哈哈”高顺闻言后,哈哈大笑。此时,他那并不善笑的面孔,还是有几分让人感觉轻切。

于是乎,高顺和审配约好时间,明日派魏续替审配搬家。

夜深人静,一轮上弦月高悬苍穹。清冷月光似雪,和地上白霜相映成辉。高顺和娄圭二人,跪坐在自己的书房里促膝密谈。

“子伯兄兄自降身份,以小弟家臣身份替小弟挣体面,小弟感激不尽”高顺郑重的一抱拳,朝娄圭拱手作揖行礼。

见此,娄圭却起身回礼:“德厚兄小弟有一心愿:想率领几万大军驰骋沙场。因而浪迹京师,和曹孟德、袁本初为伴,蹉跎岁月。袁本初欲执宰天下却无计划;曹孟德也有雄心尚无方略;唯独兄未说已做,小弟佩服”

说话间,娄圭目光炙热的凝视着高顺。

高顺见此,心中已然明白了娄圭的心意,“娄圭是真心投奔,甘愿为我高顺的家臣啊前世的记忆中,娄圭好像在三国演义出过场。不过,娄圭如今是一个主动投效的智慧型士人,一定要善待之”

一念至此,高顺和娄圭拉手,表情郑重的说道:“兄若不弃,弟也不负德厚自知财薄智短,比他人太弱。不过,小弟坚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总会领先一步兄若愿意,一起创造伟业”

“哈哈哈”闻听此言后,娄圭大笑却未再说话。

烛光里,高顺和娄圭击掌发誓,共赴前程。

第十九章 田丰交心

定下主臣之位,二人再次跪坐下,气氛显得更加融洽。

高顺问娄圭:“子伯兄贾文和评论帝国四大杰出青年名士,言辞犀利,为何漏下小弟一人难道是,小弟更加不堪他碍于情面不好当面定论”

“呵呵”娄圭闻言,微微一笑。他捋了捋额下长髯,含笑道:“贾文和主动移居主公之宅,其实已说明缘由了哈哈哈”

“喔”高顺闻听此言,便是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得一热:“贾诩居然认为我高顺有人主之资呵呵呵有点小激动啊”

心中虽然激动,高顺的脸色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喜不悲。看到这一幕,娄圭更是满意高顺的表现:“德厚兄喜怒不形于色,不愧是我娄子伯选定的主公”旋即,他问高顺:“主公你怎么看审正南此人”

“正南兄行事谨慎,言行一致,忠烈慷慨,有不可犯之节,颇有古人之风若能倾心相投,定是以命报效的忠臣哎”闻言后,高顺赞叹道。言语之中,夹杂了浓浓的仰慕之意。

见高顺如此夸赞审配,娄圭已知高顺想招揽此人。他捋须一笑:“主公名士择主全凭心意,强求不得不过,审正南此时举棋不定,主公可安排重职给他一试,或许能让他下定决心,抛弃袁本初”

听到这个好消息,高顺还是有点小激动的。他和娄圭讨论好久,最后决定把高家庄园的产业叫给审配来遥控管理。高家庄园主产香烛、香胰、高郎纸、良马等,由魏续家的魏氏负责经销。可谓是,能用日进斗金来形容。

第二日,高顺把象征高家庄园产业权柄的玉印交给审配时,他双眸中光芒闪烁,郑重给高顺行礼:“德厚兄以国士待小弟正南必定不负君之所托”看到这一幕,高顺知道已经赢了:从此后,袁绍将和审配无缘。

过了一日,苍穹灰蒙蒙的一片,雒阳城里却披上了一层鹅黄色的淡妆。昨夜,一场冬雪袭击京师。这场夜雪很是怪异,不是白色却是鹅黄色。今天已是孝廉复试之日,高顺、贾诩和公孙瓒结伴,来到太尉公府参加复试。

新任太尉是河南人,名叫孟诚字有彧。孟诚是从九卿之位提拔的,自然想做一番事业得以青史留名。

于是乎,孝廉复试也因此严格起来。高顺等人进入复试大堂时,居然要主动交出夹带之物还要搜身,简直有辱斯文今年的孝廉复试不比以往走个形式,要每位孝廉士人完成一篇策论。

高顺跟臧旻、孔融等人请教过,早就准备好一篇策论腹稿,在自己的木案旁跪坐好后,提笔写下:“定边强国论”

“夫帝国边患不绝,宛若巨人流血不止,久而久之,国将无力。如今之计,可徙无田农人定居三边,以赋税减免之策稳其心。一来可行官屯之策强国力;二来可编练屯民为戊卒以防鲜卑寇钞;三来可防无田农人流窜为匪,祸害帝国”

高顺有如神助,洋洋洒洒,千言之文一蹴而就。两炷香的时间不到,他便一气呵成交卷离开。与试者皆侧目相望,有人惊叹,有人嫉妒。

行至太尉公府的一回廊中,高顺与田丰迎头相遇。“德厚兄汝还未找到复试大堂小弟领你去”田丰见此,目露诧异之色的问话。

“多谢元皓兄好意小弟已完成策论交卷了”见田丰如此热心,高顺面带感激的笑意,拱手回礼。

“哦”田丰更加震惊。

于是乎,两人移步一座凉亭,跪坐下来交谈。

“小弟的策论便是如此了”高顺把自己行文的定边强国论给田丰背诵一遍,以求他斧正。

田丰听罢后,不禁捋了捋额下短须,赞叹:“世人皆知德厚兄善兵事,是帝国大将。却不知兄腹中锦绣,有丞相之能啊哈哈”说到高兴处,他露出两颗微龅的门牙来。

田丰面如冠玉,胡须稀少,因门牙微龅常常不以笑脸示人。今日和高顺交谈,却常常露出欣慰之笑。

此时,灰蒙蒙的苍穹之上,又有鹅毛般的白旬下。高顺和田丰促膝而谈,从边境胡人之患,到帝国时局之乱等等,都交换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二人都心怀国事,志向又差不多相近,愈发亲起来。

聊到最后,田丰忽然脸色一变,“德厚兄小弟不日将辞官归乡了”言语之间,满是失望和憾意。

“为何兄留在公府为国尽力不更好么位卑不忘国事,显达不忘国民,才是一位士人之责啊元皓兄,小弟偶得一句短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求兄斧正”高顺闻言后,出言相劝田丰。

高顺知道,田丰是三国历史上有名的聪慧之人,刚烈忠义之辈,最后被小心眼的袁绍所杀。

听完高顺之言,田丰面露犹豫之色,“南阳许子远也劝过小弟,不过却不如兄这般言论。他邀请小弟至北邙山,和袁本初结伴读经论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