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阴阳两隔(1 / 2)
长安殿中,钟太医将四十余枚针扎入皇上身体的各个穴位上,用食指和拇指逐一捻了数十下。
“师父,血已备好。”楚秋儿看师父前期工作已经准备妥当。
钟太医回过头看着脸色沉重的楚秋儿问道,“秋儿,换血疗法虽早就被记载在医书中,但成功者却寥寥无几,为师从医四十余载,也不曾使用过此疗法。首次使用竟用在当今圣上的龙体上”
楚秋儿看出了师父的担忧和不安,万一失手,不但自己的性命难保,还会连累家人亲眷,还有黎贵妃
“秋儿相信师父,医书所载,换血疗法最重要的为采穴位,而师父的采穴位之准整个太医院无人能比,更何况,皇上所中之毒和病症,还有要给皇上服下的血,都足以支撑师父换血一定能成功。”楚秋儿说着,转身从身旁的案上端来一碗血,递到了钟太医的手上。
钟太医看着对自己笃信不移的徒弟点了点头
一碗又一碗的暗红色的血水一口一口地被皇上饮下了
两个时辰过去了,看着皇上将血水都服下,期间并没有出现突然呕血的现象,师徒二人的心都放了下来,知道皇上就算得救了。
楚秋儿看了一眼案上的六只白玉碗空空如也,知道此刻,黎贵妃已经魂归故里,不由得暗自神伤起来。
钟太医额上的汗珠掉落到袖口,他回头看了一眼正在出神的徒弟,“秋儿。”
楚秋儿回过神来,赶忙拿帕子帮师父拭去额上的汗水。
钟太医小心地捻着皇上身上的镵针,每捻完一根,就猛地将它拔下来。还剩下一根扎在鼻子下方人中穴的镵针没有拔下来了。
换血疗法最重要的是采准穴位,确保从口中服下的血能够经由穴位的引导进入体内虚寒之处,进而激发整个身体的运化功能。而最关键的便是拔出最后一根扎入人中穴的镵针,拔出后,非醒即亡。
钟太医和徒弟楚秋儿对视着,二人都知道此刻意味着什么。
钟太医的手颤颤巍巍地朝皇上的鼻前伸去
整个寝殿里的空气似乎都凝住了。
“嗖”
随着镵针被猛得拔出来,皇上的嘴巴和眼睛霎那间睁开,嘴巴长出了一口气,眼睛转动着,直到将目光停在了钟太医脸上。
“皇上”
钟太医跪下来,老泪纵横,喜极而泣。
小安子和小桂子都在殿外候着,听到殿内的喊声都匆匆地赶进来。
看到皇上醒了过来,欣喜若狂,跪倒在地,高喊着,“皇上,皇上,您可算醒过来了。”
“皇上,奴才这就去告诉太后娘娘和各宫的娘娘去”小安子一边抹着脸上的泪一边爬起来连站都没顾得上,直接猫着腰就朝殿门跑去。
皇上如同深深地睡了一觉初醒,浑身松快,并没有大病初愈的乏力感,他伸了伸手,小桂子连忙过去,扶着皇上慢慢地坐起来。
“朕睡了多久了钟太医,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回皇上,您已沉睡十日有余,微臣在这里为您诊治。”钟太医答道。
皇上听了,皱紧了眉头,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愤怒,“朕因何病而沉睡如此之久”
看跪在地上的钟太医战战兢兢,欲言又止,皇上脸色有些难看,“钟本和”
钟太医从来没有听过皇上直呼他的名字,皇上还幼年时,他便在太医院里当值,皇上对老臣都礼遇有加,而对钟太医更是倍加体恤。今日,是皇上第一次对他发怒。
钟太医看了看左右,皇上知道了他的顾忌,便命小桂子退下。
董太后,温皇后和各宫的嫔妃们赶到长安殿时,正遇上钟太医和楚秋儿从殿里出来。
“钟太医,虽哀家进来。”
董太后来到皇上的寝殿时,看到皇上正要从榻上下来,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小安子去长乐宫禀报皇上已经醒来时,董太后本想着皇上虽已醒来,定需好好调理才能下榻,没想到竟能自己起身下榻了。
董太后一把抱住皇上哭起来,皇上丝毫没有被母亲的怀抱而感怀,而是挣脱出来,用手扶在董太后的双肩上轻轻地拍了两下,说,“母后,儿臣身体已无大碍,让母后担忧了。”
皇上一眼朝众位嫔妃们扫去,有的喜极而泣,有的笑脸盈盈,有的乖巧地喊着皇上最后皇上把目光落在了温皇后的身上。
如果不仔细看,皇上根本不会看出温皇后的泪中带悲和笑里藏刀。
“来人,”皇上轻喊了一声,“彻查朕久睡不醒的原因,查封芙”
这时,小安子从殿外失了魂一般,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趴倒在地,“皇皇上黎贵妃薨了”
皇上一把抓住趴在地上的小安子的脖领,青筋爆出,失声地问道,“你说什么黎贵妃怎么了”
“薨薨了”小安子被勒得头脸涨红,“冷宫的侍卫蒙北传来的消息,说是黎贵妃薨了。”说着小安子痛哭起来。
皇上冲着殿门跑去,黄色的睡袍被奔跑而带起的风吹得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