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发行彩票(2 / 2)
梅云轩见过薛大人,将老头儿拽到了一边,“大人,这些银子不急,晚上再卸不迟。”见薛大人满脸疑惑,他用手拿开了一只箱子里上层的银子,薛大人终于看清了最底下铺着的那层厚厚青砖。
“哦-,怪不得,那车辙那般深。”
“大人明鉴。”
薛大人心想:还明鉴,明明是花活。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只递给了梅云轩一个“放心吧”的眼神儿,便背着手走开了。
两天后,牛大柱从陇西押过来的银车也到了。牛大柱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利索,可他自己、李嬷嬷和小荷都放心不下京城里的小姐,他就这样咬着牙上路了。
这下子,睿王府可热闹了如今,凤依依在京城、姜总柜在樊城、姜武和梅云轩在河曲、牛大柱在陇西,大家天南地北的各自忙碌着,已经好久都没能见面了。现在凑到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喝不完的酒。就连凤麟和泰山也得到了凤依依的特许,喝了一小杯酒。两人都被辣得龇牙咧嘴的,可还硬撑着学大人的样子,豪放地喊上一句“好酒”。
买了债券的人家看到有这么多银子陆续进了京城,有不少人便对提前兑取打起了退堂鼓:现在兑取要损失不少利息。再说看眼下的情形,这码头是一定会建成的,现在兑取就太吃亏了。
这时,薛大人也放出了话:老夫很忙,没功夫总来亲自督办这兑取银两的事情,可不亲自督办又放心不下。这样吧,再给大家伙儿五天时间,过了这五天,老夫就要忙别的事情去了。
就这样,来兑取银子的人家越来越少,最后一天已经没人来了。最后,经户部官员核算,前后共有三成的本银被兑取走了,还有七成留了下来。
事情至此,薛大人和沈铎都松了一口气,工程可以继续了;那些拿着债券的人也对义村码头充满了信心。然而,凤依依和凤记的高层们却正为银子的事情而发愁呢。
这些押运进京的银两都是凤记各地的高层们倾其所有带来的,可各地的生意要想正常运转也需要流动资金呀,否则这买卖就没法做了。凤记的生意之所以这么好,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不拖欠别人、也从不让人拖欠凤记银两。如今,各地的买卖也正等着银子用呢。再说就算没发生挤兑这件事,凤依依也还没能筹集到足够的银两。这要怎么办呢
晚上,萧璟内疚地望着凤依依,“依依,哎,我的脑子好笨,怎么也想不出筹措银子的法子来。”
凤依依“噗嗤”一笑,走过去搂住萧璟的脖子,“老公,你上马能战、下马能治,若是再会赚银子,哪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可是,依依,眼下这银子的事情,要怎么办才好呢”
“老公,办法我倒是有一个,但这需要你来帮忙,而且也只有你才能做这件事。”
“哦”睿王顿时觉得自己高大了许多,“依依,你快说说,我要怎样做才能帮上你”
“老公,咱们要。”
第二天散朝后,睿王便追着隆正帝到了御书房。早朝的时候,隆正帝见睿王递上了关于义村的折子,便猜想着是银子的事情。疏浚运河、兴建码头是他当太子的时候就曾提出过的事情,发展义村也说了好久,都快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眉目,又遇上了接二连三的祸事,工程进展堪忧。这两日,他也正为此心烦呢。
“璟儿,你说你有筹措银子的法子了”
“启禀父皇,正是。那是儿臣连夜写的奏折,请父皇御览。”
“行了,你跟朕说说吧,怎么个筹法”隆正皇帝心想:先听听这小子怎么说吧。反正国库里是没银子的;让朝臣商贾捐献也是没指望的;就是集资的事情,前些日子也闹的满城风雨。真不知道璟儿和凤依依这两个人还能想出什么好法子来
“父皇,儿臣想在京城发行彩票。”
“什么彩-呃-票”
“启禀父皇,正是彩票。”
“这个-,朕可是从未听说过,你给朕细说说。”
睿王给隆正帝解释了半天,无奈有些地方连他自己也还没全搞明白呢,就更甭提给隆正帝讲明白了。
隆正皇帝笑着,“璟儿,这又是你媳妇儿的主意吧”
萧璟立刻骄傲地答道:“父皇圣明。”那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把隆正皇帝搞得都无语了。
“好吧,既如此,明日便将依依也叫来吧,让她给朕说说。她那个小脑袋里净是些个朕从没听说过的新鲜主意。”
第二天早朝后,凤依依便和萧璟一起到御书房觐见隆正皇帝。凤依依将什么是彩票、要怎样发行、发现的目的是什么、筹集来的银两要如何使用,用她独有的“凤体”书法写了一份计划书,并给皇帝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回答了皇帝所提出的问题。
“皇上,这彩票呢,虽然每一份只要十个大钱,可若是买的人多了,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呢。这笔收入用来兴建码头、兴办义学,只要使用得当,就能给义村的发展带来不小的帮助。”
“嗯,这倒是有点儿意思。不过,朕是担心,会有那么多人愿意白花钱吗”
“启禀皇上,这彩票本就是利用人们取巧的心里。花十个大钱,兴许就能得到五十两银子的大奖,人们不过是赌一把罢了。若是能中奖,自然是再好不过;就算不中,用来兴办义学也算是一件积德的好事呀。”
在凤依依的说服下,隆正皇帝也真是想把码头建好、想把义村的事情解决了。于是,他批准了睿王的奏折,准许在大禹都城尝试发行十期彩票。为了做事方便,凤依依特意向隆正皇帝讨要了一份旨意,由她来协助睿王安排彩票发行的事情。
回到王府后,凤依依便忙碌开了,首先是彩票的设计和制作。考虑到古代纸张的昂贵,她决定采用薄木片来制作彩票,上面印上吉祥图案和数字。
接下来的宣传工作就交给睿王萧璟了。反正没过几天,京城的大街小巷便都传开了:要发行什么彩票,如果运气好,十个大钱最多能换来五十两银子;就算运气不好,那钱也能用了兴办义学,算是积德求福的事情。
第一批彩票在凤依依紧锣密鼓的安排下正式发行了。发行这天,不少人都前来碰运气。
发行过后,便是开奖了。为彰显公平与隆重,睿王萧璟亲自担当了首位开奖人。开奖那日,商街的空场上挤满了人,许多没买彩票的人也都跑来看热闹。
睿王冷着一张脸,在一个大锦囊中随机一摸,便是一个印着数字的小木块,这个小木块经过御史薛大人和由隆正帝钦派的总管太监验看后,便可以向众人宣读木块上的数字了。
经过一番折腾,大禹第一期彩票的首位头等奖获得者终于产生了。这是一位老翁,闲来无事,买了三张彩票,没想到,其中一张还真就中了
奖品是当时发放的,还是先由薛大人和总管太监验看过老翁手中的木片彩票;然后,小太监便向老人发放了五十两银子的奖金,并由睿王府的侍卫护送回家。看着那些白花花的银子,众人的眼都亮了。
中奖的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只能是空手而归,但大家也没觉得太过失落,本来就是碰运气的事么,再说不是还有下回呢嘛。
彩票发行的成功,解决了凤依依所面临的资金问题。不但保证了码头工程建设的需要,也避免了凤记生意受到太大的影响。就在凤依依等人高兴的时候,也有不少人在郁闷着。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