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祸不单行(1 / 2)
凤依依和萧璟对皇后渐渐阴沉下来的脸孔很默契地采取了视而不见的态度。皇后用子嗣敲打凤依依的话也都被萧璟给拦了回去,两人又陪了皇后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看着他们一致的脚步,皇后既无奈又郁闷,感觉自己完全失去了对次子的控制力,越发对凤依依埋怨了起来。
其实这事还真不关凤依依什么事,从头至尾,她都没出一声。那天两人吃罢早饭,睿王冲洗了一番,准备去上早朝。
“昨夜没歇好,今日若能早些回来就早些回来吧。”凤依依嘱咐到。
“嗯。”萧璟一边应着一边低头吻了吻正在帮她整理玉带的凤依依的乌发,然后似是漫不经心地说道:“那个入画么,既然那么喜爱厨艺,我看就让她去大灶间吧,那里最适合她不过。”
凤依依笑出了声,“好吧,全听王爷您的安排。”
“晚上等我回来,一起吃晚饭。”
“嗯。”
见睿王出了门,窦嬷嬷的老脸上露出了笑容,小声说道:“入画可真是自作自受她到底是皇后娘娘赐下来的,王妃不好轻易处置。眼下,既然王爷发了话,谁也说不得什么了。”
入画的事狠狠地敲打了一下那些怀有异心的人。她们眼看着一个昔日里十指不粘阳春水的大丫鬟被罚到那烟熏火燎的大灶间,干着淘米洗菜的粗活,都赶忙收起了自己的那点小心思。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凤依依依然非常忙碌。第二条挖泥船打造好以后,河道清淤的进度比之前又快了很多。兴建码头的事情在睿王的关照和沈铎的监督下,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让凤依依和义村的村民们信心倍增。
就在她踌躇满志的准备乘胜前进的时候,牛大柱的副手谭石头却一路星夜兼程地从陇西赶到了京城,给她带来了一个坏消息:牛大柱因为杀人被抓进了大牢。
听到这个消息,凤依依只觉得脑中“轰”的一响,她定了定神,问前来报信的谭石头,“谭石头,牛大柱现在怎么样了他的家人怎么样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回、回王妃”,谭石头只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子,乍一见到王妃,心里紧张的厉害,舌头也不利索了。
凤依依向身边的青云使了个眼色,青云赶紧走过去给谭石头递了一盏茶,安慰他道:“莫急,把你知道的事情都细细地讲给王妃听,什么也不要落下了。”
“是。”谭石头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将茶水一饮而尽,开始向凤依依述说了起来。
“回王妃,县太爷说大柱哥杀了人,把他抓进了大牢。大柱哥喊冤,死不承认,他们、他们便用了大刑。大娘收买了牢头儿,临来的时候,我去看大柱哥,已经、已经被他们打得不成人样了。大柱哥跟我说只有见到了王妃,他才能有救。”
“那李嬷嬷和小荷怎么样了”除了牛大柱,这一老一孕也让凤依依分外地担心。
“小荷嫂子听到这个信儿便晕了过去,她原本非要跟我一起来京城找王妃,可是大娘怕她动了胎气,千说万说才拦住了她。眼下,她们娘儿俩个天天都在抹眼泪儿呢。”
“哎”,凤依依长叹了一声,“谭石头,把你看到、听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给本王妃讲一遍,越详细越好。”
“是”,谭石头一边回忆着事情的经过,一边述说着。
眼下正是收粮的季节。这两年,因为有“铁牛”-收割机和“自来风”-脱粒机的帮助;在牛大柱和小荷的勤勉与守信经营下,凤记粮食收购站在陇西一带的业务发展顺利。粗算下来,已经有七成的粮食,如小麦、粟米、大豆都能收到凤记的手里了。凤记的买卖已经逐步超越了此前本地的一些粮食经营大户,开始在陇西一带出现了独大的苗头。
不少农户在尝到了与凤记合作的好处后,都纷纷与凤记粮食收购站签定了合约。尤其是一些田地多或是缺人手的人家更是与凤记签定了有更多优惠政策的长期合约。如此一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收购站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了起来。谭石头就是通过竞争成为牛大柱的副手的。
在收获的季节里,牛大柱、谭石头几人带着手下终日奔忙在田间地头。今年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麦子的长势喜人,又是一个丰收年。
牛大柱站在田头,手搭凉棚,一边向远处望去,一边自豪地与身边的谭石头等人说笑着。
“嘿,等咱们把这茬麦子收上来,再运到各处的粮铺去,大禹的人就能吃上今年的新麦子了。石头,你们知道嘛,咱们凤记的糕点为什么那么好吃为什么连宫里的娘娘们都喜欢我告诉你们哈,那都是用最新鲜的面粉做的,那都是咱们收上来哒”
“可不是大柱哥,咱们干的这些活儿也算得上是你说过的那什么-贡献对吧”
“没错,就是贡献,对凤记的贡献哈哈哈”
远处,翻滚的麦浪里,带有大大的“凤飞翱翔”标识的收割机,正在用它那长长的、带着锋利锯齿的大手臂,将所到之处的麦子齐刷刷的割下来。农人们欢快地跟在收割机后面,将麦子捆绑成捆,用小车推到麦场里。
麦场里,老牛套在脱粒机上不慌不忙地转着圈儿,脱粒机“隆隆”作响,脱下麦壳,妇女们拿了大扫帚,将麦粒扫进大筐里。
因为要一家一家的收麦子,牛大柱他们经常会借住在农户的家里。这次,牛大柱、谭石头几人帮着常家村的常员外家收麦子,晚上就睡在他家外院的厢房里。干到第三天的时候,常员外突然跑到了田头,对牛大柱提出了想要提高麦子收购价格的想法,说是听说有些人家的麦子卖的就是这个价钱,若凤记给不到这个价钱,他就不想卖了。
牛大柱当时便拒绝了他的要求,告诉他凤记的收购价钱都是统一的,不可能有高有低,让他再去打听清楚;但是,这三天凤记帮他家割麦、脱麦也不能白干,若是不想卖粮食给凤记,那就算工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