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别样心思(2 / 2)
“哎,想攀上王爷这棵大树,成为王府的侍妾,谈何容易难道我真的就要在这王府里当一辈子丫鬟,等到年岁大了,再配上个管事之类的,做一辈子奴才吗”入画端着餐盘边走边想着。
吃了些粳米粥和小菜,凤依依觉得胃里暖融融的,十分舒服。
“青云,小莲,一会儿咱们去商街上转转。”
“王妃,您是不是又想到什么了”青云问道。
“诶,你俩想不想咱们凤记糕点铺子里的那些糕点麟儿可是都跟我抱怨过好几回了,说想吃江米条儿、想吃蛋糕、想吃这想吃那的。”
“王妃,小莲当然想啦只是小莲怎能象小少爷那般说出来,那多丢人呐,仿佛小莲是个吃货似的。”
听了小莲的话,青云很不厚道地说道:“小莲,你就是不说出来,也是个小吃货。”
小莲则不服气地回道:“那有什么,连王妃都说了能吃是福。”
凤依依听着两人拌嘴,咯咯地笑着,“咱们去商街上转一转,我倒是想把凤记的糕点铺开到京城里来。以后,咱们想吃点心就方便多了。”
“王妃,奴婢这就去叫他们备车。”
“好。”
凤依依带着青云和小莲来到商街上,一会儿走进商铺,一会儿在小摊前停下来,一会儿又在路口数着过往的车马
就在她们边走边聊、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嚣张的斥骂声:“不长眼的老东西,滚一边去敢挡贾老爷的路,你活腻歪了”
三人停住脚步向前边看去,只见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正在踢打一个老乞丐。那个老乞丐穿着一身分不出颜色的衣裳、用一双层层污垢的手抱着头,蜷缩在地上。几个家丁踢打了一阵后便晃着膀子、得意洋洋地走了。
等那几个家丁走后,围观的众人才敢出声议论。
“贾家的人怎的这般蛮不讲理”
“嗨,还不是因为宫里有人给撑腰么。”
“那个老乞丐也怪可怜的”
“听说他哥哥原本是-”,那人说着向四周看了看,又压低了声音,“是以前孙侍郎的大管家。”
“孙侍郎哪个孙侍郎”
“还有哪个孙侍郎就是被判了叛国资敌罪的那个孙侍郎呗。”
“哦,就是那个被全家抄斩的孙侍郎”
“对对,就是他。”
“哼杀得好叛国资敌这些大禹的败类都该杀”
“谁说不是呢。听说那老乞丐的哥哥便是那孙家的大管家,他哥被拉去砍头的那天,他被吓疯了,以后就成了乞丐。”
“哎,谁让他偏偏跟孙家有牵连呢,孙家哪里有好人”
“哎,这都过去这么些年了,孙家早没人了,都死了。”
“可不是,抄斩孙家还是嘉和帝时候的事情,现在都已经是隆正皇帝喽。”
那些人议论的声音虽然很小,但青云是练武之人,耳力极好,听到后便小声转告给了凤依依。
望着眼前那个脏兮兮、疯疯癫癫的人,已经知道了事情经过的凤依依不禁心中黯然:所谓孙侍郎叛国资敌一事,疑点颇多,很多地方根本说不通。当年,孙侍郎身为户部侍郎,是萧世擎的得力助手,被萧世雄嫉恨甚至是陷害也很正常。只是,孙家全府老小却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无端送了性命。
凤依依望着老乞丐,给青云和小莲递了个眼色。等围观的众人散去后,青云走上前,将老乞丐带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不一会儿,小莲手捧刚出锅的大白馒头走了过来,将馒头塞进了老乞丐的手里。
老乞丐目光浑浊、呆滞,看着大白馒头,“嘿嘿”的傻笑着。凤依依叹了口气,带着青云和小莲转身离开了。那个老乞丐望着三人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的馒头,依旧“嘿嘿”的傻笑着。
前一段时间,凤依依一直在忙着锦江渡分号的事情,还真没怎么留意京城的糕点市场。这次,在几家糕点铺子转了一圈儿之后,不光是她,就连青云和小莲二人也对少爷凤麟的话深以为然:京城的糕点和凤记的糕点比起来,无论是品种还是口味,都差远了
凤依依从商街直接就去了牙行,告诉牙人自己想要盘下间铺面。牙人介绍了几家,她都不满意,让他们继续寻找,并给牙人涨了佣金,提高他们寻找铺面的积极性。
回到王府,等睿王下了衙,夫妻二人吃过晚饭,凤依依便向萧璟说起了京城糕点铺子的事情。睿王平日里不爱吃这些甜的东西,对糕点的感受自然没有凤麟那么深。不过,这却让他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依依,再过几个月便是母后的生辰了。若是能做个大寿桃敬献给母后就好了。”
“我已经让牙行的人帮我留心了,若是能找到合适的铺面,就可以在京城开一家凤记糕点铺了。”
夫妻二人絮絮的说着话,相拥睡去。半夜里,凤依依觉得肚子疼的紧,一看是来了葵水。
古代不象现代,有卫生巾一类的用品,使用那些吸水力有限的纸张,每晚凤依依不得不起来更换上好几次。
想着睿王白天已经很是操劳了,凤依依不想让他晚上再睡不好,于是就把他打发到了书房里。睿王不情愿地抱着被子走了,嘴里还嘟囔着:“女人,为什么要来葵水呢”
这天,睿王去巡查大营,很晚才回王府。凤依依这两天倍感疲劳,已经早早睡下了。睿王来到两人的卧室,看着睡梦中的凤依依,爱怜地给她拉了拉被踢翻的被子,便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回到了书房里。
睿王打开卷宗,想着军营里的事情,附在桌案上写着奏折。忽然,肚子里传来“咕噜”一声抗议。他放下手中的笔,向伺候在门外的小厮嚷道:“墩子,现下是什么时辰了”
“回王爷,已经是丑时了。”
“哦,这么晚了。爷饿了,去灶间看看,还有什么吃的没有随便什么,拿些过来就好。”
“王爷稍等,墩子这就去看看。”小墩子说着,便一溜烟儿地跑了出去。
不大一会儿功夫,门帘一挑,睿王正在低头写奏折,便头也没抬地说道:“先放在小几上吧。”
餐盘被放在了小几上,随后便传来了一声柔柔的声音:“王爷,这是奴婢给您做的蛋羹,凉了就不好吃了,您趁热吃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