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腹黑商女作首富嫁王爷 > 第177章 新帝登基

第177章 新帝登基(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琤世子整了整自己的衣冠,跪倒在地,口中高呼:“儿臣叩见皇帝陛下,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骁亲王头戴皇冠,穿着崭新的龙袍,向琤世子挥了挥手,也高喊了一声:“爱卿平身。”

琤世子又整了整衣冠,向着骁王妃小院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

骁亲王也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朝着皇宫的方向磕了三个响头,口中念道:“母妃,儿臣不孝,要先您而去了,您多保重吧。”

说完,父子二人都从地上站了起来,抱头痛哭。

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喊杀声,骁亲王亲手点燃了帐帘,疯狂地仰天长啸:“嘿嘿,本王,哦不,朕,千算万算,万万没有料到,萧璟那小子居然能查出朕的粮仓。而且竟能在一夜之间,出动了那么多人马,打了朕一个措手不及,嘿嘿,这可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呀老天呀,你不帮我萧世雄”

“父皇”

“哈哈哈,萧世擎,别以为你坐上了那宝座就能坐稳,我还有力量,还有力量,你就等着吧等着吧哈哈哈”

琤世子也跟着骁亲王一起,疯狂地哈哈大笑了起来。两人的笑声和身影被越来越猛烈的火势渐渐的吞没了。

大势已定,太子萧世擎对于骁亲王势力的清算紧跟着就开始了。

户部尚书高天硕自然是首当其冲。太子监国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查抄高尚书府。

这一查不要紧,竟然查出了不少骁亲王准备谋权篡位的证据,高尚书立时便被押入了天牢,所有家眷奴仆也都被关押了起来。依照他的罪名,一个满门抄斩是跑不了的了。

皇宫里的高贤妃在得知儿子骁亲王事败,已经和世子萧琤一起;弟弟高天硕全家已被羁押,不日就要被满门抄斩;太子已经派出了人马去往陇西捉拿高经和高纬的消息后,没过两天,便在她所居住的顺昌宫里自缢了。

随后,顺昌宫里高贤妃的心腹太监、嬷嬷、宫女全部被秘密处决;那些负责洒扫的粗使宫人也都被贬到了浣衣局一类的地方。

远离京城的陇西高家家主高经和高纬在京城官兵到来之前的头天夜里便得到了消息。二人知道大势已去,便收拾了些细软,把高经一个怀了孕的小妾托付给一个可靠的老仆人,连夜逃了出去。

此时的高经和高纬看着富丽堂皇的高家大宅,看着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砖雕、壁画;听着妻女奴仆声嘶力竭的哭喊声,才深深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黄粱一梦”,什么叫做“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两人深知自己是扛不住刑部大牢里的那一百多套刑具拷问的,与其受罪还不如来个痛快。他们先是烧毁了所有重要的帐薄、书信,然后便一起服毒自尽了。

显赫一时的庞然大物:骁亲王府、高尚书府和陇西高家,就这样轰然倒地了。留下的只有一片片的血迹和一具具的尸骨。

嘉和帝的身体本来就是在强撑着,当他看到自己最喜爱的儿子骁亲王萧世雄那些密谋篡位的凭证;听到他事败、世子萧琤已死、高贤妃上吊自缢的消息后,真是又气又急又难过,病势一下子就加重了。

虽然太医们为了保住自己的项上人头,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了出来,可惜依然回天无力。嘉和帝在昏迷了几天几夜之后,终于带着诸多的遗憾,撒手而去了。

皇帝驾崩,视为国殇,嘉和帝的葬礼举办得盛大而隆重,所耗用的钱财不计其数。

出殡那日,皇帝的卤薄仪仗,举着各种幡旗和纸扎或是绸缎制作的“烧活”,浩浩荡荡的走在净水泼洒过的街道上。

仪仗之后是杠夫们抬着的巨大灵柩。沿途的百姓一律要跪迎先帝的灵柩。

灵柩之后便是全副武装、刀枪闪亮的御林军。

御林军之后是以太子萧世擎为首的皇室所有成员和在京的所有官员,皆披麻戴孝,痛哭不止。

在送葬的队伍中,还有大批的和尚、道士,他们身着法衣,手执法器,不断地吹奏、诵经。整个送葬队伍绵延数里。

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在给嘉和帝办完了奢华的葬礼、将皇帝的灵柩安放进皇陵之后,太子萧世擎便在众多大臣的一再催促和劝谏下,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大典。

在大典上,新帝隆正帝萧世擎颁布了登基诏书和颁恩诏书,宣布了一个新的朝代-隆正元年的开始,同时册封原来的太子妃为皇后。

由于此前太子萧世擎曾多次监国。这次,自从嘉和帝病倒后也一直是由他在主持朝政,已然实权在握。嘉和、隆正两朝的权利过度非常自然。隆正帝自登基的那一日起,便牢牢地把持住了大禹的军政大权。

人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此话果然不假。新帝隆正皇帝登基后,先是大赦天下,再是大赏拥立自己的有功之臣。

隆正皇帝下诏尊宁德妃为皇太妃,位列太妃之首,在很多方面甚至给予了皇太后的待遇。

册封诚亲王萧玥为皇太子;睿郡王晋封为睿亲王。

定国公加封为一品太子太保;宁世子授予大将军职。

那些拥立、跟随太子的官员,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也都一一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大禹的朝堂之上出现了一批新的权贵。

于此同时,对于骁亲王一派势力的清剿也一直在进行着。

骁亲王谋逆篡位一案牵连甚广。在受到牵连的官员中,职位最高的就是骁亲王正妃的父亲-太傅潘毅。隆正帝看在他没有直接参与篡位,而且年事已高,还是两朝老臣的份儿上,总算是网开一面,将其罢官,送回乡里,非诏不得入京。家中男性子嗣三代之内不得参加科举。官高位显的堂堂一品大员,两朝元老就这么惨淡收场了。

接下来便是大大小小的一连串官员,这里有直接参与篡位谋逆的、有支持过骁亲王的、有与高尚书来往密切或是由他们提拔起来的。总之,所有与骁亲王一案有关的人员被一一筛查了一遍。,,;手机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