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腹黑商女作首富嫁王爷 > 第175章 两院挂牌

第175章 两院挂牌(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今天,戴婉芳找了个借口把史嬷嬷留在了家里,只带了小娥出来。小娥没那么多想法,高兴的帮着主子挑这个,选那个,两人倒是十分开心。

人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华幔小筑的河曲分号,就此一炮打响,以后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

这段时间,凤依依除了在河曲城忙着华幔小筑开业的事情,就是在樊城忙着成立“职业教育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的事情。按照她的想法,教育就应该多样化,不应该只停留在科举应试上。

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应该说是一个选拔人才的先进制度,它让寒门之子有了跻身于“士”的机会。

但是,平民百姓的孩子里,一百个都不见得能有一个可以通过这种制度走上仕途。诗词文章虽好,但却并不能让人吃饱肚子,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绝大多数百姓的孩子最终还是要成为农、工、商中的一员的。

对于这些孩子来讲,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谋生技能更加实际一些,这可以让他们未来的生活多一层保障;另外,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讲,熟练的工匠在哪个朝代都是不可或缺的。

凤依依按照自己的想法,对义村的教育进行了重新规划,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逐步形成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举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义学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基础教育,孩子们在这里可以掌握基本的读写技能。

凤依依扩建了义学,在现有的学堂旁又盖起了一个小院子,挂上了“凤氏职业教育学院”的牌子。

以后,孩子们在义学读完基础课程后,就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下一步选择了:继续学习诗词文章、治国策论,为将来的科举考试作准备;或者进入义村也是整个大禹的第一间职业教育学院接受职业培训。

从最开始,凤依依就为学院制定了“宽进严出”的办学思想。凡是义村的人,想学的都可以报名来学,但是能不能顺利毕业,就要看你肯不肯下苦功夫了。

若是一个孩子努力学习,能通过一次次的阶段性考核,最终从学院顺利毕业的话,就有了被凤记的各间工厂录取为实习生的资格;如果再能够顺利的通过实习考核,就可以被录用为正式员工,上工挣银子了。

义村的村民们对于送孩子到职业学院学习的热情异常高涨。毕竟能够一步步的考上秀才、举人一直到做官,这样的道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显得太过遥远了;而学习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将来能到凤记的工厂里做工,这辈子也就不愁吃喝了;若是再能有点儿出息,当上个领班、工长什么的,这一个月挣的银子也是相当可观的。

学院最初根据凤记各个生产厂的实际需要设置了纺织、剪裁、缝纫、熨烫四个专业。

职业教育学院里的夫子不同于一般书院里的夫子。这里最初的一批夫子基本上都是各个工厂里的优秀员工,轮流来给学员授课。后来,一批讲解清楚、有耐心的工人便逐渐变成了学院里的专业教师,专职负责教学工作;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便是凤鸾。

自打凤鸾成亲后,凤依依就不想让身体不大好的姑姑,再象以前那般操劳了;再说,姜总柜本来就忙得不行,若是姑姑再成天加班加点的,这个家就没有人照料了。

小荷无论是在设计、裁剪方面,还是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

于是,凤依依便让凤鸾撤了下来,除了国公夫人、知府夫人一类的贵妇外,不再上门为一般的夫人提供量体裁衣的服务了。

凤鸾闲不住,看到凤依依为职业学院的院长人选发愁,便主动请缨,干起了教育的新行当,负责学员的管理、课程的安排、协调夫子们上工和授课的时间。

凤鸾凭着自己的能力和身份,协调了不少难办的事情,学院在各方的发展都比较顺利。她自己也在与各个工种的能手打交道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的知识;有时候,她也会亲自上阵给学院们授课。

凤鸾讲课生动有趣,大受欢迎。虽然劳累,但她觉得生活过的愉快而又充实,倒是有了一种越活越年轻的感觉。

职业教育学院的开办正可谓是一举两得。一方面,孩子们掌握了实用技能,为将来谋得了饭碗;另一方面,凤依依的各个工厂里也有了大批具有专业素养和熟练技术的工人。

最为重要的是,学员们从踏进学院大门的那天起,接受到的就都是适应于工业生产的一整套管理和操作培训。毕业后能够迅速的适应工厂的生产节奏。不必再象老一辈员工那样,首先要摈弃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生产习惯,花费时间和精力来熟悉工业化大生产的要求。

除了职业教育学院的牌子,凤依依还在义学的门口,与“义村义学”并列挂上了“凤氏成人教育学院”的牌子,将原来义学的晚学变成了成人教育学院。

在成人教育学院里,义村的村民们不但能够读书识字,摆脱文盲的羁绊,而且还可以学习到不少社会知识。

凤依依发现,很多时候老百姓吃亏,不仅仅是吃亏在不识字上,还有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根本就不了解,人家说什么他们就以为是什么,处于极其被动的位置。

因此,她在成人教育学院的课程里安排了不少诸如大禹律例、土地田产买卖规则一类的课程。

事实证明,这类课程极受村民的欢迎。每逢有这类课程的时候,学堂里都是人满为患。桌椅不够用,村民们就自己带小板凳;坐着占地方,人们就干脆站着听。

“哎呦,敢情这买卖房产还有这么多讲究呐。俺一直都以为就跟俺们卖菜似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行了呢。”

“敢情这写状子打官司要这样做。以前俺还真不知道,就是受了欺负也多半是忍着,不敢出声。”

“这些个课程可真好,跟那读书识字一样,知道的东西多了,心里就有了底气。有了底气,咱们就再也不怕人家蒙骗咱们,受了欺负也敢去争一争了”

在成人教育学院的筹备上,十方先生、廖老夫子都给予了凤依依极大的支持,廖老夫子甚至主动承担起了学院院长的职务。两人凭借着广泛的社会关系,不但请来了秀才,还请来了里正、衙役给大家讲课。

这段时日,凤依依在扩大生意和兴办教育上进行的都很顺利,可是她与睿王的婚事却掉进了泥沼里。,,;手机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