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押解入京(2 / 2)
按理说,象戴贵嫔这样的举动对皇帝是不敬的。但嘉和帝却很喜欢这个比自己的长孙还要小上一些的女子,偶尔对自己有这样的“不敬”之举。实际上,这些恰到好处的小小娇憨、不敬也成了嘉和帝宠爱戴贵嫔的原因之一。
“看你的小手有多凉,来来来,坐到朕的身边来,陪着朕说说话儿。”
戴贵嫔笑着脱掉了鞋子,爬上了嘉和帝硕大的龙床,两个人裹在一张大被子里,说着闲话。此时的两人,倒是真有点儿象是一对普通的民间夫妻,而不再是皇帝和妃子了。
聊着聊着,嘉和帝伸手给戴贵嫔掖了掖被角,随口说道:“这次,还多亏了这鸭绒被子。往年,朕受了风寒,一出就是一身汗。盖上被子吧,捂得慌;不盖吧,又容易凉着,真是难受。眼下,有了这鸭绒被子,透气好,倒是舒服多了。”
“这被子,皇上还赏赐了臣妾一条呢。每晚盖着,想着皇上对臣妾的恩宠。哎,若是能让皇上龙体安康,臣妾就是折了寿命去换,也是愿意的。”
“瞧瞧,这小嘴儿甜的。”
戴贵嫔撅起了红红的樱桃口,扭动着身子,佯嗔的说道:“皇上,人家说的都是真心话嘛。”
嘉和帝把戴贵嫔搂在怀里,哄着她,“哦,好了,好了嘛。朕是在和你玩笑,朕知道你的心意。以后再不许说什么折寿不折寿的,你要好好的,多伺候伺候朕呢。”
戴贵嫔听罢,立刻破涕为笑,轻轻地伏在了嘉和帝的胸前,“哎,可惜,臣妾就是个笨的,什么好东西也想不出来。若是臣妾也有这等本事,早就做出这鸭绒被子,皇上也能少受些罪了。”
“那个凤家小丫头,哪里是人人都能比的。也不知道,她脑子里的那些花花东西都是打哪儿来的。”嘉和帝说着,瞥了一眼放在床边几案上的一副放大镜,现在,他几乎是离不开这东西了。
戴贵嫔听了嘉和帝的话,便也随口应和道:“嗯,那位凤小姐很是不一般。臣妾还听说,她的煞气极重,连阎王殿都敢走上一遭;从万丈悬崖上摔下去都毫发无损呢。”
一个“煞”字灌入嘉和帝的耳朵,令他不由自主地皱了一下眉头,没有说话。
第二天晌午,嘉和帝昏昏沉沉的睡去后,戴贵嫔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自己的承恩宫。伺候的嬷嬷、宫女,呼啦啦跑上来一大堆。更衣的更衣、倒茶的倒茶、拿糕点的拿糕点、揉肩捶背的揉肩捶背忙的不亦乐乎。
戴贵嫔软塌塌的斜倚在美人榻上,享受着宫女们的按揉,品着香茶。她转头看着自己带入宫中的心腹嬷嬷:“嬷嬷,给姐姐的东西走了几天了”
嬷嬷掐指算了算,“回娘娘,您赏给梅夫人的东西应该这两天就到了。”
“哦”。戴贵嫔应了一声,疲乏的闭上了眼睛。
凤依依和凤宅的这个年倒是没受什么影响,大家该吃吃,该喝喝,除夕之夜又是一个温馨的守岁之夜。
凤依依应付完一些必不可少的应酬,便把自己关在了凤宅小院里,睡懒觉、吃好吃的、看着三个弟弟打闹。
三个弟弟性格各异。最大的是弥生,沉稳多思、强记博闻。
老二是凤麟,阳光率直、武功高强。
最小的泰山,已经越来越有“人”的样子了,不但学会了走路、说话、使用筷子,还越来越爱与人交流了。不过,到底是吃着狼奶长大的孩子,他身上的那股子狠劲儿和凶劲儿是一般人学也学不来的。
三个弟弟虽然性格各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姐姐凤依依的无限热爱与崇拜。在三个孩子眼里,姐姐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最温柔、最博学、最慈爱,也是最严厉的存在。
平日里,姐姐忙,有时候还要离开樊城好长一段时间。现在过节了,姐姐能天天在家陪着他们玩、讲故事给他们听、给他们做好吃的,三个孩子都觉得幸福极了。
“姐姐,唔唔。麟儿还要一个”,凤麟的嘴巴里塞的满满的,含混不清地嚷着。
泰山用小手指着自己,“我,我。”他说话一向简洁,直截了当。
“姐姐,这个鸡蛋卷儿真好吃。”还是弥生的吃相最为文雅。
这天,凤依依心血来潮,带着三个弟弟,给他们做起了鸡蛋卷儿。这个东西,在现代的时候,都是妈妈做给凤依依和哥哥吃的。
凤依依把羊奶最上面一层厚厚的脂肪刮了出来,放上鸡蛋和糖,搅拌均匀。接着,倒入一些面粉,搅拌成浓稠的面糊糊。然后再往面糊糊上撒上一些黑芝麻。好了,下面就要进入关键的烤制步骤了。
古代没有平底锅,她便找来了一块厚厚的生铁板,放在火上烤热。然后,舀出一些面糊糊,摊平、涂均;等面糊糊的边缘稍微卷起来,再给鸡蛋饼翻个身。等鸡蛋饼差不多呈现出金黄色的时候,用铲子取出来,用筷子卷成筒状,一个色香味俱佳的鸡蛋卷儿就做成了。
凤依依在这边辛苦劳作着,那边三个孩子挤在一起、眼巴巴的等候着。
“烫、烫,凉凉再吃。”每做好一个鸡蛋卷儿,凤依依都要这么说上一回。
可是,然并卵。三个孩子哪里等得了,用小手抓着,一个蛋卷儿分三份,烫的抖着手,吸溜着嘴,还没等凤依依的话语落地,就全吃完了。
凤依依真想把三个熊孩子揪过来问一句:你们三个这是刚从难民营出来的嘛,饿了多久了
不过,她也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哥哥一起,看着妈妈蛋卷儿的样子。好象也是这样,守在锅边儿上,看妈妈做出来一个,不等放凉,就抓过来吃了。那吃相也和眼下的这三个孩子一模一样。凤依依的心中不由得涌出了一丝淡淡的温馨与伤感。
这时,小莲干完了手里的活计,也被这诱人的香味吸引了过来。弥生和凤麟看见小莲姐姐来,都举着手里鸡蛋卷儿,猴子献宝似的对小莲嚷着:“小莲姐姐,姐姐做的鸡蛋卷儿,可好吃啦,你尝尝。”
只有泰山,把自己的那份紧紧地捂在手里,谁也不给。没办法,小泰山对于食物的热爱和守护已经达到了一般人不能企及的境界。真可谓是“头可断、血可流、食物万万不能丢”。
如果他手里有一锭银子,你问他要,三两句好话,便能到手了;可若是他手里有一块排骨,你问他要,就是说出大天来也不行。再说急了,泰山便会把那排骨,连骨头带肉一起塞进嘴里去,这叫“入肚为安”。
在凤宅、整个大禹、全天下,能让泰山心甘情愿贡献出手里食物的人,就只有凤依依一个。
小莲尝了一口鸡蛋卷儿,胖胖的小脸蛋儿立刻笑开了花,“小姐,这鸡蛋卷儿真好吃,小姐也教给奴婢做吧。”
对于小莲的这个提议,三个孩子都是举双手加双脚赞成的。毕竟姐姐太忙了,没时间总做给他们吃;可是,小莲姐姐就不同了,天天在家,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
于是,凤依依一边教着小莲,一边做着鸡蛋卷,几个人一边吃着。后来,窦嬷嬷、李嬷嬷以及过来看望凤依依的凤鸾也加入了进来,大家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鸡蛋卷儿,小院里一片唧唧嘎嘎的欢笑声。
今年的这个年,睿王和宁世子在凤宅待的时间很短。凤依依知道他们一定是在忙着睿王此前说过的“事关重大”的那件事情。
她没有去打扰二人,只是给他们送去了不少精心配制的清热平肝的菊花枸杞茶和凤宅制作的一些独特吃食。
过年休息的这几天,除了利用这难得的时光与家人团聚,凤依依还绘制出了水力大纺车的图纸。
她打算等天气转暖之后,利用乾川靠近锦江的地理优势,在乾川的锦江边上,架起水力驱动的大纺车。这种大纺车具有几十个纺锭,一昼夜可纺纱一百多斤;而普通纺车每天最多只能纺纱三斤多。
这样的大纺车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甚至可以说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
过完年,凤依依便又开始了忙碌。忙着她的大纺车、忙着她在樊城和河曲两处的诸多生意。
这天,睿王正在书房里批阅文件,鹫忽然铁青着脸走了进来,向他禀报了一个令他肝胆俱裂的消息:外面有姜武求见,说是凤小姐在河曲的时候被朝廷的拱卫司给秘密押解入京了。,,;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