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求人不易(2 / 2)
“是,小姐。”
“崔嫂子,过两天,咱们搞个清仓大甩卖吧。把那些夏天的薄款文胸和小内裤打折出售。你先查一下库存,具体的折扣,等姜总柜那边算一算再定。”
“是,小姐,这两天我就能把库存都核查清楚了。”
“那你们先忙吧,我们趁着天没黑,去别处看看。”
“小姐慢走。”
凤依依和姜总柜来到糕点作坊。
“毛掌柜,新推出的羊奶蛋糕怎么样好卖吗”凤依依不喜欢羊奶的膻腥味儿,对这款产品的信心一直不怎么足。
还没等毛掌柜答话,听到了消息的周师傅便从后院跑了过来,开心地嚷着:“嘿,小丫头,你可有时间不来看我这老头子了,怕是把老头子我都忘了吧。”
“哪儿能呀,我就是看不见,也是天天惦记着您呢。”
明知道这是哄自己开心的话,可周师傅就是爱听,笑得一脸褶子都开了花,“小丫头,你就放心吧,这纸杯蛋糕可受娃娃们喜欢了。你闻闻这店里,满是奶香味儿,那些娃娃们就跟小狗儿似的,怂着鼻子就都来了”
周师傅此话不假,不但店里奶味飘香,就连门口的大街上都是这种味道,好不好吃的另说,光是这味道就吸引来了不少人,就跟现代卖烤白薯的似的。
“小姐”毛掌柜接过了周师傅的话,“就是咱们这羊奶有限,每天只能生产这么多蛋糕。这边一出炉,那边就卖光了。”
凤依依无奈地摊了摊手,“嗯-,这个么,眼下也只能这样了,咱们只有这么多羊。”
就这样,凤依依和姜总柜从城里到城外、从城北到城东的四处奔波着。
这天,因为凤依依来了月事,实在乏的紧,两人便早早收工,各自回家休息。
姜总柜刚一跨进屋门,便发现家里来了客人。来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家村的里正,族老以及那时和凤鸾相处得还不错的两个村妇。
姜总柜听凤鸾介绍完来人,原本还端着的笑脸“呱嗒”一下子就撂了下来。径直走过去,坐在了主位的椅子上,嘴里勉强说了句:“几位请坐吧。”
姜总柜在知道了凤鸾在韩家过的日子后,十分气愤。尤其是作为一族之长和一村之长的族老、里正,也不出来为备受欺凌的凤鸾说句公道话,倒是对韩家大郎和二郎一味地袒护。
“族老、里正光临寒舍,是有何事要指教姜某呀”姜总柜一开口,话里就带着刺儿。
“诶,这个,这个-”。老实说,族老和里正这趟出来,也是硬着头皮的。
当他们知道了凤鸾和姜总柜如今的地位与名声,再走进了两人的小家后,不由得都在心中感叹:当年,凤鸾在韩家过的那是什么日子,再瞧瞧人家现在。
干净利落的青砖小院里,种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草;缀满了果实的石榴和枣树下,摆放着一张能摇来摇去的大椅子;椅子上一只毛亮体肥的大猫正慵懒地趴着,看见有陌生人进来,警觉地抬起头“喵喵”的叫着。
跨进屋门,一屋子崭新的家具,擦得油光锃亮;茶几上是全套的细瓷茶具,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窗户下的小榻上,放着针线簸箩和一双没纳完的鞋底子,看那尺寸,应该是姜总柜的。
没有奢华,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宁静而温馨。
四人被请进屋后,凤鸾让一个小丫鬟给他们倒了茶,便和许久未见的张嫂、余婶拉起了家常,把族老和里正晾在了一边。里正和族老正琢磨着要怎样才能挑起话头儿的时候,姜总柜便回来了。
现在,听姜总柜这么一问,二人心说:瞧瞧,就知道人家男人不是个好说话的
他俩一番挤眉弄眼、推诿撕扯后,便把随同而来的两位村妇推了出来。
这两位村妇是张嫂和余婶。当年,凤鸾在韩家过得最艰难的时候,两位善良的村妇曾经偷偷地给她送过吃食、安慰过她,和凤鸾有几分交情。
今天,要不是看在这两位的面子上,族老和里正都不一定能进得屋来。
张嫂和余婶两人互相看着,心中气闷。这二人也是被村里人几番央求,才不得不随着里正和族老一同过来的。
两人心说:当年你们那般欺负人家一个无依无靠的苦命女人,现在求到人家门前了,反倒要拽上我们。可是,为了一村人的生计,也只好硬着头皮,磨磨唧唧地由余婶先开了口。
“嗯-,凤娘子,你看,现在周围的村子都加入了基地,养了羊,赚了不少钱。”
“还有那鸭子。”张嫂在一旁补充道。
“是,是。嗯-,凤娘子,你看,能不能在凤小姐那里给俺们也说和说和,让俺们也加入基地吧。”
“诶,是呀,是呀。”里正和族老也赶紧在一旁附和着:“求凤娘子在凤小姐面前给俺们求个情,也收了俺们吧。”
今年的一场大洪水,让不少村子都受了灾。小李庄的村民们因为事先得到了凤依依的提醒,做了充分的准备,是附近几个村子中受灾最小的。
当初,凤依依让李老汉和富贵老汉通知了所有加入了“养殖基地”的人家,把羊赶到了山上;还有一些人也顺便通知了自己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家的羊基本上都没有受损失。
大灾过后,凤依依还出钱请了附近有名的兽医给羊和鸭子进行身体检查,以后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请兽医来看看,基本上杜绝了疫病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
人常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可见天灾和疫病对养殖业有多大的影响。
受灾后,韩家村的人眼馋附近村子加入了基地的养羊户、养鸭户,可以先养,等赚了钱再还本;还有人给羊、鸭看病;指导如何养羊、养鸭;他们也想加入基地。可是这个要求却被凤依依一口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我不乐意”。
其实,韩家村的人心里都明白,为什么凤小姐会“不乐意”。
实在没辙了,村民们一起来央求族老和里正出面,给韩家村求求情,让大伙儿也能在大灾之后,挣点儿银子养家。
族老和里正一想起凤依依的冷面孔和伶牙俐齿,就心里发颤。这才想出了这么个“曲线救国”的法子,拉下脸,来求好说话的凤鸾。
两人怕凤鸾不见,索性生拉硬拽地把张嫂和余婶也给拖了来。
四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村里的情况。谁谁谁家在大灾中死了人、谁谁谁家的房子被彻底冲垮了、谁谁谁家连锅都揭不开了
最后,族老老泪纵横地说道:“凤娘子,当初是俺们不对,韩家那两个不孝的东西那样对你,俺们却没能出来说句公道话。可是,凤娘子,你就看在村里还有那么多老人和孩子的份儿上,帮帮俺们吧。俺们求你啦”
听族老这么一说,四个人想起村中的光景,都掉了眼泪。
凤鸾到底是心软之人,见不得眼泪,再想想村里也有不少象张嫂和余婶这样,曾经帮助过她的人,于是便答应了下来。
四人一听,自是欣喜,这下子能和乡亲们有个交代啦。
姜总柜和凤鸾好人做到底,干脆留四人吃了饭;还拿出一些银两,嘱咐他们带回去分给那些和凤鸾关系不错的村民;最后找了大车,把四人送回了韩家村。
族老和里正在回去的路上,看着手里的银子、想着那顿许久都不曾吃过的好饭菜,更是把韩大郎和韩二郎骂了个遍:都是这两个不孝的玩意儿给闹的。要不,俺们至于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去舍这张老脸嘛;要不,村里人怕是早就象其他那几个村子的人一样,挣上大钱了。哼
马车进了韩家村,直接到了老韩家,这一晚上,整个村子都听见了族长和里正痛骂韩家大郎和二郎的声音。以后,村民们看见韩大郎和韩二郎就象看见了晦气一般,都远远地绕着走。
韩家村的人走后,凤鸾找到了凤依依,说了韩家村的事情。凤依依心想:既然姑姑选择了原谅,想来也是解开了那个心结吧。有人愿意养羊、养鸭是好事,那就养吧。
这件让韩家村盼望了许久的事情,终于皆大欢喜的解决了。
这段时间,睿王一直在发愁,眼看着嘉和帝的寿诞又快到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是众多皇子皇孙和大臣们发愁的时候,送什么好呢既要喜庆贵重又要有新意、还得附和身份。
睿王死皮赖脸地缠上了凤依依,让她帮忙想办法。
一个多月后,当睿王象看着外星人一样看着凤依依,象看着外星飞碟一样,看着手中的礼物的时候,乐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有了这天下独一份的礼物,睿王带上侍卫,直奔京城。没想到这一去,也给凤依依招来了一肚子怨气。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