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腹黑商女作首富嫁王爷 > 第140章 洪水肆虐

第140章 洪水肆虐(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于是,里正将村民们都召集了起来。各家各户都出了人,日夜轮流去河堤上看守;男人们将粮食都搬到了村里地势最高的祠堂院;女人们则回家准备一些衣物、吃食,以备万一

凤依依让李老汉和富贵老汉组织养羊户,将羊都赶到了山上的开阔地。又让牛大柱组织加工厂的员工将开松机也搬到了祠堂院里;把风干肉和羊毛,分别转移到了樊城各处的仓库里。

这天深夜,大雨倾盆而下,本就睡的不踏实的小李庄村民们被远处急促的锣声惊醒。各家各户的女人拉起孩子,挎上包袱;男人背起老人,向祠堂院跑去。那锣声响得那般急,只可能是一件事:河堤决口了

当初,凤依依忙完了小李庄这边的事情,就赶紧去了义村。义村在城北,离河远,地势也高些。可即便如此,她也不敢掉以轻心。

来到义村,她让秦校尉组织村民把各家的粮食和值钱的东西都放在大缸里,或是高的地方。

让凤玉蕊组织工人们垫高了缝纫机;检查了库房的屋顶、把面料放置在高架上;安排人手轮流值班护厂

回到樊城,她让姜总柜紧急通知所有的掌柜,东西要尽量放在高处、多多准备装满了沙土的麻布袋。

同时,她让家里人也准备了不少沙袋。她告诉姑姑、李嬷嬷和平时交好的邻居们,一旦水大,赶紧用这些沙袋堵住门口

大水过后,樊城不少地方都灌了水,街道上一片泥泞。不少人家的粮食被泡、财物受损。

由于凤依依准备的充分、措施得当,受到的损失差不多是最小的。小李庄的村民和大牲畜无一伤亡;义村村民的财产和厂里的机器、原料也都好好的;凤记各铺面的损失也不大;就连兴隆街和兴庆街的不少街坊邻居,因为听了凤家人的警告,准备了沙袋,也避免了洪水进屋的损失

这滔天的洪水,真的是浩浩荡荡的不请自来,留下一片凄凄惨惨之后,拍拍屁股、甩手而去。

就在凤依依忙着到凤记各处查看灾情的时候,睿郡王和定国公、宁世子也在为赈灾的事情日夜忙碌着。

他们要与各处的官员了解情况、统计灾情;调拨赈灾物资;开设粥棚;洪水过后,城中的不少水井受到了污染,甚至出现了疫病的苗头,要对水源进行清查、消毒;治疗病患;更有一些游手好闲之徒,想趁机浑水摸鱼,因此还要打击匪盗。几人忙得真是浑天黑地。

大水过后,锦江下游一带遭受了巨大天灾的百姓们,最后望了一眼再也不复存在的“家园”,本能地向着繁华富庶、地势又高的樊城聚拢而来。

他们两手空空、扶老携幼。有些人目光呆滞、机械地挪动着脚步;有些妇女,嘴里反反复复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许多孩子衣不遮体、瞪着惊恐的眼睛。

这天,在睿王的书房里,睿王、定国公和宁世子正在筹划赈灾之事,十方先生走了进来。

“王爷,现在往樊城而来的灾民越来越多了,不能让这些人全都进到城里来。那些人就如同干柴,一旦有一点儿火星,后果不堪设想。”

睿王疲惫地揉了揉额头:“先生此言甚是,本王和国公也正在商量这件事情。”

定国公的声音有些沙哑,“王爷,我看咱们还是在城外给灾民们设立粥棚吧,严禁进入城中。”

“嗯,眼下也只得如此了。”

洪水过后,义村的工厂便全面停产了。凤依依让人把厂房都腾了出来,安置灾民。因为灾民太多,她也只能优先安置那些曾经当过军人的灾民和他们的家眷。

这天,凤依依去找睿王和宁世子。看到双眼布满血丝、嘴角满是燎泡、靴子和袍子边儿上满是泥土的睿王,她的心中不禁一疼。

睿王的鹰眸敏锐地捕捉到了凤依依乌眸中那一闪而过的心疼。心头一暖:依依,她在心疼我呢

旁边,同样支撑了多日的宁世子也看到了这一切,不禁心头一凉:小丫头,她没有注意到我

凤依依按下心中的莫名情绪,轻轻开口道:“王爷,世子,我的库房里还有不少做牛仔裤的帐篷布,虽然薄些,但刷上桐油也能将就着用,我想要些桐油。”

“好”,两个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答道。

“依依”,睿王看着凤依依疲惫的面容,“我知道你的脾气,可是最近已经有人病倒了,你可千万不要让自己太累了。眼下,我手头的事情太多,没办法-,你要保护好自己。”

“小丫头,这里有男人,有我们呢。”

望着两个男人的真挚目光,凤依依露出了明媚的笑容,就如同清凉的微风,在炎炎夏日拂过二人疲惫焦虑的心。

凤依依从已经升任为郎将的军需官吕校尉那里,得到了不少桐油。她让工人们把桐油刷在帐篷布上,做成简易帐篷,送到了灾民的聚集点。

此外,她还让姜总柜拿出了酣梦里所有现成的羊毛毡;让糕点铺的毛掌柜和周师傅把做糕点的面粉熬成面糊糊;然后带人把这些东西送到了灾民中的老人和孩子手里。

灾民源源不断地涌来,官府的平籴仓渐渐空了、米越来越少、粥越来越稀。有些灾民为了一碗活命的粥,甚至开始铤而走险,打架、偷盗、抢劫。一时间,樊城城外出现了乱象。

更可气的是,一些奸商昧着良心,趁机囤积居奇、抬高米价。百姓们上午能买一斤米的银子,到了下午就只能买七两了。这样一来,樊城城里也是一片怨声载道。

发生了这些事情后,睿王和定国公下令严惩了带头的不法奸商和劫盗之徒,以强悍的手段将这些混乱的苗头压了下去。

但是,事情的根本问题还是没能得到解决,米价还是居高不下。有不少米商的米仓里明明有米,却惜售不肯卖。可你也不能把他们都抓起来,或是把刀子架在他们脖子上,逼着人家卖呀。

睿王已经愁得一整天没吃东西了,他看见碗里的米就来气,可又无可奈何。就在他看着米饭运起的时候,侍卫来报:“王爷,凤小姐求见。”

“快请,快请。”

睿王亲自迎了出来,“依依,大热的天儿,你怎么来了出什么事了吗”

“王爷,我是为米而来的。”

“哦”

“我那里还有一部分存粮,我拉来了一些,捐给灾民们。”

“依依”

凤依依皱着小眉头,“王爷,这点儿米杯水车薪,远远不够呀。”

“嘿”睿王气得一跺脚,“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眼看着城里城外那么多人等着吃饭,却偏偏把粮食都囤起来,真是可气”

看着睿王明显消瘦下去,甚至还带着灰尘的刚毅面容,凤依依轻声说道:“王爷莫急,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一试。”

睿王面上一喜,高兴地说道:“哦快说说看,我想定是好法子”

凤依依如秋水般的美眸嗔了睿王一眼:“人家还没说呢,王爷怎知就是好法子”

睿王傻呼呼地笑着,让人很是怀疑这样的表情竟然会出自战神修罗的脸,“我知道,我就是知道。”

“王爷刚才也说,那些商人不过是唯利是图而已。既如此,咱们就用利这个饵,把他们都调动起来,为我所用。王爷,你可以派人”

“依依,你真是,你真是”,听凤依依讲完,睿王欣喜地大叫着。伸出大手一下子将凤依依的小手攥在了自己的大掌里。

凤依依的脸不由得一红,想抽回自己的小手。可睿王却象个斗气的孩子一般,将她的小手攥得更紧了。

无奈之下,凤依依只得轻声说道:“王爷,你快去下令吧。”

睿王这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手,一边回味着刚才的美好感受,一边给听风阁写下了一道道睿王令。

没过多久,樊城附近没有受灾、或是受灾较轻地方的米商都从小道获悉了一个好消息:樊城那边遭受洪灾,米价飞涨,是这里的二、三倍。这个好消息我可只跟你说了,不要告诉别人哟

于是,附近各地大大小小的米商,揣着大赚一笔的想法,偷偷摸摸地拉着大米、粟米,都上了路。

等他们来到樊城一看:妈呀,这哪里是只有我才知道的好消息,是卖米的全知道了。樊城里挤满了运米的马车,有的是白花花、黄灿灿的大米、粟米。

怎么办,再拉回去就更不划算了,卖了吧,反正亏是亏不了的,只是想大赚一笔的美梦可以醒醒了。就这样,粮价很快被平抑了下来。

就在百姓高兴、米商泄气的时候,睿王、定国公、宁世子和凤依依正坐在米铺对面的茶楼里,开心地笑着。,,;手机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