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腹黑商女作首富嫁王爷 > 第139章 凤宅喜事

第139章 凤宅喜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虽说姜国祥已经四十出头了,也算不上什么美男子,但他模样端正;更重要的是他孤身一人、每月都能拿回白花花的银子,前途大好。

将来无论是谁嫁过去,没有公婆、小姑需要伺候;没有叔伯妯娌需要应付;过了门就能当上腰里别着钥匙、货真价实的当家主母。这样的男人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

自从姜国祥当上总柜后,媒婆们就没少往他的小院子里跑,说和的人家有商户、有官家、有豪门寡妇,有小户大姑娘

“国祥哥哥,这件事我想了很久很久了。我这岁数和身体,你知道-,可是我,我不想让姜家无后,要不,要不等咱们成亲后,你就-,你就纳个妾吧。”凤鸾咬着嘴唇,忍着心中刀割般的痛,攒足了力气,好不容易才说出了这些话。

若是一个女人不爱一个男人,那他娶几个都没关系,只要自己有吃有喝有银子花,眼不见为净就是了。可若是一个女人深爱着一个男人,每当想起他和其他女人温言细语、亲昵寻欢的时候,心就会碎掉。

姜总柜拢着凤鸾的双肩,看着她垂下的眼眸,“这就是你一直不肯点头的原因”

凤鸾艰难地点了点头,“国祥哥哥,要说服我自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哈哈哈。”姜总柜开心地笑了起来。

凤鸾诧异地抬起头,“国祥哥哥,你笑什么”

“哎呀,鸾妹妹呀,你呀你就一个人在那里瞎琢磨,你怎么不问问我想不想纳妾哎,我若真想纳妾,又何必等到现在。”

“可是,我总是觉得-”

“谁说姜家无后了姜武那孩子是我从小拉扯大的,就和我的儿子一样。”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我把姜武当儿子看待,你把小姐当女儿看待,这还不够嘛。要说起来,咱们成亲后,也算是儿女双全了。”

“国祥哥哥,你真是这么想的”

“那要不然呢”姜国祥搬起凤鸾的脸,戏谑的问道:“诶,若我真纳了妾,你会怎样每天喝一缸醋吗”

凤鸾羞恼地举起拳头,轻捶在姜总柜的胸前,嗔道:“我才不会喝醋呢,倒是可以在你的汤里加点儿,酸死你。”

“为夫谢娘子疼爱,哈哈哈”

疙瘩解开了,姜国祥与凤鸾的婚事也就定了下来。虽然大禹民风开放,但也有“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的讲究,即便男女双方再是熟识,也得请个媒人从中说和。

姜总柜请了樊城的“第一大媒”胖媒婆,她以前就给陈家说过媒、也来凤家退过亲。

这趟说亲是个美差,男女双方都谈好了,媒人就是走个过场,一点儿不费事。最让胖媒婆高兴的是姜总柜给了多一倍的酬银。

胖媒婆来到凤宅,笑的见牙不见眼的,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哇哩哇啦的把天底下的吉祥话都说了个遍,凤鸾赶紧塞了些赏钱把她打发走了。

胖媒婆走出凤宅,回望着那新漆的大门,心中给自己点了无数个赞:我这双老眼,识人真是越来越厉害了两年前,替陈家退亲的时候,我就看出来这凤小姐绝非等闲。怎么着,瞧瞧,人家现在这日子过的,啧啧啧;再看看那陈家,啧啧啧。哎,不是谁都能象老婆子我这样,有一双慧眼哒要是再能把凤小姐这婚事给撮合成了,那酬银,嘿

凤依依是第一个知道二人好消息的,她立马儿就从姜总柜的腰包里讹了一锭银子的“改口费”,改称姑父;也不让姜总柜再叫她小姐,而是随着姑姑的叫法,叫“依姐儿”。

麟儿看见姐姐得了好处,有样学样,不但从姜总柜的腰包里为自己讹了一锭银子,还帮着弥生讹了一锭银子,举在小手里到处显摆。

看着这姐弟二人的财迷模样,凤鸾和姜国祥简直是哭笑不得。

大禹明媒正娶讲究的是“三书六礼”:聘书、礼书、迎书;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姜总柜想起凤鸾第一次出嫁时的凄凉,决心一定要在这次都找补回来,要来就来个全套的。

他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在离凤宅的兴隆街不远的兴庆街上,买了一处小宅院。这样一来,两家人既不打搅,又能相互照应。接着,他精心备办了彩礼,这么说吧,他有什么就全都给了凤鸾。

这第二桩喜事,便是牛大柱和小荷。

牛大柱已经二十二岁了,在大禹也算得上是大龄青年了。以前,当个刀头舔血的镖师,又没什么钱。条件好的人家看不上他;条件差些的,李嬷嬷又瞧不上,婚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自从牛大柱当上加工厂的厂长后,开始跟着小荷学习记账的本事。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便好上了。最终上演了皆大欢喜的一幕。

李嬷嬷母子拿出多年的积蓄,凤依依又添了不少,买了城东、离小李庄加工厂比较近的一处宅子,作为两人的小家。

凤依依想着李嬷嬷操劳多年,若是过去跟着小两口一块儿住,可以享享天伦之乐。可李嬷嬷放心不下凤依依姐弟,因此,儿子成亲后,李嬷嬷依然留在凤宅,照顾着姐弟二人的生活。

凤宅的这两桩喜事,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两位新娘的嫁妆。

大禹有送妆的习俗,在迎亲的头一、两天,娘家要请了专门抬嫁妆的队伍,把新娘的嫁妆抬进夫家,放在厅堂里,让众人观看,这叫“看嫁资”。

姜总柜迎娶凤鸾的头两天,凤家送妆的队伍出发了。嫁妆都用箱笼装着,盖着红纸礼帖,扎着大红花。一路上,围观的人们伸长了脖子,一边瞧一边议论着。

“瞧瞧人家凤娘子,这二嫁嫁的比那头一次嫁人的都风光啧啧啧”

“可不是,我听说那姜总柜呀,把家底子都快搬空了,都算作彩礼给了凤娘子呢。”

“哎,你说这姜总柜,放着大姑娘不要,却稀罕一个年仅四十的寡妇,啧啧啧,这人的命呀”

“你可别这么说,现如今这樊城豪门大宅的夫人小姐,有哪个不认识凤娘子的。人家凤娘子走到哪里都有三分薄面呢。”

“那倒是。诶,快看,嫁妆来了”

“看,六块包着彩纸的土坯,那就是六亩地呢。”

“可不是,我听说,凤小姐把小李庄那边的地给了姑姑当嫁妆。原本,还想给凤娘子一些铺面,凤娘子没要,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凤字来。”

“快看,那个大铁家伙是什么”

“那就是缝的快。”

当罗汉床、八仙桌、梳妆台各式各样的家具从众人面前抬过的时候,人们又发现了新鲜玩意儿。

“咦那是什么怪怪的。”

“听人说,那叫摇椅,是凤小姐专门给凤娘子做的。坐上后摇来摇去的,可有意思啦。”

“嘿,快看,那老些绫罗绸缎呐”

“人家就是做这买卖的嘛。”

“快看那些首饰多漂亮我听说那里面还有宫里的娘娘赏赐下来的呢”

就在人们还没八卦完凤鸾的嫁妆的时候,小荷的嫁妆又让众人亮瞎了一次眼睛。

在凤依依的心里,小荷不是什么丫鬟,而是忠肝义胆、患难与共的姐妹。女儿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婚嫁一定马虎不得。

小荷的嫁妆里除了那些家具、面料、首饰,最让人羡慕的就是一辆由一匹健硕的大黑马拉着的大马车。虽说与那些“豪车”相比,这辆只是个“入门级”的,可到底是辆车呀。

众人感叹:瞧瞧,连昔日凤家的一个丫鬟都能嫁得这般风光

牛大柱和小荷成亲后,夫妻二人每天驾着马车来往于霓裳坊、加工厂和家之间,着实羡煞了不少人。

就在凤宅的人置办着喜事,快乐生活的时候。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这个夏天以雷霆之势席卷而来,极大地影响了凤依依和凤宅人未来的生活。,,;手机阅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