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风口浪尖(2 / 2)
正是因为嘉和帝这种晦涩不明的态度,才使得朝中不少大臣观风望势、选边儿站。近两年,随着嘉和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朝堂上的争斗也就愈演愈烈了。但这一回,骁亲王明显是有点儿出格儿了。
上一次,嘉和帝在盛怒之下,下旨抄斩了孙侍郎的满门,还牵连了不少官员。过后,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也琢磨出了这里的蹊跷。那一次,太子一派损失惨重,幸亏睿郡王和宁世子在西、北两线大捷,这才稳住了阵脚。现在,站在骁亲王阵营里的一串大小官员,纷纷上疏参奏二人,目的不言而明。
虽说嘉和帝自己也是踩着兄弟们的尸骨才登上这宝座的,但他骨子里既不愿意看到因为党争而危及社稷,更不愿意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看到儿子们手足相残。
“党争,党争。”嘉和帝用手抚着额头,痛苦又无奈地喃喃自语。忽然,他抬起头来,喊了一句:“拟旨。”旁边的秉笔太监赶忙跑了过来。
这一天,从御书房里接连传出了几道圣旨,不少诬告睿郡王、宁世子和定国公的臣子都受到申斥、罚了薪俸,甚至降了官职,着实打压了一番骁亲王一派。
朝中的官员们看着这一会儿东风压倒西风,一会儿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一个个在风中凌乱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田公公趁着给嘉和帝奉茶的当口儿,轻声说道:“皇上,宁世子孝敬了您和德妃娘娘一些新鲜玩意儿,德娘娘一直想呈给皇上呢。”
如果按照辈分来说,宁辰得称呼宁德妃一声姑奶奶、皇上自然就是姑爷爷了。
“哦辰儿孝敬的什么新鲜玩意儿”
“呃,这个-,老奴也不知道了。”
嘉和帝想了想,“今晚就去永德宫吧。”
“遵旨。”
晚上,嘉和帝来到了永德宫。得了信儿的宁德妃早就带领一宫之人迎候多时了。
要说这位德妃娘娘,虽然出身尊贵,容颜秀丽,但在佳丽如云的后宫,并不算十分出众,不似贤妃美艳,也不似淑妃妩媚;更要紧的是一直没有所出。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走下来,有些当年曾宠冠六宫的美人早就化作了白骨,而德妃却从来不曾被嘉和帝冷淡,稳居四妃之首、代掌皇后之权。
嘉和帝曾经给过宁德妃这样的评价“荣辱不惊、恬淡不争”,他每次到永德宫来,都能在这里得到一些平静与安宁。
用罢晚膳,夫妻闲话之时,宁德妃让人抱来了两床鸭绒被子。“皇上,今儿个您试试这个,这个叫鸭绒被,比那棉被轻松暖和多了。还有这枕头,里面放了白菊花和决明子,辰儿在书信里说对视物昏花、目赤肿痛都有好处。”
嘉和帝拿起枕头放在鼻下,一阵若有若无的花香伴着微苦的药香,令人心神松弛;再摸摸那松松软软的鸭绒被,嘉和帝笑着说道:“还是辰儿这孩子心细,看看璟儿那小子,就不知道给皇爷爷送来这些好东西。”
宁德妃亲手奉上香茶,笑着说道:“皇上为大禹日夜操劳,小辈们虽然离得远,可心里都惦记着皇上呢。辰儿信上说,是他皮厚,才将这两床被子从璟儿手里给抢了下来。”
听了德妃的话,嘉和帝回想起了萧璟和宁辰还是娃娃的时侯,争抢东西的情景,不由得哈哈大笑:“也是,辰儿那小子素来是皮厚手快。”
“辰儿信上说,这好鸭绒极不好寻,只有他们樊城的凤记能做这个。”
“嗯你说什么谁会做”
“嗯-,是凤记。喏,这被子上还有什么商、商标呢,皇上请看”,德妃指着被子上绣着的凤翱祥云图案,“东家好象是个姓凤的女子,辰儿信上说叫什么来着-”
嘉和帝用手抚着凤翱祥云,“凤依依”
“啊,对,是这个名字。皇上是如何得知的”
“又是这个小姑娘”嘉和帝自然自语道。接着,他把田公公说的事情简单的和宁德妃说了一下。
宁德妃听罢也颇感意外,“一个尚未及笄的十四岁小姑娘竟会做这些个好东西哈哈,莫欺少年穷、莫欺女儿弱,看来还是个有几分傲骨的小丫头呢若我在樊城,倒是真想亲手将及笄的簪子给这丫头插上呢。”
“嗯你刚才说什么”
“哦,臣妾是说想亲手给那丫头插上簪子呢。”
“嗯-”嘉和帝听罢久久不语,似乎在低头思考着什么。宁德妃也不打搅,静静地坐在了一边。
此时,嘉和帝的脑子里正飞快地盘算着。为君之道,最重要的便是“制衡”。
他恼怒三儿子骁亲王自持宠信,不识大体,诬告常年镇守北疆的睿郡王等人,心说:怎么就不能替朝廷多想想,替朕多想想,难道想自毁长城嘛
虽然此前对骁亲王一派进行了打压,但他还想再安抚一下太子一派,却一时没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手段。刚才,宁德妃的无意之语,让他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这个法子既能削了骁亲王的面子,给太子长脸儿;又不会对双方的实力造成真正的影响,可以让目前的平衡关系继续维持下去。真是好办法
“诶,德妃,你代掌皇后之权,有件事儿,朕想”
远在樊城的凤依依此时还不知道,千里之外的京城朝堂上,太子和骁亲王这两只大象间的较量;嘉和帝的所谓制衡之术,竟然把她这只不起眼的小蚂蚁,在不知不觉间,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手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