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请求贷款(2 / 2)
睿王一脸询问地望向宁世子:元良,她怎么就欠下你一顿大餐了
宁世子得意地摇着纸扇,回望过去:子熹,你想知道吗我就是不告诉你。
看着睿王埋怨的眼神,宁世子心中欢喜:子熹,羡慕我吧哈哈哈
凤海、凤河二人被凤家人拖回去后,老老实实地趴在床上养了将近三个月才能下地。不知道凤家人是不是真的因为这事长了记性,反正凤依依再去西院的时候,凤家人既没人提起这事,也没人再出来闹腾,这倒是让凤依依的耳根清净了不少,省了不少心。
凤记的布料铺并没有按照原先预定的时间重新开张,而是往后推迟了一个月,原因是凤依依盘下了桂老板的桂香斋,她把凤记原来的布料铺改成了糕点铺,把桂香斋改成了凤记布料铺。
自从上次过堂后,樊城的百姓都知道了桂老板和凤家二爷、三爷勾结在一起算计凤记的事情,都为他们的行为所不齿。桂香斋的买卖本来就是勉强维持,这么一来简直就是雪上加霜了,一落千丈,连进原料和给伙计发工钱的银子都没有了。最后,桂老板只得出售了铺面,拿着银子、带着家眷,灰溜溜地回了老家。
凤依依知道了桂香斋出售铺面的消息后十分高兴,桂香斋的地理位置可比凤记的两个铺面强多了,而且是上、下两层。消息一传出来,有不少买卖商家都看上了桂香斋,无奈桂老板只要现银,不接受任何抵押,而且还要一次付清,这让不少人打了退堂鼓。凤依依把手里所有的铜板都加在一起,也只凑足了一半的银子。她咬了咬牙,决定请“靠山”帮忙。
军粮作坊里,凤依依站在睿王和宁世子面前:“王爷,世子,民女想盘下桂香斋的铺面,可只凑足了一半的银子,可否请王爷和世子先预支一部分军粮的银子给民女。还有,这是民女新近研制出来的一种军粮-挂面。”凤依依打开手中的小包袱,里面是一尺来长、白生生的挂面。
“王爷,世子,若是长期吃那光饼和炒面,比较容易上火,口舌生疮,因此它们更适合作为紧急作战时的军粮。这挂面具有与光饼和炒面同样的优点:能保存较长时间、携带方便、饱腹感强。虽然在食用的时候,它比光饼和炒面要麻烦一些,需要烧水煮面,但它更有营养,口味更好,放入不同的汤卤,就有不同的味道。放在肉汤,菜汤里都行,还可以拌酱吃。更适合用作平日的军粮。”吧啦吧啦的说完,凤依依眼巴巴地望着面前的两位大神,心里高喊着:赶快点头吧,先支援姐点儿贷款吧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手机阅读,